“殤”字的意思是什麼?

xm8023


“殤”字的意義

“殤”字的意思與早死有關。現在常用的兩個意思為:一、未至二十歲成年就死去的人,河南多地方言就常單用此字,如:他有兩個兒子,第一個十幾歲就殤了。再如《周禮·諡法》:“未家短折曰殤。”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曰:“故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這裡的“殤”就是短命之意,整句的意思即是:本來知道把生死等同來講是不真實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也是妄造的說法。

二、為國而犧牲的人,如:頭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

“殤”字形體解釋

“殤”字為形聲字,《說文解字》對此字亦有詳細解釋:“殤,不成人也。人年十九至十六死為長殤;十五至十二死為中殤;十一至八歲死為下殤。”但是,《說文》認為該字從歹,傷省聲,不確,當為從歺,昜聲。篆書“殤”字形如下:從字形可見,“殤”字左部最初不是“歹”而是“歺”,甲骨文就有“歺”字。字形如下:

“歺”字本像列骨之殘,後來大概到了西漢時期,該字受到俗體書寫的影響,下部出現了左傾斜的趨勢,上面的兩畫變為了一橫,於是就成了“歹”。

“歺”字的演變及作為偏旁的意義

甲骨文中的“歺”字,多是假借義,為“烈”。如“其亦歺雨”,就是“其亦烈雨”,意思就是“又要下暴雨嗎?”

“歺”字與殘骨有關,所以“殤”字也便與“死”相關了。“歺”變為“歹”後,“歹”作為偏旁其義便同“死”和“壞、殘”有關,“死”“葬”“殘”“殯”“殆”“歿”“殃”等詞。再如,一些不太常見的字:

殂cú,本義也是死亡。見《出師表》:“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殛jí,義為殺死。《虞書》:“殛鯀於羽山”,就是將鯀殺死在羽山。

殪yì,本義也為死,為殺死之意。《中山狼傳》:“遂舉手助先生操刀,共殪狼。”


字本論



殤,如果說字義,就是未成年而死。

這個字是形聲字,許慎說,“從歺,傷省聲。”歺(è),後來俗寫為歹(dǎi),其實不對。 這是隸變過程中規範筆畫的結果。

歺與歹不能劃等號,簡化字二表作為“餐”的簡化字,就更不靠譜了。歺,是列骨之殘。列是分解。

未成年而死,殤取“歺”的“列骨之殘”含義,發“傷”聲。

“殤”解為未成年之死,《說文》引用了儒家十三經《儀禮》傳的解釋。

《儀禮.喪服》傳曰:“年十九至十六為長殤,十五至十二為中殤,十一至八歲為下殤。” 許慎引至此。《儀禮》傳後面還有一句話——“不滿八歲以下,皆為無服之殤。”


鄭玄注曰:“殤者,男女未冠笄而死,可傷者也。”

因此,只把“殤”理解為“未成年而死”是不夠的。其中還包含著對這種死的可惜、遺憾、悲壯、感嘆之意。

《竹書紀年.周書》雲:“短折不成曰殤,未家短折曰殤。”

這大約,就是杜甫詩中所說的“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那樣的一種情感。

恰因如此,才被用於為國捐軀的表述。屈原有《國殤》,表達的,與幾百年後杜甫吟詠的情感是一致的。



“殤”,也是一種葬禮形式。

《禮記.檀宮》說:“周人以殷人之棺槨葬長殤;以夏后氏之墍周葬中喪、下殤;以有虞氏之瓦棺葬無服之殤。”

由這段話可知,第一,“殤”通“喪”;第二,“殤”亦指葬禮形式。

這段話的大意是說,周人用殷人的棺槨,安葬十六至十九歲之間夭折的人;用夏后氏四周砌磚的辦法安葬八至十五歲之間夭折的人;用有虞氏的陶製葬具安葬還不滿八歲就夭折的人。


一老沈一


高中時,有個同學的網名叫“不訴離殤”,當時覺得這個詞讀起來文藝而傷感,詳細瞭解“殤”的含義後,才覺得這個詞是真傷感。

“殤”字有兩層含義,一是指還未成年就死去,二指為國戰死之人,死後為無主之鬼,稱為“國殤”。

01“殤”的含義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解釋:“殤,不成人也。”幼年夭折,可以稱為“殤”,但按死去的年齡段,可以分為長殤、中殤、下殤和無服之殤。

年十九至十六為長殤,十五至十二為中殤,十一至八歲為下殤,不滿八歲以下為無服之殤,生未三月不為殤。--《儀禮·喪服傳》

未成年就死去的人,叫做“殤子”,給殤子準備的喪服,稱為“殤服”。殤子的生命很短暫,所以殤還有短命的意思,比如《蘭亭集序》中“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中的“殤”。

短命的原因,不外乎天災人禍等讓人始料未及的原因,所以後人也把橫死叫做“殤亡”。

02“國殤”的意義

說完殤的第一層含義,再來看看第二層。

古時候,普通士兵戰死沙場,屍體不會運回家鄉,一般就馬革裹屍或就地掩埋。士兵們的魂魄,飄蕩在戰場上,找不到回家的路。這些人就為國殤。

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就寫過:“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還專門寫《九歌·國殤》來追悼楚國陣亡士卒。

“國殤”二字,力重千鈞,有讓人淚目的能力。現在,“國殤”也指國家的傷痛,比如偉人隕落、汶川大地震、戰爭等給國家帶來巨大損失的大事件。

03不訴離殤

這個詞出自蘇軾的一首《南鄉子》:

“東武望餘杭。雲海天涯兩杳茫。何日功成名逐了,還鄉。醉笑陪公三萬場。

不用訴離殤。痛飲從來別有腸。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墮淚羊公卻姓楊。”

當時,蘇軾由杭州通判調為密州知府,好友楊元素在西湖邊上設宴為他餞行。酒意正酣時,蘇軾唱和此詞,答謝楊元素。

詞中的“不用訴離殤”後人有兩種理解。一為不用為離別而傷感(“殤”引申為傷感),不要借酒訴說離情別緒,這太俗套。

另一種說法是,“殤”為原意,即死亡,整句的意思為不用為分離和死亡而難過。畢竟,古時候交通不便,一別之後,再見艱難,成為永別是極有可能的。

無論哪種說法,“不訴離殤”都說著不要傷感,其實彼此心裡都難過得要死。

從不訴離殤可以看出,現代人對於“殤”的理解,還有傷感、悲傷之意。

以上幾種解釋,“殤”的意思都令人傷感,果真意如其字。


三葉草青青


殤,就是死,未成年而死,用現在話來說就是夭折了。古代男人20歲加冠,女子15歲結髮及笄,為成年禮,那麼未冠、笄的男女,都叫殤:

“年十六至十九死為長殤,十二至十五死為中殤,八歲至十一歲死為下殤,七歲以下為無服之殤,生未三月不為殤。”——《禮·喪服傳》

這個說法是具有權威性的,後世對殤的解釋,都採用此說法。

延伸一下,古代有很多皇帝死後諡號“殤”,如漢殤帝劉隆,出生百日登基,一歲夭折,歷史上最年幼的皇帝,非常悲慘;再如唐殤帝李重茂,他本就是被韋后擁立的傀儡皇帝,後李隆基發動政變,李重茂被廢,不久就死了,也不滿20歲。

皇帝的諡號,是有規則的,《諡法》曰:

“未家短折曰殤。”

書聖王羲之作《蘭亭集序》,有“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之句,其中殤乃短命之意。

但是,殤並不是只有短命、夭折這一層意思,有一個詞叫國殤,不是說國家滅亡了,而是指那些為國而死的人,這個詞來源於屈原作《九歌·國殤》,這本就是一首悼亡楚國陣亡士卒的輓歌。



也可自話


殤 shāng (形聲。從�x(è),傷省聲。“�x”是剔肉剩下的骨頭,與“死”有關。本義:未成年而死) 同本義。亦稱“殤折”、“殤夭” [die young] 殤,不成人也。――《說文》 年十九至十六為長殤,十五至十二為中殤,十一至八歲為下殤,不滿八歲以下為無服之殤。――《儀禮・喪服傳》 未家短折曰殤。――《周禮・諡法》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亡作。――晉・王羲之《蘭亭集序》 又如:殤折,殤夭(夭折) 橫死,非正常死亡 [die a violent death]。如:殤亡(橫死) 殤 殤 shāng 未成年而死的人。亦稱“殤子” [die-young person] 病變而藥不變,向之壽民,今為殤子矣。――《呂氏春秋・察今》 又如:殤服(古代為殤亡者居喪的服制);殤宮(殤者的靈魂) 死在外面的人;戰死者 [the dead in a battle] 無主之鬼謂之殤。――《小爾雅》 禁遷葬者與嫁殤者。――《周禮・媒氏》。注:“謂嫁死人也。今時娶會是也。” 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又如:國殤(為國犧牲死於戰場的人)


K哥哈


殤,意思是未成年而死。古代人的生活水平不高,未成年而死者多,因此殤這個字在古代出現的很早,很多古籍對這個字都有較為詳細的註釋。




殤有兩層意思,沒有到成年就死的曰殤,如殤折、殤夭就是指的這個意思。死於國事,無主之鬼者曰殤,如屈原為追悼楚國陣亡將士寫的《九歌.國殤》。

古代男子20歲加冠,女子15歲結髮及笄,為成年禮,那麼未冠、笄而亡的男女就叫殤。《禮.殤服傳》有詳細註釋:

年十六至十九死為長殤,十二至十五死為中殤,八至十一歲死為下殤,七歲以下為無服之殤,生未三月不為殤。



這個是很詳細的指出了殤的年齡界定,應該是從古代到今天較為主流和正確的對殤的釋義。其他的如許慎所著《說文》註解曰“殤,不成人也。”《注》“殤十九以下”,。《汲冢周書》“短折不成曰殤,未家短折曰殤。”其對殤的釋義基本和《禮.殤服傳》是一致的。

殤字也有被作為諡號出現,《周禮.諡法》有“未家短折曰殤”之說,歷史上有兩個皇帝的諡號帶殤字:



漢殤帝劉隆,漢和帝劉肇少子,東漢第五位皇帝,剛滿百日時登基,一歲時夭折,不僅是中國歷史上即位時間最早的皇帝,還是壽命最短的皇帝,諡號為孝殤皇帝。除了殤帝,東漢還有衝帝、質帝都沒能活到成年。

唐殤帝李重茂,唐中宗李顯第四子,於景龍四年(710年)唐中宗被韋后毒死後,由韋黨擁立為帝,但形同傀儡,實權仍掌握在韋后手上。同年,睿宗第三子臨淄王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后,李重茂被廢,於開元二年(714年)去世,享年十九歲,諡號殤皇帝。



殤不僅僅是少年而亡,早夭這層意思,在古代還指為國戰死者,或死於國事的,也叫殤。南朝劉宋詩人鮑照的《代出自薊北門行》有一段寫到“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這裡的國殤指的就是為國犧牲於戰場的人。還有屈原為追悼楚國陣亡將士寫的《九歌.國殤》也是同樣的意思。


大國布衣


殤為悲痛的意思,什麼樣的事情能讓人悲痛,自然是一個活生生的人突然非正常死亡了,說白了就是生命沒有達到正常自然規律的消失,而是一些特殊意外造成的死亡,死者本來應該還有很長的時間和生命,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意外情況下導致了死亡,所以會讓相關的人非常的悲傷,殤字基本上就是用在這種悲痛的方面代表的非同尋常的一種表現。

正常的解釋基本上都是英年早逝的意思,也就是說青年階段生命的逝去,大好的青春突然中斷,白髮人送黑髮人,在普通民間殤就是代表著這種情況,大到一個國家的角度,那就是一些有功的大將在戰場上戰死,而且這個將領非常的年輕,曾經也立下赫赫戰功,在死去的時候朝廷為了紀念這個人的逝去,為了表達悲痛之情,就會進行一些特殊的儀式,這稱為國殤。

當然不只是戰場上的有功將領,有時候年輕有為的皇帝英年早逝,舉行的一系列祭奠儀式的總稱也成為國殤,就是表達出來一種悲痛欲絕的情感,屬於情感上面傷心悲痛的一種表達,殤還有另外一種解釋就是說是未成年人死亡都稱為殤,而且還分年齡段,七歲以下的兒童死亡為無服之殤,下殤是七歲到十歲死亡的少年,中殤是十歲到十四歲死亡的青少年,上殤是十四歲到十八歲死亡的青年說法各不一樣,但是共同點就是沒有成家的人非正常死亡叫做殤。

殤在許多古文獻中都有說明,特別是一些關於禮儀的文獻,比如說《儀禮》還有《周禮》裡面都有相關殤字的解釋和說法,其實都大同小異,殤代表的就是關於死亡年齡段的一種情感表達,年輕人未成年未成家的人非正常死亡就是殤,屬於悲痛欲絕和對死者惋惜以及不捨的一種情感表達。


無法超越的足跡


以前聽老人說,比如誰家的年輕媳婦死了,就說這位年輕男性‘殤家了。’


笑對人生190777847


殤,形意字,意思是早年夭折,非正常死亡。左歹人,右易字簡寫。歹人好理解,就是壞人。易,很多解釋,這裡就解釋為交易來往。歹人都是不敬畏神自以為是的人,與這樣的人來往,死就是很快的事。


願將愛給神


殤殤(傷)是由殘的省形歹、人的變形“”和揚的省形“昜”會意而成的字。殘“歹”表示傷殘;人“”這裡指傷亡的人;昜表示雙手上揚舉酒祭奠。總體會意祭奠為國捐軀者。借“傷”表示人傷亡而治喪。殤的本義為祭奠為國捐軀死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