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血”解毒?大媽患癌變“黃人”,人工肝技術來救場

近日,湖南泰和醫院收治了一位

胃癌多發轉移、肝功能衰竭病友,病情較重,轉入重症監護室,後為其使用人工肝技術進行治療,病情得到好轉。

“換血”解毒?大媽患癌變“黃人”,人工肝技術來救場

現年60歲的於阿姨,18年被確診為胃癌,19年12月檢查提示多發轉移。

近日,於阿姨因皮膚和鞏膜都變成深黃色、伴皮膚瘙癢、下腹痛,就診於湖南泰和醫院,病情較重,轉入重症監護室。

入院檢查總膽紅素高達427umol/L(正常3.42~20.52umol/L),谷丙轉氨酶112U/L(正常9~50U/L),提示為肝功能衰竭

予以積極護肝、降酶、退黃、輸血等治療後,症狀無明顯改善,考慮到常規的護肝治療已經無法控制病情且已經具備人工肝手術指徵。

經過討論,ICU的醫生們決定併為於阿姨開展“人工肝”治療。

術後,於阿姨總膽紅素明顯下降,精神狀態得到改善,病情好轉順利轉回普通病房接受後續治療。

認識你的肝臟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具有合成、解毒、代謝、分泌、生物轉化以及免疫防禦等功能,在肝臟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有500種以上,故肝臟又被稱為“加工廠”。

如果肝細胞大量壞死,沒有辦法完成承擔的合成、代謝、解毒、生物轉化功能,此時再受到多種因素(如病毒、酒精、藥物等)的影響,就容易出現肝衰竭。

“換血”解毒?大媽患癌變“黃人”,人工肝技術來救場

肝衰竭時病人肝臟的解毒和合成功能極度低下,膽紅素等一些毒性物質排不出去。

與此同時,患者血液裡面白蛋白、前白蛋白、凝血因子也會極度缺乏,患者表現為黃疸、腹水、肝性腦病、凝血功能異常、肝腎綜合症等等,都是可以直接危及生命的併發症,常規內科藥物治療效果差,死亡率往往在50%以上

人工肝技術給你“換血”?

肝臟罷工了無法進行解毒,為了維持機體的正常功能,我們需要有一個方法來代替肝臟的功能,這時人工肝技術應運而生。

它採用“換血”的方式把病患血漿中的毒素排掉,把含有毒素的血漿換成健康的血漿,使肝細胞得以恢復再生。

人工肝分為生物型人工肝裝置、非生物人工肝裝置和混合型人工肝裝置三類。

目前在臨床上廣泛採用的主要是非生物型人工肝系統。

“換血”解毒?大媽患癌變“黃人”,人工肝技術來救場

實際上人工肝是代替了肝臟的一些功能,幫了肝臟的忙,因此習慣上把人工肝稱為“人工肝支持系統”

●各種原因引起的肝衰竭(如藥物、毒物、手術、創傷、過敏等)

●重型病毒性肝炎

●各種原因引起的高膽紅素血癥

●肝移植患者術前,術後肝功能的支持

●部分神經系統疾病 、血液系統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雷振宇介紹說,像於阿姨出現“黃疸”這樣的情況是由於體內膽紅素過高引起的。

膽紅素是人膽汁中的主要色素,呈橙黃色,所以膽紅素過高時人會變黃。

其實黃疸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膽紅素過高可對人的大腦和神經系統引起不可逆的損害,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關注 ,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點擊“瞭解更多”,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