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電影技法來表現觸覺感受?

無文案的西呱太涼


您好,因為我也是非專業的,所以我就說一下我的想法吧。

我個人覺得像這類的我們可以借鑑一下以往的電影鏡頭,比如說地震、颶風還有萬馬崩騰的場面。一般都是藉由其他事物來表現這類情況的出現,比如說水、燈具、傢俱、路面上的石子、水坑等。等過這類小的物體的運動引出後續事件的發展。


再比如描述盲人或者聾啞人,這種時候一般都會通過畫面的切換、黑幕,或者聲音的消除來營造觀看者感同身受的意境。加上第三人稱的拍攝手法將人代入到整個情景當中。


還有就是先描述將要發生物體的特性,比如很鋒利、很熱、很冷、有強腐蝕性、有很大的危險性,藉由這種特性讓人不自覺的產生聯想,達到感同身受的目的。一般災難片和恐怖片這類的運用就是非常多的。


一般像這樣要讓人產生觸覺的東西,肯定首先要描述這個物體的特性,讓人能更好的代入進去。再加上畫面的張力以及音樂的烘托,還有鏡頭的運用,做到感同身受的目的,那麼這樣就能很好的表現出來啦。


以上只是自己的部分見解,這個肯定也是一個蠻大的課題,還是需要不斷的學習和探索才能達到最滿意的效果。


時間重映射


很高興回到這個問題,下面是我的個人見解:

1.提到‘電影技法’來表現觸覺感受,可能對於大多數的觀眾來說,這個用詞太過於專業化了。作為觀眾我們在觀影時能感受到的,是它所呈現的出現在鏡頭裡的東西。

2.通過畫面的長鏡頭、慢鏡頭的效果,以及武打鏡頭時物品的形變和演員的表情肢體變化;熒幕中光與影的技術運用,是傳達給觀眾那種身臨其境感覺的直觀表達方式。

3.在觀影方式和器材的不更新中,在音效、光影的混合作用下,帶給觀眾的感官觸覺將會更加的真實。



冉清風921


電影是我們學習如何拍出故事感最好的老師,今天的內容和大家分享拍攝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學會運用景別

電影看似很神秘,其實有很多基礎知識。其中景別就是其中之一,我們普通人想要拍攝出有故事感的畫面,可以先了解景別的概念,你就知道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需要使用景別來進行區分。

①遠景用來營造氛圍

遠景是說人物佔據畫面比例較小。這時候,我們畫面主要交代的是人物所處的環境和人物運動的軌跡。在拍攝這樣的畫面時,一般需要使用小光圈。

②全景看清人物的動作

在拍攝這樣的畫面時,畫面中的人物絕對不允許人物頂天立地,而是要留有一定的空間範圍。人物身上的光線要力求準確、真實、統一。不能讓別人看到有明顯的違背現場光源的光線。

③近景表現人物的表情

電影中的近景是指人物佔據畫面1/2高度以上的景別,這時候人物的表情、頭部尤其是眼睛成為表現的重點。拍攝時要注意構圖中要給手勢的動作範圍留有適當的空間。

④特寫讓人難以忘懷

特寫通常完全表現人物的頭部。在攝影中我們要注意人物的眼睛,視線的方向會引導別人感受人物的心理狀態及性格。在構圖的時候不一定要按照水平構圖,可以傾斜讓畫面更活躍。

2學會運用景深

在拍攝有故事感的畫面時要學會靈活運用景深的概念,瞭解景深所表現的重點,才能在適當的環境下選擇適當的景深進行拍攝。淺景深能夠突出主體,讓你一下子注意力放在人身上。大景深可以很好地交代環境和人物的生存狀態。

①景深突出主體

基本上在近景和特寫景別的時候,都會採用淺景深進行表現,這樣才會將主體和背景剝離開來。但是應對不同的環境,儘管是淺景深,但是散景的虛化程度還是有區別的。背景一定程度的虛化,不會讓別人忘記環境,主體焦平面內只有人物清晰,這樣能夠讓觀眾很清晰地只把目光鎖定在人物身上。

②大景深交代壞境

大場景的大景深畫面起到交代環境的作用。因此我們要注意在大景深下構圖、色彩、光線的運用。讓環境的光線和色彩與人物和諧,構圖上也不是隨意地讓人物出現在畫面中。即使大景深,畫面的構圖也要講究,對角線與黃金分割構圖表現人物的運動方向。即使拍攝淺景深作品,也別盲目地全開光圈!

其實所有的技法都是為了劇情需要,才能把劇中的人物塑造的完美


大志娛樂剪輯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a6394c9f020543f090bcb08b7df4d18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