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後的真相:舌尖上的中國不應該是貪婪!!!


疫情背後的真相:舌尖上的中國不應該是貪婪!!!

恐怕誰也不會想到吃野生動物,會引發一場禍及全球的肺炎疫情。

看似口欲造的業,其實是人的貪慾帶來的災難,是天災更是人禍。

千百年來,老祖宗早已給我們篩選好食材,人類馴養了雞鴨牛羊,已經享用了數不盡的福澤。

但有些人可能是吃膩了,想要找些新鮮刺激的,於是獵奇去吃各種野味,他們自以為的高貴,其實是倒退回野蠻。

細數許多大規模病毒或瘟疫爆發的背後,都與動物相關。尤其是因人們食野生動物引起的病毒蔓延也已經不是第一次。

不論是當年談之色變的SARS病毒還是當下的新型冠狀病毒都來源於“野生動物”。

有些人不僅對野味情有獨鍾,為了在口感上追求極致的新鮮,也無所不用其極。

02

馮小剛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

“在北方,粵菜被公認是最鋪張的,稍不留神就中了埋伏,光是一人喝一盅湯就比叫滿一桌子的川菜貴,刀刀見血。

蝦的下場有幾種:趕上喜歡白灼的算它們上輩子積了德;但大多數會被扔到燒紅了的石頭上煎熬,美其名曰‘桑拿蝦’。

更有慘無人道的是活著用酒麻翻,生吞活咽,席間常能聽到‘絲絲’的叫聲,那是活蝦發出的呻吟。”

這是那些追尋刺激新奇的食客們的貪婪。他們的舌尖上生存著一隻永遠喂不飽的饕餮。只管口欲,不畏因果。

03

孫思邈在《大醫精誠》裡說:殺生求生,去生遠矣。

人類殺生,原本是為了吃下它們去養生,但其實離健康長壽更遠了。

9年前,有一位復旦女教師得癌症,去世前留下的一段獨白,發人深思。

她在生命日記——《活著就是王道》博客中這樣寫道:

“第一,我沒有遺傳;第二,我的體質很好;第三,我剛生完孩子餵了一年的母乳;第四,乳腺癌患者都是45歲以上人群,而我只有31歲。”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裡,她回顧自己得癌症的許多綜合因素,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亂吃。

“我是個從來不會在餐桌上拒絕嚐鮮的人。

因為老爹是廚子,我吃過很多不該吃的東西,不完全統計,孔雀、海鷗、鯨魚、河豚、梅花鹿、羚羊、熊、麋鹿、馴鹿、麂子、錦雉、野豬、五步蛇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除了鯨魚是在日本的時候超市自己買的,其他都是順水推舟式的被請客。

然而,我卻必須深刻反省,這些東西都不該吃。尤其我看了《和諧拯救危機》之後。

選擇吃他們,剝奪他們的生命讓我覺得罪孽深重。破壞世間的和諧、暴虐地去吃生靈、傷害自然毀滅生命這類的話就不說了。

最最主要的是,說實話,這些所謂天物珍饈,味道確實確實非常一般。

那個海鷗肉,高壓鍋4個小時的煮燉仍然硬的像石頭,咬上去就像啃森林裡的千年老藤,肉纖維好粗好乾好硬,好不容易啃下去的一口塞在牙縫裡搞了兩天才搞出來。

我們要相信我們聰明的祖先,幾千年的智慧沉澱,他們篩選了悠長悠長的時間,遠遠長過我們壽命的無數倍,才最終鎖定了我們現在的食材,並由此豢養。

如果孔雀比雞好吃,那麼現在雞就是孔雀,孔雀就是雞。”

04

吃野生動物折射的是人的一種貪婪的、殘忍的心理。

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裡遊的,只要是能逮捕到的,有些人就喜歡“嚐鮮”,認為非常滋補。

其實,許多野生動物,不但沒有高於普通肉食的營養,而且攜帶大量的細菌。它們不能治病,只能致病。

例如穿山甲就攜帶多種體內寄生蟲,包括弓形蟲、肺吸蟲等,可能損傷腸胃並引發肌炎、肺炎、肝炎等併發症。而且肉及甲片並無滋補和藥用價值。

野生蛇、野豬、野兔、刺蝟、野豬等也攜帶眾多體內寄生蟲、可傳播迴歸熱、Q熱和出血熱。

浣熊是狂犬病病毒的自然宿主,攜帶眾多體內寄生蟲,包括蛔蟲、鉤蟲等。而果子狸易成為SARS病毒等多種病毒傳播的中間宿主。

最最可怕的是蝙蝠,身上攜帶100多種病毒,是真正的高致病性病毒“蓄水池”,但竟然也有人敢吃!

05

不尊重自然,不尊重生命,遲早會受到大自然最嚴厲的回擊。

人類對大自然、生態鏈的摧殘,正在以無數種不同的方式回到自己的身邊。

一直以來人類把動物關進籠子,今年春節動物成功的讓十幾億人自己進入籠子!

肆意的肺炎疫情已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不要因為一群人吃野味,卻要讓整個社會來買單,該停止了!!!

天道輪迴,萬物皆有靈,善待這世上的生靈,其實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舌尖上的中國應該是健康,而不是貪婪和殘忍。

破壞生態平衡,終會得到大自然的報復。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野生動物不應該被端上餐桌,而是應該回歸它們自己的家園。

不要因為我們站在食物鏈的頂端,就以為自己是地球的主人。

動物、人類其實都只是這個地球的客人,當災難來臨時,沒有誰能成為局外人,我們都是命運共同體。

請做一個合格的地球公民,愛護動物、愛護大自然,讓悲劇不要再重演。

拒絕野味,從我做起!拒絕野味,從我做起!拒絕野味,從我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