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農村女人為什麼都選擇在夏天拆洗被子?為什麼現在不這樣做了?

悠然見東山


有兩個原因,

1,那個時候農村的生活太艱苦了,家裡都沒有洗衣機,冬天洗的話不容易幹,記得那時候我們洗頭剛洗完,頭髮就凍成冰塊。

2,那個好時候太窮了,沒有多餘的錢來買被套,一家子人就那麼兩三床被子,被子是直接用棉花和布縫起來的,不像現在,棉花外面包層布,然後再套被套,髒了就直接洗被套,





農家小豔


記得小時候,每到夏季的時候,家家戶戶門口都會有曬著的被子,但是現在發現很少,可以說是幾乎沒有,這是為啥?


農村家裡窮

那時候的農村幾乎沒有外來收入,一年四季就靠著家裡的莊稼過日子,所以生活是能省就省。一床被子是反反覆覆的利用,不像現在,只要不喜歡或者不好用就扔了,就沒有那麼多要曬被子的事情。

質量不一樣

以前用的被子都是清一色的棉被,大家都知道棉被質量不太好,也不太好用,曬一曬會更好。現在不僅有棉被,還有絲做的。

天氣好

一年四季,也就夏季的溫度最高。被子只有被套能洗,裡裡卻洗不了,所以被子用久了就會發黴,夏天氣候好,可以拿出來曬一曬,防止發黴。


農村人家一般都比較勤快,夏季的時候剛好是莊稼的生長期,基本所有的農活都忙完了。這時候,農村的家庭婦女們就會打掃家裡,該清理的清理,該曬的曬。有多餘的時間,還會做一些特色的調料品或者農村小吃。小時候就特別喜歡媽媽做的紅豆腐,臭豆食,薯粉之類的。

總的來說,還是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東西不用再自己弄了,壞了直接買新的記好了,畢竟現在的商場裡面,各種商品琳琅滿目。

以上是個人觀點和看法,如果有異議,歡迎批評指正

紅葉知秋


我們家還有這種習慣!“俺是北方人”

一般是八九月份吧,把家裡厚點的薄點的被子通通拆洗一遍,如果拆的太早了到了伏天一樣會“返潮”尤其快到下雨時房頂,地板“水泥”上都有水珠,床上的任何東西都潮溼的不行,外面又潮又熱的,要是這時候拆洗了被子見的也是潮溼的,即便你曬了被子過幾天也是潮!等過了伏天了天氣不潮了,把被子拆洗一遍放到櫃子裡,到冬天了直接拿出來曬曬就能蓋了。

在我家裡的說法就是被子蓋了一冬天到夏天用不著了過了伏天拆洗拆洗放起來,到了冬天繼續用。


靈靈的vlog


夏天拆洗被子這件事情,相信很多人小的時候都經歷過。每到夏天地裡活收拾完的時候,老媽總會選個晴天的日子把家裡的被褥都拆開,然後帶到離家不遠的小河邊洗一洗。

那個時候我們去河裡洗澡的時候經常看到到處曬在河邊大石頭上的被褥。那時候農村家裡窮,哪有人家裡有被罩什麼的,都是沒有被罩直接蓋身上睡覺。基本上一年才能拆洗一次,所以都會特別的髒。而選擇夏天拆洗被子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夏天天氣比較炎熱,拆洗的被子洗完之後很快的就能曬乾了,另一方面是因為那個時候夏天農村都沒有多少農活。因為農村最忙的時候就是春季播種的時候,跟秋天收穫的時候,夏季的時候一般都是抽早晚的時間去地裡除草。

我一直記得小時候自己特別喜歡乾的一個事情就是在老媽剛剛鋪好的被褥(還沒有縫起來)上面打滾。而且那時候一般都會找幾個人一起幫忙縫被褥,因為一個人不好乾這個工作,而且每個家都好幾床被子,一個人忙活不過來。

現在農村確實很少見有人再拆洗被子了,我夏天的時候經常回老家,也沒怎麼見過有人在河邊洗被褥了。這個很少有人做的原因是因為現在大家被子基本上都用被罩套著,避免了把被褥弄髒,而被罩也基本上會一兩個星期就會換洗一次比較方便。另一方面是因為現在農村人很多都在外面打工,回家的時間不固定,所以拆洗被褥的時間多數也會選擇自己不忙的時候,而不是跟以前那樣一般都在夏天拆洗被褥。


種花家的種花匠


農村女人都會選擇在夏天拆洗棉被,過去是這樣,現在仍然有這個習慣。那為什麼農村婦女要選擇在夏天拆洗被子呢?梅花來為大家解釋一下。


首先是夏天這個時間段很適合拆洗被子。

一方面是夏天天氣炎熱,不用蓋棉被子了,蓋了一冬一春的被子,上面肯定有很多灰塵,這個時候不用蓋被子了,要抓緊這個時間,拆洗一下被子的表裡。

另一方面麥收已經結束,秋季的玉米已經封地,地裡的莊稼活兒比較少了,人們不再整天兒去莊稼地裡幹活,尤其是婦女是一年當中比較閒散的時段,勤勞的操持家務的婦女們,就會利用這段兒閒散的時間,把被褥的表裡拆下來洗洗。



再一個原因是用水比較方便,夏季雨水比較多,農村的河流裡面很多地方都有水。

夏季的雨水比較多,一場大雨過後,山下的水溝裡就會有清澈的滾滾的雨水順流而下,這時候婦女們就會把拆下的被褥表裡,拿到水溝的邊上,盡情的洗涮。一方面不用費力就能有水使用,一方面水還不用花錢,還有一方面在流動的水流裡洗涮,洗衣粉或者是洗衣液能夠衝的很乾淨,洗出來的被褥表裡,不會留下洗衣粉或洗衣液因沖洗不乾淨而留下的殘留,這樣洗出來的被褥的表裡會顯得特別的乾淨。



還有一個原因,大雨過後,石頭上樹枝上被雨水沖刷的乾乾淨淨,很適合晾曬被褥這一類的大的物品。因此婦女們選擇在夏天拆洗被褥,是很有科學道理的,我最享受的就是夏天在被雨水沖刷的很乾淨大石頭上,曬滿了那些大件的床單被套被子之類,人坐在滾燙的大石頭上那真是一種很美的事情。


婦女們選擇夏天拆洗被褥,充分的體現了婦女們這種勤勞持家的良好品質,也體現了婦女們合理安排家用物品。


山村梅花


過去,農村的女人拆洗被子是夏天農村裡一道亮麗的風景。她們往往三三五五湊在一起,一邊飛針走線,一邊拉侃家常。如今,農村裡很難見到這種風景了,只能喚起古老的回憶。

一:夏天拆洗的原因.

上世紀八十年代,承包到戶的政策掀開了中國農村的新篇章。由大鍋飯掙工分到承包到戶,提高了農民的積極性和生產效率,農民的閒餘時間大大增多。在那個經濟剛剛復甦的時期,外出打工少之又少,夏天恰逢農村相對閒散的季節,金燦燦的麥子早已被收進了糧倉,花生和玉米也已經播種完畢,趁著天氣炎熱,棉被暫時用不上,正好藉機拆洗一下。


別看這小小的棉被,它可是農家人的命根子,那時不像現在家家裝空調有暖氣,寒冬臘月,一家老小都指著它擋風禦寒呢。

被面已被河水洗得乾乾淨淨,晾乾;被胎也在陽光下暴曬,帶著溫暖的味道,一張涼蓆被鋪展到寬敞地方,要開始縫被啦。本家的親戚跑過來幫忙,隔壁的鄰居也笑盈盈的走來,手裡還拿著一把青菜。於是,熱鬧起來了,銀針蝴蝶一樣穿梭,細線盤龍一樣飛舞,歡快的笑聲和嘰嘰喳喳的說話聲此起彼伏。

二:如今難尋的原因.

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棉被的替代品層出不窮。比如毛毯,比如蠶絲、太空被等。材料的出現日新月異,比如乳膠,比如納米等。行業的全面發展,服務業更加細分,比如可以機洗,或者送去幹洗等。農村人也不是僅僅管理土地的泥腿子,如今早起晚歸,外出打工,忙碌在各行各業,少有空閒。最後最重要的是農耕文化逐漸消失,互聯時代足不出戶就可以社交,更多的人願意居家沉醉在互聯網和手機之上。

所以,一種現象的產生都裹有時代的特徵,其本質反映的是深層的經濟和精神。而一種文化現象的消失,展現的是潮流的不可阻擋,同時留下萬千的懷念。


流水無聲


過去農村女人選擇在夏天拆洗被子,是有多種原因的。現在雖拆洗的次數少了,但依然沿襲了以前的做法,依然喜歡在夏天拆被子。


從時間上說,這段時間最合適。過去由於家庭困難,沒有替換的被子。被褥要蓋到麥前,之後正值農忙季節。而夏天這段時間,農民給玉米等封壟後基本沒農活了,可以說是利用閒空時間做被子。如果再晚,到了秋天需要蓋被子的時候,反而農忙又開始了。



利用水資源。過去農村用水都是去深井拔水往家挑,一個上千人的自然村才三、四眼人工挖的深井。那時候男勞力早晨唯一的活就是挑生活用水。而拆洗被子需要的水較多,婦女們捨不得用。到了夏天的時候,溝裡、灣裡到處都是清水,正好可以拆洗被子。


現在由於有了被罩,在被子髒的時候,只是洗洗被罩就可以了。並且也有可替換的被子、被罩。因此,拆洗被子的次數少了。如果髒了,各方面方便,可以隨時拆洗。一些年齡大的婦女依然沿襲老習慣,在夏天拆洗被子。並戲稱說夏天做的被子暖和。

總之,過去夏天拆洗被子的唯一原因是家庭生活困難。我知道這些的原因,是過去我在下午放學後,要幫母親‘拽被面’。被面曬乾後,有很多褶子,需要兩個人像拔河一樣的拽。那時候調皮,在母親做被子的時候,總要在上面打兩個滾。現在想想依然留戀。


泰山農家人




世界特別美妙,一年中它會經歷很多美麗的季節。有春,夏,秋,冬,春天是萬物復甦,正是播種的時節,農村農活比較多,農民都比較忙碌,夏天真的是嚴熱酷暑,這時沒有太多的農活,加上天氣的原因,人們在家休息的時間會多一些,會比較清閒。秋天就是美好收穫,人們又到了農忙的時候,又開始忙碌起來,冬天是天寒地凍,這時的天氣,讓人們很少會外出,都躲在家裡儲備能量,比較清閒。只有夏季與冬季,這兩個季節比較清閒,但是由於冬季氣溫比較低,冷的人伸不出手,更不想動,所以拆洗被子只能放在夏季,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夏季天氣比較熱,更有利於被子的拆洗或者晾曬。

現在回想起來,我還能清晰地記得媽媽套被子的樣子,她總是先在地上鋪上一張大大的塑料布,然後把洗好晾乾的被面鋪在上面,然後她會把彈好的棉花均勻的鋪在上面,鋪平之後,再蓋上一層被面,就可以開始穿針引線了,一道道一針針都是媽媽縫出來的。縫好之後,把被子再背到院子裡晾曬一下。晚上在太陽下山之前收回屋裡。你都能聞到被子上那種淡淡的太陽味道。現在回想起來,那也是幸福的味道。現在好久都沒有看到這種情景啦!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
越高,現在的被子都不用拆洗啦!都是直接在彈花的地方彈好的網套,回家後罩一個被罩就可以了,如果中間髒了或者需要換洗的時候,直接拆洗被罩就行了,比原來方便多了。女同胞們也都解放了,這些簡單的事情,男同胞們都可以做。

現在的生活越方便,越快捷,人們也就越沒有時間來做這些反鎖的事情,所以拆洗被子已成為過去。現在都是現成的網套,或者機器印好花的被子,回家套上自己喜歡的被套,就可以直接用了。

通過這些生活的習慣也說明了,人們對於生活的要求是越來越高,也越來越注重享受生活。


娜娜談農村


說起拆洗被子,感覺都是一段美好又難忘的回憶,在我上學的時候,85年那會,清楚的記得還去同在太原讀書的男同學的學校替他拆洗被子,儘管考上學校後,澡堂洗澡很方便,但是那會還沒有開始用被罩,就是在經常蓋的那一檔頭,在被子裡上再縫上一塊布,這樣髒的慢一點,減少拆洗被子次數,而後來這個男同學剛畢業上班就走了,拆洗被子是我見到他的最後一面。


選擇在夏天拆洗被子,在那個物質還缺乏的年代,很少用到洗衣機,我清楚的記得只要禮拜天,我都會幫我媽去村裡的大池泊去洗衣服,尤其是在池裡洗被子,很方便。

夏天拆洗被褥,能把棉花曬透,鼓囔囔的就像新做的被子一樣,蓋起來很舒服。

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了被罩,慢慢拆洗的次數少了很多,再接著好多人開始喜歡輕薄的絲綿被,我是不喜歡的,雖然輕薄,冬天蓋起來感覺不到暖和的感覺。



以前每年都要拆洗兩次,一個是夏天,一個是過年的時候,好在現在有了被罩的庇護,我都好多年沒有拆洗被子了。

現在拆洗少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在做被子的時候,把棉花用一層紗布或者是稍微薄一點的花布包了一下,只用洗被罩,不用拆洗了。


這不,為了減少拆洗被子的次數,女兒結婚的時候,陪嫁的被子全部都有被罩套著,現在的年輕人估計都不會拆洗被子做針線活了。


黃曉紅果果


夏天拆洗被子,是過去北方農村女人的一種習慣,似乎已經很多年沒有看見,有人夏天在街上縫被子的情景了。為什麼北方的女人一定要選擇在夏天拆洗被子?原因很簡單,就是一個字,窮。


北方人習慣睡土炕,那個時候家裡人多,不管是閨女還是兒子的炕上,一年四季都蓋著一床被子,條件好的人家到了冬天最冷的時候,再加一床薄被子。家裡孩子多,條件差的人家,管不了冬天冷不冷,就那麼一床被子。除了夏天天氣熱,可以不用蓋被子,春秋冬三個季節,都需要蓋被子。

那時候蓋的被子沒有被套,不是農村人不講衛生,而是窮的買不起被套。有那特別講究的女人,會找一塊長布,將被頭的兩邊兒包起來,這樣被頭髒了以後,頂多把這塊布拆下來洗一洗,然後再縫上。不太講究的女人,家裡的被子蓋了一年之後,可以發現兩邊的被頭都是鋥亮的。一鋪炕上好幾個人,蓋了一年的被子,只能等到夏天的時候拆洗一次,可想而知被子能髒到什麼程度。



那時候農村女人夏天縫被子,一般是農曆的7月份,因為那個時候地裡的活兒不算太多了,也就是我們這裡的農村人所說的該掛鋤頭的日子了。我小時候特別喜歡媽媽在家裡縫被子,因為那樣媽媽不用天天上山裡去辛苦的幹活,可以在家裡稍微休息一下,我放學以後可以看到媽媽在家裡做飯。

我記得那時候,媽媽總說兩個弟弟的被子特別難洗,說他們倆的被子怎麼洗都有一股子臭腳丫子味兒,我很清楚的記得,為了把被面被裡都洗得乾淨一些,媽媽要反覆的洗好幾遍,而且會拿到河裡用洗衣錘敲打被面被裡。那時候的河水特別清亮,在河裡洗出來的被面被裡特別乾淨。以至於到現在,我總感覺自來水洗出來的衣服,不如河水洗得乾淨。



把家裡所有的被子都拆洗乾淨以後,媽媽會把被面被裡疊的整整齊齊四四方方,等到天氣好的時候,把家門口掃得乾乾淨淨,再鋪上一塊大的塑料紙,然後開始縫被子。全家的被褥都縫完,需要好幾天的時間,那時候一般會有鄰居家的嬸子大娘都湊在一起,大家都在門口一起縫被子,場面非常熱鬧。不知道為什麼,我特別喜歡那個場景。


雖然是拆洗的舊被子,但是剛縫起來的時候,被子特別柔軟乾淨。雖然說那時候的洗滌用品沒有什麼味道,但我總聞著新縫起來的被子,有一股清新的味道。被子縫好以後,先整整齊齊的疊在那裡,用一塊布蒙蓋著,等到立秋以後天氣涼了,才可以蓋。這一蓋就是一年,等到第二年夏天再重新拆洗,週而復始。

現在當然不需要趕在夏天拆洗被子,隨時都可以,因為家裡的被子都用不了。再說現在誰家的被子都有被套,隨時洗被套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