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追求与诗意营造——解读《刺客聂隐娘》的镜头语言魅力

作家朱天文这样评价他“他基本上是个抒情诗人而不是说故事的人,他的电影的特质也在于此,是抒情的,而非叙事和戏剧。不如说是书面的魅力,他倾向于气氛和个性,对说故事没有兴趣”,他以诗一般的镜语体系呈现于观众,成为华语乃至世界影坛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就是台湾导演侯孝贤,他的影片以冷静的视角、长镜头的运用和舒缓的节奏风格而著称。今天,以侯导的《刺客聂隐娘》为例,解读镜头语言的运用以及魅力 @影影曰曰



唯美追求与诗意营造——解读《刺客聂隐娘》的镜头语言魅力


《刺客聂隐娘》由侯孝贤执导,舒淇、张震、阮经天、刘澍颖等主演,于2015年在中国大陆上映的武侠电影。影片于同年荣获佛罗里达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奖,导演侯孝贤也凭此片斩获最佳导演奖。

聂隐娘的故事取材于《唐传奇》,在小说里,聂隐娘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女子。影片主要讲述的是幼时被道姑偷走的聂隐娘,成人后功夫有成时,听从道姑命令刺杀节度使的精彩故事。

而侯孝贤作为台湾新电影浪潮的代表,《刺客聂隐娘》以其独特的长镜头的运用,将影片更多地集中在视觉效果上,无论是室内充满装饰感的贵族气派,还是犹若仙境的田园风光,都在导演恰到好处的镜头运用下,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虽为武侠题材电影,但导演却做了个性化处理。影片表现的重心并非以往武侠片中的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刺客聂隐娘》没有大场面、大制作、没有对奇观化叙事的追求,而是集中展现了传统东方美学的特征

导演通过个性化的长镜头使用和恰到好处的空镜头画面的捕捉,在电影中更多地展现出其对于唯美的追求与诗意的营造,整部电影在一中“山水画”的影像中创作出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意境美。

唯美追求与诗意营造——解读《刺客聂隐娘》的镜头语言魅力


长镜头:在镜头的运动中实现空间的自然转换,使得影片转场行云流水


长镜头理论学派认为电影在艺术上的特征就是照相的延伸,因此它的本质特征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当影片的记录和揭示物质现实时,它才成为名副其实的影片

长镜头,顾名思义,就是用一个时间性比较长的镜头连续地对一个场景、一场戏进行拍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

在电影《刺客聂隐娘》中,导演侯孝贤以其一贯的长镜头为观众呈现出了一副静态唯美而又充满自然神韵的美丽画卷,为影片营造了一种淡然与诗意。

长镜头的运用能够让观众全身心地投入影片中,进而体会出片中人物的内心感情变化,而且《刺客聂隐娘》的长镜头往往在展示自然与生活场景和唯美画面中营造出韵味深远的意境之感

唯美追求与诗意营造——解读《刺客聂隐娘》的镜头语言魅力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道姑公主安排聂隐娘刺杀置毒弑父、棍杖杀兄之人,镜头时长长达一分钟之久,从而在开篇便用长镜头奠定了影片缓慢的节奏。

影片中最具代表性的场景是聂隐娘暗中观察田季军和胡姬的对话,这里摄影机隐藏在飘动的薄纱之后,画面中的人物若即若离、若隐若现,烛光摇曳,此时镜头移动极其缓慢,随着薄纱的飘动,人物在模糊与清晰的画面之间转换,聂隐娘自己也在纱帐背后若隐若现。

人物完全被笼罩在薄纱所构建的氛围之中。这一场景不仅仅将长镜头所营造的意境美进行了最为淋漓尽致的传达,更是借助这种缓慢的节奏使观众的情绪在观影中得到释放。

唯美追求与诗意营造——解读《刺客聂隐娘》的镜头语言魅力


空镜头:一切景语皆情语。


长镜头的娴熟运用能使影片充满诗情画意,意境深远悠长,影片中空镜头的取景亦是至关重要的,正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

空镜头作为一种重要的镜头语言,在电影中有着独特的作用。所谓的“空镜头”,指的是画面中不出现与剧情相关的人物的镜头,由于其内容主要是自然景观和客观物品,因此又被称作‘景物镜头’。

唯美追求与诗意营造——解读《刺客聂隐娘》的镜头语言魅力


空镜头在影片中能够起到连接时空转换、调节影片节奏的运用,也可以产生借物抒情、渲染环境、营造气氛的效果。中国传统艺术创作讲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认为“留白”更能帮助营造意境。同样,对于电影来说,空镜头与“留白”有着惊异相似美学功用。

著名导演冯小刚曾说:“拍电影就是在讲故事”,空镜头中没有人物出现,却能控制着故事情节的渲染,起承转折、抑扬顿挫皆在空镜头的运用中。

唯美追求与诗意营造——解读《刺客聂隐娘》的镜头语言魅力


作为一部追求唯美与诗意气息的武侠影片,《刺客聂隐娘》中的空镜头运用地十分频繁,树林、山川、湖水、飞鸟、驴等自然物屡次出现,导演将这些空镜头安排在影片人物活动之后,将人置于更为广阔的自然山水空间之中,使得影片的节奏和进程进一步放缓,通过空镜头的设置让观众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我想象,也提升了影片的审美意境。

例如,影片开始部分,聂隐娘刺杀了大僚之后,下一个镜头就是风吹秋叶;在嘉诚公主抚琴之后,紧接着的空镜头就是在风中微微发抖的牡丹花。风吹秋叶的镜头将刺杀的血腥场面进行了简化,微微发抖的牡丹花则是公主的最美象征。通过简单的物象组合来表达诗意,体现了导演侯孝贤的含蓄风格。

唯美追求与诗意营造——解读《刺客聂隐娘》的镜头语言魅力


全景镜头:近取其神,远取其势


影片诗意、雅致、阴柔优美之境的营造还在于导演侯孝贤在处理景别时的别具匠心。影片中全景镜头占有大比例,“近取其神,远取其势”,全景镜头指的是电影摄像机摄取人像全身的一种画面,这种画面可使观众看到人物全身动作及其周围部分环境。在全景中,人物与环境常常融为一体,能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画面。全景镜头的运用为影片的诗意与唯美意境奠定了基础。

影片中展现田兴被贬黜去临清任职时,镜头运动缓慢,从狭窄的岩石向右掠过,随即接入广阔无际的天空画面。纯净的白云蓝天占据了较大的画面内容,留下了一路人马朝着天地交接点缓缓出发。全景构图突出了人物的心理感受,更是对人物内心情感的延伸——远离了宫廷纷争的自由与随性

唯美追求与诗意营造——解读《刺客聂隐娘》的镜头语言魅力


法国著名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认为:“一部真正有特点的电影作品,应该是导演个人创造的,电影艺术家要在影片中表现出本人的创作意志和个性,他们不是文学家的奴隶,不应该受制于电影企业和电影创作集体”

侯孝贤导演的作品完全展现出了自己别具风格的创作特色。

他并非追求过于强烈的戏剧冲突和武侠电影的刀光剑影,而是用情绪和气韵作为核心,将聂隐娘的多个生命片段连缀起来,展现了一个心中有情的剑客的情感世界,整部影片就是侯式创作风格的集中展现。在影片中,观众不仅能够感受到聂隐娘的情,更能够通过导演独具特色的镜头运用和画面构图体会到独特的诗意和唯美的意境。

唯美追求与诗意营造——解读《刺客聂隐娘》的镜头语言魅力


《刺客聂隐娘》没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江湖中的快意恩仇,有的只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唯美与意境的展现,也许这就是侯孝贤导演武侠世界的魅力,是侯导的武侠江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