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榮縣:農戶捐款200元背後的脫貧故事

人民網成都3月10日電 近日,四川榮縣正紫鎮刺芭塘村建檔貧困戶張熙,身穿一身帶著泥巴的衣服趕到所在村的疫情防控宣傳點,將2張100元的人民幣交到了村幹部手中。“過去別說拿200元來捐,荷包裡能摸出20塊錢都難,這幾年的脫貧苦幹,他家的條件改變了。”村幹部說。張熙的捐款背後,有著怎樣的脫貧故事呢?

家住榮縣正紫鎮刺芭塘村張熙,來自一個非常貧困的家庭。父親患有癌症,為醫治父親花光了所有的積蓄,能借錢的親朋好友也借了個遍,為此債臺高築。

鑑於張熙家的情況,之後幾年裡,鎮、村兩級幹部及幫扶單位細化措施,精準施策,落實幫扶政策,優化幫扶力量,尤其在脫貧產業、“扶貧先扶志”等政策上下足了功夫。張熙本人也憑藉不服輸的韌勁兒,先後選擇就近務工與發展產業脫貧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努力改變著家庭的命運。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8年初張熙在本村流轉土地近200畝發展種植業,去年柑橘、辣椒純利潤達30餘萬元。如今,張熙把前幾年為父親治病借的錢還清,各項指標均達到了穩定脫貧的標準,張熙一家終於順利摘掉了“貧窮的帽子”。

“我能有今天,全得益於精準扶貧的好政策!全靠各級幹部的鼎力相助,現在國家有難,我不能忘本,這些錢雖然太少,但我的心意是真的!”張熙捐款後說。(蔣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