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帶黑框的名單令人心碎,34個故事何止是悲傷…

3月5日,國家衛健委發佈了一份特殊的名單!

這份名單裡追授彭銀華、李文亮、柳帆等34位同志

“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這份帶黑框的名單令人心碎,34個故事何止是悲傷…

說實話,看到這份名單,第一感覺是扎心!

一個個黑框框,看得人心碎!

這是份什麼名單?

這份名單中充滿悲傷

名單中排在第一位的人叫“包長命”,有網友評論:“他包了別人的長命,自己卻送去了生命,傷心!”

此次疫情,有41600多名像“包長命”一樣的人馳援武漢,與病魔展開搏鬥。

他們當中有34位醫護人員殉職!

要知道,他們都是為人兒女、為人夫妻、為人父母,如果沒有這場疫情,他們正在與家人一起踏春、賞春,享受天倫之樂。

他29歲,而立之年,和妻子結婚剛兩年,原計劃在2月1日為她準備一場遲到兩年的婚禮儀式。可,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一切。

1月21日,他所在的醫院開始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他主動請纓進駐新冠肺炎的臨床一線,偷偷將婚禮請柬塞進抽屜。他和妻子達成共識:“疫情不散,婚期延遲。”

這一延遲,竟成永別!

都說歲月靜好,但和平時期,這麼年輕的生命,說沒了,就沒了,他們不是在工作,他們是在與死神搏鬥!

他是——彭銀華!


這份名單中充滿悲壯

病魔施虐,有明星逃亡日韓歐美,曬美食、曬約會,不忘問一句:你在那邊還好嗎?

更有官員臨陣脫逃,跑到泰國……

而他們,義無反顧選擇了“逆行”!

1月15日,科室一名70多歲的老人病情加重,肺部CT發現異常。

當天,她剛下夜班,交接班後準備回家,臨時接到任務,搶救病人,她緊急改變路線折回醫院參與救治。

搶救完畢,她可以回家休息,因擔心老人病情,又主動留在病房,陪護老人,不成想,她感染上了病毒。

2月23日清晨6時30分,經搶救無效,她永遠離開了牽掛她的親人。

她兩歲多的兒子不知道媽媽已經去世,聽到手機鈴聲響起,就喊著叫媽媽……

她是——夏思思!

這份帶黑框的名單令人心碎,34個故事何止是悲傷…

這份名單背後,是34個悲傷的故事,他們中有院長、有博導、有技師、有護士、有村醫,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醫護工作者!


大疫當前,是他們用生命撐起了中國人壓不垮的脊樑!


有人說:這份名單太沉重,和平時期,34名醫護人員殉職,是不是代價有點大?

畢竟,“世間任何光榮的稱號都不如活著。”

如果,吹哨人的哨聲及時傳遞開來,我們早點知道新冠肺炎病毒“人傳人”……

如果,醫療物資能真正充足、最快歸位,讓醫護人員更好地保護自己……

鮮血不能白流!這一切,在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的時候,有些人、有些教訓難道不應該深刻反思?

今天,既然告別在所難免,就讓我們學會銘記!

記住這份特殊的名單:包長命、崔志剛、徐輝、毛樣洪、蔣金波、陳祥田、王士成、姚留記、王兵、鄧林、左漢文、劉智明、江學慶、許德甫、阮惠芳、李文亮、肖俊、吳忠澤、邱飈、張軍浩、張抗美、陳清山、周宗德、柳帆、夏思思、黃文軍、崔靖、梁武東、彭銀華、宋英傑、張輝、宋雲花、陳建、張建華


他們,來不及叫醒睡夢中的孩子,來不及說服憂心的家人,匆匆背上行囊,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

他們,一封封請戰書、一枚枚紅手印,不計報酬,不畏生死,衝鋒向前。

他們,來不及考慮前方是否危險,沒有防護服,穿上雨衣,不懼未知,逆風而行,只為兌現中國醫護工作者的誓言。


3月5日,是學雷鋒紀念日!

這個特殊的日子,發佈這樣的一份名單,就是要我們銘記一種精神!

他們的英勇奉獻,烙印在最美的逆行中,鐫刻在衝鋒的道路上,譜寫在奮鬥的崗位上。

他們是新時代的精神座標!

當前,抗擊疫情正處於關鍵時期,這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卻是有生死的戰鬥。

記住:今天怎樣被感動,明天就請怎樣去尊重!

讓我們記住這些為了我們每一個人,而不幸犧牲的靈魂,以及那些逆行者的偉大背影。

讓我們記住他們,把他們的名字銘刻在祖國的紀念碑上。

仍在前方的逆行者啊,也請你們善自珍重,做好防護。每個你,都很珍貴!

願這場疫情早日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