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市祁縣籍曹魏名臣:一位見證張遼的輝煌,一位與張遼並肩作戰

如今的山西省晉中市祁縣,兩漢三國時期是太原郡治下的一個縣,屬於曹魏集團的勢力範圍。在三國時的曹魏集團中,有三位祁縣籍名臣。其中的兩位都與“五子良將”之首的張遼有過一段共事的日子。

晉中市祁縣籍曹魏名臣:一位見證張遼的輝煌,一位與張遼並肩作戰

第一位:溫恢。溫恢,字曼基,出身於官宦之家,其父溫恕曾任涿郡太守一職。溫恕病逝後,溫恢護送父親遺體還鄉安葬。當時,溫恢家中還有一些積蓄,雖然不算太富裕,但在鄉里足能稱之為首富。不過,溫恢卻認為,世道已經變得如此動盪不堪,委身一方成為富戶沒有任何意義。於是,溫恢散盡家財,用來賑濟生活窘困的族人及鄉民。此年,溫恢才剛剛十五歲。

晉中市祁縣籍曹魏名臣:一位見證張遼的輝煌,一位與張遼並肩作戰

此後,溫恢被州里推薦為孝廉,早年曆任鄢陵、廣川、彭城、魯國等四地的縣令、國相等職。溫恢在地方上勤政愛民、執法公允,深得吏民擁戴。曹操聽聞溫恢的事蹟後,將其召至身邊效力,出任主簿兼刺奸一職,主管軍中典刑。溫恢在刺奸任上還做了一件令後世稱頌的事情。

晉中市祁縣籍曹魏名臣:一位見證張遼的輝煌,一位與張遼並肩作戰

時任軍謀掾的孫禮,為報答同鄉的救母之恩,利用職務之便將這位同鄉從獄中放出逃生,之後便向溫恢主動請罪。溫恢得知事情的原委後,對孫禮的仗義之舉非常佩服,於是將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上報了曹操,最終免去了孫禮的罪責。

晉中市祁縣籍曹魏名臣:一位見證張遼的輝煌,一位與張遼並肩作戰

後來,曹魏與東吳接壤的揚州地區頻繁發生戰事,曹操任命溫恢為揚州刺史。為了保證溫恢的工作能夠順利進行,曹操還專門向駐守在該地的張遼、樂進等將領下達命令,讓他們在遇到戰事時必須先與溫恢商議,之後再做決策。在此後的數年間,溫恢一直坐鎮揚州,見證了張遼在逍遙津大敗孫權的高光時刻。

晉中市祁縣籍曹魏名臣:一位見證張遼的輝煌,一位與張遼並肩作戰

曹丕稱帝后,仍舊對溫恢非常器重,任命其為侍中,不久後又遷任魏郡太守,因在地方上政績突出,再度晉升溫恢為涼州刺史併兼任護羌校尉,最終在前往涼州赴任途中病逝。

晉中市祁縣籍曹魏名臣:一位見證張遼的輝煌,一位與張遼並肩作戰

第二位:溫恭。溫恭是曹魏名臣溫恢次子,史料中對其記載語焉不詳,只知在曹魏集團官至濟南太守。不過,溫恭的子孫在西晉卻大都官居高位。

晉中市祁縣籍曹魏名臣:一位見證張遼的輝煌,一位與張遼並肩作戰

第三位:王凌。王凌,字彥雲,出身於當地的世家名門,叔父是東漢名臣王允。王凌早年的經歷十分兇險。當時,王凌與兄長跟隨叔父一同生活。董卓被殺後,其部將展開了瘋狂的報復。王允一家老小被悉數誅殺,王凌跟隨兄長及時翻越高牆才保住了性命。王凌逃回老家後開始四處遊學,後來與司馬朗等人結為了好友,成年之後被推薦為,後來擔任發乾縣縣令一職。王凌在縣令任上時,又因犯事被治罪下獄,幸得曹操視察刑獄時才免除了罪責。

晉中市祁縣籍曹魏名臣:一位見證張遼的輝煌,一位與張遼並肩作戰

此後,王凌擔任中山太守,因在地方上政績顯著,得到了曹氏父子的器重。曹丕稱帝后,將王凌晉升為散騎常侍併兼任兗州刺史。黃初三年(公元222年),王凌在洞口之戰中協助張遼大敗東吳名將呂範,被晉升為建武將軍併兼任青州刺史。王凌在職期間,帶領百姓恢復生產、發展經濟,受到了朝廷及當地吏民的稱讚。之後,王凌又在夾石救援曹休建功,歷任揚州、豫州兩州刺史。王凌在魏明帝曹叡執政期間,累遷至司空。

晉中市祁縣籍曹魏名臣:一位見證張遼的輝煌,一位與張遼並肩作戰

曹魏中期,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誅殺了曹爽及其黨羽,從此控制朝政,魏帝曹芳淪為傀儡。忠於曹氏的王凌對此非常不滿,有了另立楚王曹彪為帝,對司馬懿分庭抗衡的念頭。此後,王凌與外甥令狐愚密謀,準備聯絡朝臣擁立曹彪為帝。不過,此事卻被令狐愚的幕僚楊康告發。司馬懿得知消息後,表面上不露聲色,暗地裡一面命人蒐集王凌等人謀反的證據,一面積極準備武力平定。

晉中市祁縣籍曹魏名臣:一位見證張遼的輝煌,一位與張遼並肩作戰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王凌派人聯絡兗州刺史黃華準備起兵時,黃華將王凌的計劃報告給司馬懿。司馬懿立即調集精兵南征壽春。得知事情敗露,王凌前往司馬懿軍中投降,在被押往洛陽途中自殺而亡。


參考書籍:《三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