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消費券往事

杭州發放的鉅額消費券,究竟取得了什麼樣的效益?疫情之下,消費券的經驗是否值得借鑑推廣,又有哪些“雷”需要慎防?

疫情對消費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中泰宏觀研究團隊估算,預計旅遊1季度收入下降或為1.2萬億元、餐飲零售收入下降9600億元、交通運輸1400億元、電影100億元。如果只考慮旅遊、零售等消費對本行業的影響,那麼消費下降將使得1季度GDP減少約1.4萬億。

各大城市在2009年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發放消費券的政策被再次提起,不少觀點認為,應再度鼓勵地方政府發放各類消費券,以拉動內需、刺激經濟復甦。

杭州市在2009年分兩階段、三批次發放了總額共計達到9.1億元的消費券,成為國內發行消費券總額最大的城市,在短期內大幅促進了旅遊、商業等行業的消費增長,被認為是消費券政策的最大受益城市之一。

杭州發放的鉅額消費券,究竟取得了什麼樣的效益?疫情之下,消費券的經驗是否值得借鑑推廣,又有哪些“雷”需要慎防?

第一階段:政府紅包

“我當時還在讀初中,印象很深,總共發了100元的消費券,5張消費券每張20元,我拿兩張請女同學一起去看了電影,電影票可以1:1抵用,還有三張拿去充了公交卡,公交卡是直接全額抵用。”林岑回憶,拿到學校發放的消費券,就像拿到了額外的新年紅包。

2009年1月20日,趕在新春前一週內,與林岑一樣,26萬中小學生拿到了每人100元的消費券,31萬企業退休職工拿到了每人200元的消費券,1.55萬持證低保戶家庭和困難家庭拿到了每戶200元的消費券。

這是杭州市發放的第一批次消費券,其背景在於,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引發了全球性金融危機,對外貿易活躍的浙江省首當其衝,眾多中小型內外貿、出口加工企業大面積倒閉,造成大範圍失業,消費信心受創,需求下滑。《2009年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省居民消費價格在2009年首次出現下跌,跌幅為1.5%。

多位杭州市民回憶,第一批消費券的使用範圍大致分為三類:一是文化旅遊消費,包括持券享受市屬電影院、劇院、旅遊景點的門票五折優惠;

二是社會商品消費,消費券可用於購買本地產彩電、冰箱、洗衣機、手機等商品,還可以在超市和便利店使用;

三是生活服務消費,包括寬帶上網、數字電視、市屬健身館場館一卡通兌換、公交卡充值等消費內容。

最終,大部分消費券流向了生活必需品消費,杭州市市民消費券發放工作領導小組發佈的《市民消費券工作簡報》第22期數據顯示,第一階段的市民消費券中,有76.78%流向了聯華華商、物美、歐尚等大超市。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教授趙錫軍表示:“它(消費券)更多地是在困難居民沒有能力解決最基本的、必需的消費時的補貼手段,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不談它拉動消費的作用,我們更多的是談它在解決困難家庭、弱勢家庭最基本的民生消費時的作用,解決的是最基本消費品的購買問題。”

第一批次的消費券面向社會的低收入及無收入者發放,有著救濟幫扶的公益屬性,同時,大部分消費流向生活必需品,而生活必需品屬於社會的終端消費品,實際上並未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消費券的發放,反而讓居民將原本用於購買必需品的錢轉為儲蓄,反向擠壓了消費需求。

這一批消費券更像是由政府發放的“公益紅包”。

第二階段:刺激高端消費

2009年3月1日及2009年5月,杭州市發放第二批及第三批消費券共計7億元,其中,第二批消費券中有2億元為旅遊消費券,第三批共計1億元消費券全部為旅遊消費券。

所謂旅遊消費券,是指供目的地為杭州的旅客使用的定向消費券,可用於抵扣在旅遊中的各項消費,涵蓋了酒店住宿、餐飲、文娛、交通、景點門票等,據多家旅行社工作人員介紹,最終在消費券回收後,由政府與企業各承擔一半的費用。

同時,為了增強旅遊消費券的吸引力,杭州市還設立了每月一次的100萬元抽獎活動,這也促使遊客在離開杭州後依然會持續對杭州保持關注。

呂白是當年旅遊消費券發放旅行社之一杭州國旅的推介團成員,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時任副市長張建庭與杭州市旅遊局的工作人員帶隊,呂白與其他幾家杭州市本地旅行社的相關負責人一起,先後參與了在重慶、哈爾濱、廣州、深圳、長春等城市開展的旅遊消費券推介會。

呂白認為:“杭州市的做法是值得學習的,不會擺著架子等著遊客自己來申請這些消費券,而是由副市長帶隊,到各個重點城市乃至入境遊的重點國家開推介會,自己上門去送消費券,把消費券送到消費者手上。”

呂白回憶,杭州市的“新鮮做法”引發了眾多異地市民及各城市旅行社的高度關注,許多旅行社在感受到杭州市的決心後,連夜策劃了杭州深度遊產品,“比如原來產品路線是上海-嘉興-杭州三城五日遊,有了消費券支持之後,就改成了杭州五日遊”。

杭州市信息統計網的公開數據顯示,在5個參與推介的城市中,超過700家旅行社及會展企業參加了旅遊推介會,近170家外地旅行社與杭州本地旅行社簽訂了合作協議或者合作意向書,明確2009年將有1萬個旅遊團、近33萬人赴杭旅遊。

根據2009年杭州市旅遊局發佈的公開數據,旅遊消費券帶來的收益顯著,抽樣調查顯示,82.62%的調查對象是由於旅遊消費券的吸引赴杭旅遊的。

2009年1-8月,杭州全市收費景點接待遊客3121.37萬人次,同比增長15.1%;門票收入9.05億元,同比增長21.3%,增長幅度高於當時的熱門旅遊城市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

多位旅行社工作人員表示,當時,消費券可以抵扣的酒店、飯館人滿為患,五折的《宋城千古情》從每日三場演出一度加演至八場。

與第一批次的基本消費需求不同,旅遊消費券帶來的拉動作用明顯,在一次旅遊的過程中,餐飲、交通、酒店、零售等行業都具備消費可能性,同時,杭州的旅遊消費券發放分市級及下屬區縣兩種,兩者可疊加使用,這促使遊客進入各區縣進行旅遊消費,起到良好的客流引導作用。

杭州市旅遊委員會的數據統計,每張面值10元的旅遊消費券,政府支出5元,能夠拉動的消費達到289元,實現“乘數”效應。

浙江省委政研室在對杭州發放消費券調研後稱,綜合測算,消費券拉動效應達到了1:1.3,是直接發放現金的2倍。

除旅遊消費券外,第二批消費券中還包含了社會消費券、培訓消費券、健康券和政府消費券,與第一批消費券類似,例如,政府消費券可用於抵扣企業的稅務、住房公積金等政府繳款。

“消費券”新裝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實體經濟再遭重創,重啟消費券的聲音多了起來。

事實上,消費券更多代表一種“支付轉移”的形勢,從真正意義上而言,不少地方政府已經在探索以新的方式實現“消費券”的功能。

杭州政府再度走在了前列,3月2日,杭州發佈“親清在線”系統,實現“企業員工租房補貼”及“商貿服務企業補貼”的線上兌付。官方數據顯示,僅僅1天時間,就已經有超過12萬企業員工領取每人500元的疫情租房補貼,總補貼額超過6000萬元,同時,商貿服務企業的補貼也在線上兌付,對小微企業實行兩個月的納稅補貼。

從政策內容來看,該輪補貼與2009年的第一批消費券及第二批消費券中的政府消費券相似。

租房補貼針對中低收入人群發放,年收入低於7.2萬元就能拿到現金補貼,範圍比2009年消費券更寬泛,而商貿服務企業補貼以及後續開通的“企業住房公積金降低繳存比例和緩繳政策”則分別是對小微企業的稅務、住房公積金進行補貼,補貼額度也遠高於2009年的消費券。

例如,杭州政府網官網提到,從事計算機相關商品貿易的小微批發商貿企業拓騰科技通過商貿服務企業補貼實現了2.4萬元的在線補貼兌付,為企業復工減輕了負擔。

除了公益性的補貼,杭州後續是否會有針對高端消費的“新型消費券”問世?記者通過多個渠道進行了解,未能得到準確的答覆。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明確提出,要把復工復產與擴大內需結合起來,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使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周清傑認為,鼓勵消費是必然,但消費券本身是否需要重啟值得商榷。假如消費券覆蓋面特別廣,對刺激消費拉動經濟會有比較大作用,比如汽車消費券、買房消費券,政府通過給居民發錢來支持特定產業。但另一方面,消費券本身在激勵消費上,效果不一定好,同時,地方政府的財政狀況也要考慮。

曾經大獲成功的旅遊消費券是否會再現?趙錫軍認為不一定,“當時的居民在沒有消費券的時候,就沒有旅遊的想法,現在不同了,不是居民沒有消費的想法,而是客觀環境不允許你去旅遊、聚會,只要疫情過去了,大家自然就會去旅遊的。”

不過,旅遊消費券所代表的刺激、引導新興消費的思路放在當下同樣有借鑑意義,通過類似的補貼方式,引導人們形成對醫療、文娛等高端消費的黏性,或許將成為新的“旅遊消費券”。

2009年杭州發放消費券時,並非沒有質疑的聲音,對這一新興事物,不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中,都有一些爭議,比如:消費券拉動消費的效果到底有多大?怎麼保證發放的效率和公平?發放的主體應該是誰?是否會導致新一輪地方保護?

對此,浙江省委政研室的態度是,存在爭議是正常的,但不能否認杭州在全省乃至全國率先探索發放消費券的積極意義。鼓勵試、鼓勵闖,是浙江省改革開放30年來積累的一條主要經驗,也是新一輪改革基本的政策導向。要在鼓勵各地積極探索的同時,對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加強跟蹤調研、及時總結,積極做好引導和規範工作。

本文來源:經濟觀察報(ID:eeo-com-cn),在此致謝,歡迎關注。

END

北京皮村返京者:在村口等著房東,在出租房等著復工

7省市25萬億重點項目,傳說中的基建潮來了麼?

杭州消费券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