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種植業怎麼樣,種植什麼創收比較好,而且比較好管理?

福起東來1


選擇種植項目首先要考慮銷路問題,好的銷路是創收的根本。現在很多農戶種植的農產品都有很大的滯銷,價格低了沒有收益,價格高了賣不出去。而我們農正局做的就是砍掉中間商,讓農戶直接面對客戶,讓農戶賣的有個好價錢,讓客戶以更低的成本採購農產品。我們現在推廣的有:

  • 奶油南瓜
  • 金香南瓜
  • 優慄南瓜
  • 水果玉米

全部做好回收服務,並且有保底價。最大程度的保障了農戶的利益。想要了解具體南瓜產量,種植方案,效益等問題的農戶可以點開頭像,進入主頁查看。歡迎各位農業朋友交流暢談!


農正局


2020年種植苗木行業的前景分析!

近幾年苗木發展情況趨勢平穩,隨著國家對生態建設的重視,綠化苗木成為了熱門。在2020年,綠化苗木大致還是熱門,隨之搭配的還有彩葉苗木。但這些的基本是要標準化,標準化不僅是指苗木規格的標準化,還有苗木市場的標準化,苗木種植的標準化等等。傳統的綠化苗木品種仍然會平穩發展,因為傳統苗木發展的較為成熟,不論是規格方面還是價格方面還是養護方面都較為成熟。所以傳統綠化苗木品種的發展依舊會相對平穩。新興的綠化苗木雖然是一種特色,但是由於市場不穩定,需求不定,很容易造成壓貨的情況。

根據現有花卉苗木的生產情況及發展趨勢來看,以下幾種類型的花卉苗木可作為主導性品種供苗圃苗農選擇參考。

1.出口型花卉苗木 出口苗木因受市場信息、出口渠道、技術要求等因素的限制,對大多數苗木經營者來說尚較陌生,但有著很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前景。如:楊桐、柃木在日本具有較好的市場需求,因日本無國內資源而必須依賴進口:瓜子黃楊在德國等歐洲國家一直有栽培種植史且在歐式園林中用途甚廣.不存在生物適應性方面的問題。小型盆景如火棘、小葉羅漢松、日本紅楓、榆樹、柏木類,這類國內資源豐富的苗木,可以走出口的路子。但在種植的基質、苗木的包裝和運輸、檢疫等標準化問題上,一定要按照歐盟及所需國生產規範要求執行。這一點請苗農務必注意。

2.面向北方市場的苗木 城市綠化與生態建設是一項全國性、長期性的重點工作,長江以北乃至黃河以北的北方地區幅員遼闊,生態環境相對較差,原有適生樹種相對較少。因此,培育適應北方地區生長的苗術品種,不失為一條很好的途徑。如雜交馬褂木,經在北京多年試種後長勢良好,可以作為向北方推廣、打開北方市場的樹種。其他品種如紅葉李、櫻花、紫薇、玉蘭、紅楓、銀杏等都適宜在山東、北京、河北、天津等北方地區種植。常綠苗木品種如龍柏、大葉黃楊通過幾年來在北京的種植,基本上能適應北方的氣候條件。但必須注重苗木品質,在苗木的培育過程中,要控制苗木過旺的營養生長,適當增施磷鉀肥,提高其抗寒性。

3.傳統的特色優良苗木 一個地方的苗木不能沒有當地傳統的特色品種,因為幾千年來自然生長的本地樹種是最具代表性的,市場實際應用最多的也是傳統的特色品種。除非有特殊的景觀需要,一般綠地的骨架性樹種一定是當地的傳統品種。如桂花是杭州市有文化內涵底蘊的鄉土樹種,已有專業單位開始培育長花期、大花形、大花量的優,良品種,這些細分的新品種市場前景肯定看好。香樟,在城市建設過程中需求量很大,非常適宜於作行道樹。無患子、法梧、欒樹在城市園林建設中也是不可缺少的綠化苗木。蕭山區傳統特色品種龍柏、大葉黃楊、金邊黃楊、檜柏等既非常適宜於圍墾沙地種植,又有較好的市場潛力。

4.新優品種苗木 新優品種苗木是指從外地引進或者由野生資源馴化培育的苗木品種。這類苗木除了市場熱炒因素外,真正能成為新優品種的不會很多。考察確定的一個簡單辦法,就是對前幾年引進種植的各類苗木作實地觀察,按照綠化用途分析,比較其生長表現情況。如紅葉石楠、香港秀麗四照花、小丘火棘、金森女貞、地中海夾迷、大花六道木、花葉絡石等,這幾年來已被市場接受,用苗量逐年增加。但這類苗木的扦插繁育速度很快,容易產生苗木同質化、結構性過剩。苗農在生產過程中要及時瞭解市場信息,調整種植結構。

5.園藝栽培及容器栽培 園藝栽培苗木是新的趨勢,反映了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社會對於苗木的需求。通過園藝栽培、修剪成形或者容器直接培育的大苗應用於各類綠地建設和園林景觀,既可構成一種景觀,也可體現出園林藝術。園藝栽培的苗木品種以選擇常綠、細葉、緊湊、耐修剪的品種為宜,如羅漢松、直生龍柏、五針松、檜柏、日本紅楓、榆樹、楓香、銀杏、構骨、黃楊類等。而容器大苗則要與市場緊密結合,可選用一些行道樹類樹種。如香樟、銀杏、紅白玉蘭、紅楓、桂花、廣玉蘭、雪松等。

6、果樹園林化應用及休閒觀光相結合 果樹園林化應用一方面可以滿足園林綠化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為農田、山林承包經營者帶來經濟收益。 一些品種優良的柚類、楊梅、柿子、石榴、枇杷、棗子以及香榧等均是具有開發前景的特色經濟林樹種。


樹湘景園


很高興回答您。個人對這個問題是這麼認為的,由於全國地理條件,氣候環境,地面使用設施以及當地農作物的主導產業,差異較大,因此,題問種植什麼創收比較好,而且比較好管理?不同地區的人會有不同答案。象我們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屬於北方地區,根據我們這裡的氣候環境和地質條件,種植馬鈴薯創收比較好。其次是葵花籽和玉米。因為我們這裡的地面設施較完善,水利設施設備齊全,大量使用的是滴罐技術。葵花籽和玉米從種到收,根據作物生長髮育需要,澆水時一同連肥施進去,這些年多數用的是水溶肥,既高效又省肥。比起早些年用的顆粒化肥效益更好。更省時方便。葵花籽一般畝產400斤左右,玉米一般畝產1800斤左右。兩類作物除去農藥,化肥,種子,澆地水電費以及顧用機器收割開支以後,每畝純收入在1000元左右。馬鈴薯從選種到收穫中間環節比較複雜一些,雖然是機械化施工,有些環節還是得人工,如切土豆種,收穫土豆時,人工揀土豆裝塑料袋。生長時期施肥,打藥,鋤草都很費時費力。但有益一般要高於以上兩種作物。正常土豆每畝產8000一1萬斤,按每市斤7角出售,毛收入每畝5000元一7000元。而每畝土豆從種植到收穫開支在3000元左右。純利潤在每畝2000元左右。希望2020年無論種植哪種植物,農民都有一個好收成!






Cui永旺


2020年種植什麼比較好創收呢?我給大家舉了以下幾個種植業,望採納。

一、2020年種黑皮冬瓜

黑皮冬瓜又被稱為是冬瓜中的黑珍珠,品種優質。黑冬瓜屬於中晚熟品種,畝產可達5000公斤以上,高產的時候可達10000公斤以上。其生物適應能力高,生命力旺盛,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進行種植。黑皮冬瓜的市場行情更好,每公斤價格可達1.2元-1.3元,每畝種植的利潤可觀。

二、2020年種拇指西瓜

拇指西瓜只有拇指大小,跟普通西瓜在口味上也完全不一樣,吃起來像是吃生黃瓜,並且可以全部食用。目前,拇指西瓜售價高達160元每公斤左右,也吸引不少有興趣的人前來嘗試種植。

每畝可種植1000株左右,每株可掛果80個。成熟後的拇指西瓜重量大約6克,市場價格約在160元/公斤。如果種植管理較好,畝產效益可以達到七八萬元。

三、2020年種黑番茄

黑番茄可能還有很多農民朋友比較陌生,它原產地來自南美洲,因黑紅色的外表而得名,營養價值的含量也比普通番茄高出10倍左右。黑番茄的種植成熟週期是3個月,價格高達15元一斤。

黑番茄1花穗可結16-18果,單果重約20克,畝產約4000公斤。黑番茄目前種植量較少,市場收購價高,特別適合供貨給超市和大型賣場,成品每公斤在60元以上,畝淨收益上萬元。

四、2020年種黑花生

黑花生也叫富硒黑花生,是彩色花生的一種,種皮為黑色,在保健養生、醫療等方面具有開闊的市場前景。

一畝地的投入在400-500元之間,種子的價格在8-10元之間一斤,一畝產500斤就有四千塊,除去400元的種子成本,還有3000元的利潤,比普通花生的利潤高出一倍以上。

但是不管是種什麼,都是存在一定的風險的,畢竟就算種植檢驗豐富,天公不作美也可能導致減產,所以2020年種什麼還需要謹慎考慮。





鄉村魏小二


“民以食為天”。如果你處於城市郊區的農村,你已經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中的地利!城市人口基數大,適合種植的東西太多了。如金針菇、蘑菇、秀珍菇、香菇、黑木耳等食用菌類,這些普通食用菌種植技術難度不高,簡單易學,可以書本上或者電腦上自學;也可以去投師稍加學習就可掌握。其次如葡萄、草莓都是比較賺錢的項目。如果不具備城市郊區,處在偏遠的農村鄉下,這就要綜合考慮是否佔有某些方面的優勢(人工、運費、土地租金等等),否則風險增加,像近幾年的農產品滯銷問題特別突出。這種情況下結合當地氣候條件可以種植一些中藥材金銀花、吳茱萸、黃精、天麻、香菇黑木耳(賣乾貨為主)等等。總之,種植業靠天吃飯,邁出第一步之前必須要做到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成功是屬於有準備的人。


春風神韻


大家好!今年的種植業是很受重視的,特別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都是圍繞著農村,農業,農民的問題,有好多優惠政策,特別提倡種早稻,因為很多地方都只種一季,因為成本高,糧價低。現在我們這裡如果種早稻,種子,肥料都是免費領的。現在的種植業已經成了國家的頭等大事,糧穩則天下安。特別是經過這次的疫情,每個人都知道糧食的重要性,從盤古開天地刀耕火種的遠古時代就有了種植業,現在國際上動盪不安。中國人一定要把飯碗牢牢的端在自己手裡。才是王道。至於種什麼好,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種植,種植也是有區域性的,適合種什麼就種什麼,要跟緊大趨勢。首先要解決吃的問題再考慮種其他的經濟作物。我們這裡就是種水稻,種其他的也沒什麼優勢。水稻的價格最穩定,穩如磐石,沒有多大起伏,但是也沒有過剩的,都會有人要,比其他的經濟作物要穩當些,不像有些水果過剩要倒掉。血本無歸,水稻是掙的少,本還是能回的,而且好管理,現在種田都是機械化,除草也是除草藥,打藥也是無人飛機,只要看一看水就行了,非常簡單,還可以有時間做另外的事,也可以有收入。現在種田真的不累。個人觀點,謝謝大家的分享!





農村豔豔姐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你的問題分為兩個,下面就我的一點經驗分別回答一下,希望能幫到你:

1、今年的種植業怎麼樣?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也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因為種植的好壞,是由市場需求來定的。種植產品也是我國民眾每天日常生活中都離不開的剛需品,這裡就沒有深入分析的必要。

2、種植怎麼創收比較好,而且比較好管理?

這個問題問得就有意思多了,因為作為一個在農村搞多年種植的人,我也一直想知道[捂臉]。我們合作社一直都種植的是大棚子姜,從種植到採收時間僅為五個月左右。但投資有點大,一畝的成本約為2萬元。管理有一定的難度,技術更是高產量的關鍵。如果種得好,畝產可達7500斤以上。市場價穩定在6-12塊左右,除去所有成本,一畝收益最低有2-3萬元左右。假如種植個20畝,五個月就可以純賺40萬左右,收益相對還可以!

天下應該還沒有創收好,又容易管理的種植業[捂臉]。如果真的想搞種植,建議還是放寬心態,一步一步的來比較好。最後祝你成功!




移民毛哥


很高興回答你的這個問題,種植業的好與壞要看市場行情比如你們當地每年都是種植什麼經濟作物,那些經濟作物每年是比較暢銷的,價格比較好的,抓住機遇多瞭解下當地的一些相關知識,掌握市場才能提高自己的收入,比如我們村子這邊種植油豆角比較多,全國各地的客商知道油豆角種子都是產自我們村,那每年就會有很多人來這裡收購我們就種植每年暢銷的品種,這樣就會比相對別的產物價格賣的就會好,傳統的大豆玉米每年價格都不高那我們肯定是不會種植了,總之一句話衡量自己家鄉的經濟作物哪些產出的價值高就選哪些絕對沒錯,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您





林區徐老大


今年種植業還行。先說下2019年,種小麥、玉米的,只要施了肥料,不缺少肥料,又能澆上水的,收益都不錯。玉米的毛收益每畝也在千元以上。農民之所以選擇種小麥、玉米,一是行情穩,二是容易銷售,不用出門就有收購的上門。三是能吃上飯。農民的普遍心態。真有不可抗力,能先吃飽飯。其它的糯高梁行情不穩,猶如過山車。

種植業包括的太多了,辣椒、大蒜,蘆筍、麥冬、金銀花、芍藥等太多了。育苗,管理各有不同,但也太同小異,肥水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價格行情了。蘆筍行情好的時候十元一斤,大蒜也有過這樣的行情。這種過山車一樣的行情,擔心資金問題。如果資金能承受,種這些沒問題。這些作物如果容易銷售種也不是問題。

管理問題。現在的作物好管理只是相對的,都差不多。小麥,玉米種上不管不問,一畝田能收百多斤就不錯了。水、肥、噴藥這幾點是要跟上的,只是多幹幾次的問題。有的還要剪技,分根。想創收肯定比種小麥、玉米付出的勞動多。


花千樹sxd


初的市場價格一直都在慢慢上升,現在紅薯在市場上的價格也都在五毛到一元左右。而且近幾年紅薯葉也稱為了餐桌上受歡迎的時令小菜,市場需求量也會變大,市場需求量大了,種植面積肯定會擴大,競爭力也會變大,多以種植紅薯的市場風險性也會增大。

辣椒

辣椒屬於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全國各地都有分佈。在去年裡,辣椒的市場行情非常好,而且價格也是一路上漲,不管是什麼品種是辣椒,銷售量都很可觀。因為去年許多種植戶大概每畝淨賺萬元左右,這種成果對種植戶有著很大的誘惑,所以今年辣椒會進行大規模的種植,競爭市場也會非常火熱,市場上生產量大於需求量,市場價格就會減小,利潤也會變小。今年的辣椒種植也會成為沒有利潤的產物,種植戶可以客觀種植。

藏紅花

藏紅花有名番紅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地為歐洲南部。藏紅花是一種對種植環境非常嚴苛的農作物,並且種植成本也非常高,一畝地的成本就接近五萬元了。雖然現在許多人熱衷於購買藏紅花作為養生品,種植成功後的回報也是相應的,但是由於成本太高,不適合農名進行種植。且不說成本太高,它的種植環境也要求很高,管理上也需要很多時間,所以藏紅花也不是適合種植的產物。

風險較大的種植項目,千萬不要盲目種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