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村窮孩子上網課較難?

新大風歌


農村孩子上網課比較困難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農村網絡不好,有一些農村根本沒有網絡電視,就是移動網絡或者電視網絡都很差,用手機也不能播放,有的學生要走路選擇網絡好的地方聽課。

第二,農村由於留守兒童較多,很多都是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帶孩子,他們年齡較大,都不使用智能手機,因此根本沒有手機上網學習。

第三,手機較少,孩子太多,一個家庭有幾個孩子,而手機只有一個,不能滿足孩子學習。

第四,家長不能指導孩子學習,家長對網絡教學也不是能清楚,不能給孩子一定知道。


數字的魅力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是農村小教員。

首先需要明確窮和富是個相對的概念。如果說10年前,農村窮孩子上網課比較難,還比較容易理解。但是今天說農村窮孩子上網課較難,我認為是不存在的。

現在的農村條件不錯

就農村小教員本地的情況來看。在網課開始之前,我們就已經按照上級要求對全部同學一個不漏的進行了調查。把家中沒有網,沒有有線電視,沒有條件進行網上上課的同學進行了統計,然後數據彙總和上報。幾天後,文件精神下來了,就是是我們的移動公司可以免費為他們這些上報的同學安裝網絡寬帶。

網絡信號塔

因此大方面從排除硬件方面的問題、客觀方面的問題。農村窮孩子上網課比較難,我覺得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玩手機遊戲的孩子

第一,農村孩子的家長大多都在外打工或者工作呢,非常的繁忙。因此對孩子上網可監督的不到位。再加上農村的學習環境,學習氛圍不濃。很多孩子以前是不被允許使用手機等網絡工具的,現在突然正大光明的給他一個手機。讓他自己獨自使用,還沒有做到好的監督。所以啊,上網課對他來說就比較難。它可能會是那種三心二意、經常走神,更有甚者拿著手機不去聽歌,反而去玩遊戲的情況。

房頂上網課

第二。農村孩子上網課比較難,可能還會難在一些地方的移動網絡,不是太好。我們在網上也看到一些同學上課和老師去上直播課,要去到房頂等去尋找這個網絡比較好的地方。嗯,但是這個跟窮不窮沒多大關係。

綜合來看,上網課比較難,難就難在他的主觀方面。如果你硬件環境都具備,但是你心理因素卻不把精力更多的投入到上網課上。那麼我們首先需要改變的就是我們的內心,我們需要積極的去面對網課這個事情。

我是鄉村小教員,喜歡我的回答,請為我點贊。有不同意見請留意,我們討論。


鄉村小教員


不是普遍現象,現在農村發展也很好,年輕人在家的都有家庭網絡,即使沒有互聯網,也有智能手機,上網課應該是沒有困難的。有的農村家庭收入微薄,年輕人一年四季出去務工,老人和孩子在家,這種家庭可能上網課比較困難,老人也沒有智能手機更不要說互聯網了,另一部分是傳統的山大溝深,真的沒有什麼信號,我記得我老家當年手機在一個屋裡是完全沒信號的,現在基本這樣的地方都移民了,但也有部分人還在生活


碌碌無為在歧路


為什麼農村孩子上網課較難?我的回答原因如下:

一是農村網絡普及率不高。據統計,2017年底,我國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35.4%,和城鎮地區的71%相比,普及率差距較大。我國農村網民規模為2.25億,佔網民整體的26.3%,大量農民平時並不經常接觸互聯網。

二是雖然一部分農民家庭安裝了互聯網,但是由於地理位置比較偏遠,信號不暢通,就連平時看電視,上微信,信號也時續時斷。圖像模糊不清,如果一旦上網課,網絡流量過大,就更接受不到。

三是很多農村孩子的家庭還很貪窮。家長沒有手藝,出門打工掙不了錢,種地也賺不了幾個。所以沒錢買高檔電視手機,這些多媒體設備。有的家庭甚至還用的是八十年代的電視,手機。由於家庭原因,學生上網課,難壞了家長和孩子。

四是很多家庭即使有這些互聯網絡設備,但由於是留守兒童,家裡的爺爺奶奶不會操作,不會使用網課app軟件,居住分散,求人也很難。因此孩子無法上網課。

根據以上分析,農村窮孩子上網課很難,還是希望疫情早點結朿,讓孩子早點回校上課。


楊德福8086


首先,我們要知道,上網課的基礎條件是網絡、電視或電腦、手機。就我所在的豫北地區農村,絕大多數學生家裡是具備的。不具備條件的貧困家庭,政府部門與運營商、扶貧幹部、村幹部和學校教師共同助力,贈送手機、流量或者免費寬帶等形式,基本保障了學生上網課的基礎條件。

其次,我們要知道,課堂教學的很重要的特點是適時交互,包括授課、輔導、作業批改、糾錯、檢測等需要及時地在師生之間傳遞信息。對初中學生來說,學生個人通過手機等和教師的交流基本也沒有問題。可是對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個人的力量無法達到。這就需要家長充當中間人、傳聲筒的角色,家長要適時地傳遞師生之間的信息。現在農村多數學生的父母學歷至少都是初中畢業,這個任務能夠勝任。

窮孩子上網課的難點就在於家長充當中間人、輔導者的角色缺失。學生上網課的效果好不好,小學階段最重要的是輔導者的投入,包括監護、陪伴、輔導、檢查、糾錯等。由於很多窮孩子是父母離異或者殘疾、大病等造成,還有父母外出打工,爺爺奶奶年老體弱,這些情況導致了貧困學生上網課的效果不太好。

不過,目前課本已經發到學生手中,網課的教學主要依靠觀看名校視頻,基本上都能保證能上課。如果貧困學生或者留守兒童有較強的自律和自學能力,學習的成績不會拉下的。當然學校老師也應該多多關注這些學生,我們學校有一位同學爺爺奶奶不會用微信,一位老師家離他很近,這位老師就經常去他家裡輔導,通過自己的微信和任課老師交流他的作業,效果比較好。


像風一樣行走59905468


農村的窮孩子,是指物質上貧窮買不起手機之類?顯然不是。

現在窮得買不起智能手機的農村家庭極少,一部便宜的智能手機小几百塊就能買到。如果真連這個都不行的話,那麼這一類家庭的孩子,也就是窮孩子,上網課肯定難。

想來提問者並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有另一層含義。

一個多月的網課證明,農村孩子上網課真的很難,原因不是物質上窮,而是精神上的窮,這就是農村上的‘’窮孩子‘’。

所以我認為:

農村孩子上網課較難,難的不是設備(智能手機、電腦),難的是精神,難的是習慣,難的是自覺自律。

在平時的我們農村學校就有深切體會。家庭這第一任老師和孩子生活的環境,對我們的孩子影響比較大,他們許多缺乏自己明確的人生規劃,即使有,也是且行且看,行動上大多靠的是強力的監督,內部動力太少。

大致來看,我們農村孩子自覺自律比較好的比例百分之十左右吧;還有百分之十到二十是不但沒有自覺自律,連強制學習都沒用;還有一大半監督得好的話還能學習,看起來基本上可以。

但上網課,家長的監督有限。前一段時間家長在家裡督促,孩子沒有那學習環境,有的還能學一些,有的就自己玩,弄得家裡雞飛狗跳。這一段時間,許多家長做工去了,那網課的效果就可想而知。

家長的影響,環境氛圍的關係,導致農村窮孩子上網課必定難。還讓我們老師也煎熬!

還是早點開學吧!


文沐春風


為什麼農村孩子上網課較難,最主要的原因是農村信號弱以及不穩定。比如2020年,因為疫情原因各地中小學都推遲開學,但“停課不停學”,各地中小學開展了線上教學,網絡課程走進了千家萬戶。對大部分城市家庭來說,家裡網絡、電腦都不是問題,而且配置都很好,但是對於一些農村偏遠山區的家庭來說,能有網絡原本就是一件奢侈的事,而能流暢的播放網課那更是難上加難,為了能夠上網課,農村那些品學兼優的孩子做出了多少令多少人心酸而又感動的事,我們一起來看看:

第一位:湖北長陽兩個初一女生,學校通知2月10起開始上網課,因為所處農村周圍都是大山,信號很不好,這可急壞了孩子。她們的爺爺疼在心裡,爺爺拿著手機四處步行測試,終於在離家幾百米遠的一個山坡上,找到了一個信號稍微穩定的地點,兩個孩子就在這裡開始上課。天氣寒冷,爺爺怕孩子們凍著,便找來了油布和竹竿,給她們搭建了一個臨時的教室,兩個孩子在這樣的教室裡開始認真地學習。多就這樣為兩個孫女搭建了一個臨時的“知識殿堂”。

第二位:在江西寧都偏遠山區大沽鄉陽霽村的女學生,她今年就要參加中考了,雖然學校停課,但是她在家裡也非常勤奮學習。網課開課後,她在家裡轉了個遍,手機網絡極不穩定,網課卡的沒法學習,把她急哭了。同樣心急如焚的媽媽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拉著她往後山空曠的地方跑,終於在後山空曠的地方找到了手機信號,她就在野外用手機聽課。山上陰冷潮溼,看著她認真學習的模樣,媽媽心疼不已,媽媽跑回家從家裡給孩子搬來簡易桌凳和棉衣、雨傘,守在孩子身邊陪著。一張簡易桌凳、一把雨傘,專注的眼神感動了多少人,即便農村再難,但心懷夢想並付出行動的孩子最值得令人敬佩。

農村孩子們上網課,真的挺難,真心希望農村早日戶戶拉上網線!




王祥路頻道


農村的貧困學生上網課存在以下幾方面的難題:

一、家庭條件有限,家裡的硬件設施不具備,家裡要麼沒有有線電視,要麼還沒有條件安裝寬帶,要麼沒有條件購置電腦。用手機代替的話,父母又擔心耗費流量浪費錢。

二、即便條件具備,父母的電腦操作水平有限,無法指導孩子,順利的打開網課。

三、農村的網絡不穩定,網速慢,網速卡可的情況時有發生,網課緩存不出來的情況也很常見,影響孩子正常的上課。

四、農村的孩子一般沒有自己的學習的書桌,都是在家裡的飯桌學習,都是吃完飯收拾好,孩子才能開始學習,家裡人的時間觀念不強,很容易耽誤孩子正常作息,而且家庭成員的頻繁進出,很容易讓孩子分心,無法專心聽課。

五、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低,不能做到很好的監督作用,有的孩子坐在電腦前一直在發呆,或者偷偷地玩遊戲,一旦脫離家長的視線,孩子就搞小動作。學生家長因為要忙家裡的活,對孩子疏於監督。


黎明前夕


因為疫情,各地中小學都已延遲開學。為了不耽誤孩子們的學習,自2月10日開始,各學校都開展了網絡課程,讓學生做到停課不停學。

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說,家有網絡,或手機能上網,順利上課不成問題。可是對於一些偏遠的農村,網絡本就是侈奢之物,能夠有一個流暢的網絡可就太難了。為了能夠上網課,按時學習,那些品學兼優的孩子做出了多少令人心酸又感動的事。

家住江西寧都偏遠山區大沽鄉陽霽村東坑小組的胡成,網課開始後,拿著手機在家裡轉了幾圈,還是找不到網絡。快中考了,急著上課的她,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愛學又好強的性格,讓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同樣心急如焚的媽媽,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拉著女兒往後山空曠的地方跑,終於在那裡搜索到了信號。於是女兒就開始在那用手機聽課。

山上雲霧瀰漫,陰冷潮溼,媽媽不忍孩子受苦,又從家裡給孩子搬來簡易桌凳和棉衣、雨傘,守在孩子身邊,陪著她學習。

多麼勤奮刻苦的孩子呀,你忘我學習的那個專注場景感動了多少人!

寒假回湖北長陽過年的兩個武漢初一女生,因為這次疫情沒法回到學校了。學校通知2月10起開始上網課,可大山裡信號不好,這可急壞了兩個愛學習的孩子。

疼愛她們的爺爺拿著手機四處測試,終於在離家300多米處的一個山坡上,找到了一個信號穩定的地點。

怕孩子們凍著,爺爺找來了油布和竹竿,給她們搭建了一個臨時的教室。兩個孩子在這樣的教室裡開始認真地學習。

條件雖簡陋,但絲毫沒有影響她們認真學習的熱情呀!

家住四川廣元市旺蒼縣金銀村的楊秀花,是一名15歲的高中女孩。正是學習緊張時,她卻不能回學校,為了上網課,她也沒少費周折。

村子裡信號不好,太影響網課的質量,好學的她四處去找信號好一點的地方,終於讓她發現離家4公里遠的一個懸崖邊信號穩定,於是那裡就成了她每天上課的地方。

由於學校要求學生每天早上7點45分打卡,她不得不6點就匆匆起床,收拾完畢後,書包裡裝上饅頭包子等食物,那是她一天的口糧,她要在那裡學習到下午5點才回家。

路途遙遠,條件艱難,可也沒有擋不住她學習的路!

猜你還想看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

她是河南信陽某學校六年級的一個女生,不知道她叫什麼名字,但她專注學習的身影卻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初春空曠荒涼的山野上,景色顯得有些蕭瑟,但雨傘下淺藍色的口罩和粉紅色的書包,卻是那樣的明目,那是我們看到的春天山野裡最美的風景。

她靜靜學習的樣子,真讓






服務三農浩哥說電影


題主問到了點子上,關於“停課不停學”網絡學習,對於農村的學生是不公平的,尤其是農村的窮孩子。因為農村環境,總有各種因素影響著孩子的學習。

一、硬件設施不足,經濟條件不允許。

我看了很多相關評論,很多人都說再窮的農村家庭,如今買臺智能手機也不是什麼難事,這話不假。但是在農村有能力買手機不代表就捨得買手機。

去農村待過的話,就會清楚農村的網絡並不是處處都很好的,也並不是家家戶戶拉有網線的,一個村裡拉網線的農戶也就是聊聊幾戶。所以很多地方連上的微信都困難的。

就算是有手機有網絡,但是由於網絡課程是視頻課程,需要花費大量的流量,所以別說是農村了,就算在城鎮又有多少人的流量支撐得起網絡課程的學習?

有的學生沒手機、有的學生沒網絡、有的學生有手機有網絡卻沒有流量。這幾個因素綜合起來就會出現很多農村孩子上網課比較困難了。

二、家長不重視不理解,總有忙不完的繁瑣事

身處農村最不缺的農活家務。如果是不重視孩子教育的家長,那麼就會時不時叫孩子幫忙餵雞餵豬,耕田拔草,他們眼裡的好孩子,對於家務農活必須是隨叫隨到的。

農村的孩子早當家,很多孩子是比較懂事的。就算父母重視教育,不讓家務農活這些繁瑣事影響到孩子的學習,但懂事的孩子總不會眼睜睜看著父母辛苦的,總是會主動幫父母分擔一二的。

三、網絡新鮮事物,監管不足易上癮。

由於種種原因,網絡對於很多農村孩子來說是新鮮事物。於是會對網絡充滿好奇,一旦有了用手機電腦上網課課程這個機會,就不可能會輕易放過滿足對網絡,對遊戲好奇心的機會。

再加上農村家庭的勞動力不是在田裡就是在廠裡。所以孩子們的學習基本是沒人去監督的,就算是爺爺奶奶在家會管,但也是管不動的。於是網絡的草原上難免會出現脫韁之馬。

綜合上述種種原因,農村孩子的網課難上也不足為奇。雖說“停課不停學”是無奈之舉,也是國家的用心良苦。但是很多管理者只是城市的管理者,離開農村太久了,所做決策難免有失公平,哪怕是給農村孩子免學習的流量費也好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