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稽的神話》:我們看到的神話只是一個斷面


《無稽的神話》:我們看到的神話只是一個斷面


神話,由人民集體口頭創作的一種民間文學,口耳相傳,本不可考。加上無稽二字,更是一種無從查考的強調嗎?其實不然,《無稽的神話》一書中,諸多神話順手拈來,你會發現,這些神話故事似曾相識,但又不是記憶中的樣子。

眾多神話故事中,我們最為熟知的神話原本是牛郎織女。傳說天帝之孫女織女擅織布,一日下到凡間遇牛郎,並喜結連理過上男耕女織的生活。但這事惹怒天帝,把織女捉迴天宮,令其分離。兩人雖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仍是異地同心,只待每年的七月七日在鵲橋相會。

我們都曾被這樣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所感動,卻不想《無稽的神話》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故事情節和歷史想象。

牛郎原名牛小青,本是無稽山無稽崖外一荒村裡的村民,家有一哥一嫂,哥哥懦弱老實本分,嫂子兇悍精明計較。背景仍是這牛小青遭遇各種虐待甚至被趕出家門。外出遇見一頭神牛。此牛本是普普通通勤勤懇懇的耕作之牛,因誤食掉一顆仙草而位列仙班。從此牛小青和這神牛便有了不解之緣。


《無稽的神話》:我們看到的神話只是一個斷面


這神牛不僅成了大仙,還成了牛魔王,就是《西遊記》裡家喻戶曉的牛魔王,他的遭遇自是經歷各種妖魔鬼怪,甚至改寫了孫悟空大鬧天宮的劇本,從而雜糅形成了後人熟知的《西遊記》,哪是因哪是果,自不待考證。作者早已明言:老學究者,酸腐迂人,可看可不看此書。我們讀的是一個故事,作者講的是人生的經歷。故事連續不斷,人類生生不息。

本書作者米高貓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不拘泥於一個傳統的神話,又能從傳統的神話中寫出故事的新意。尤其在後記寫的一個趣聞:說這個故事來源是作者乘火車前往銀川考察時,聽同一臥鋪車廂的一箇中年人講述的。在下車時,那講述之人更是自話自己便是那見證一切、經歷這所有的牛魔王。任誰聽到這裡都會驚詫,或一笑了之,或暗諷神經病之流。但心裡還是會一閃而過這樣一個問題:作者所寫這些無稽神話是不是真的無稽之談。


《無稽的神話》:我們看到的神話只是一個斷面

又如作者所言,這些已經不重要了。“我與他不過萍水相逢,他日後的種種,也與我無關了。”誰知道書中的那些故事,那些神話會不會成為以後人們口耳相傳的傳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