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人滯留武漢房費近2萬:疫情之下,面臨的主要考驗是生存力

武漢封城47天以來,背後的故事上演著人生百態。

一則7人滯留武漢房費2萬上了熱搜:天津一傢俬企項目經理,一行7人,自1月20日抵武漢準備做項目,正當23日開工實之際,武漢封城,不得已停工滯留武漢。7個人四個標間,到目前房費近2萬,已經透支了差旅費用。

看到這則消息,我想到了兩天前的一條熱搜:一東北小夥滯留武漢搞衛生日賺500。

同樣是滯留武漢,一邊是團隊,一邊是個人;一方花費2萬,一方日賺500;一個在困境下等待,一個在絕境下尋出路。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中說的一句話:

“生活時常讓我們感到艱辛,並會讓我們無數次目睹生命在各種重壓之下的扭曲與變形。”

這次疫情,撕破了披在各行各業個人身上的一層面紗,前行的道路倍感艱難,帶來了最大的考驗:生存力考驗。

7人滯留武漢房費近2萬:疫情之下,面臨的主要考驗是生存力


1.疫情,考驗個人的生存力

疫情,給個人帶來最直接的影響是職工的降薪、降職和失業危機。

有句話說,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深以為然。

還記得《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嗎?在修煉長生不老術後,大鬧天空,被如來佛祖壓在了五指山下,一壓就是500年。

對於如來佛祖來說,這五指山是他一揮手的產物,對孫悟空而言,卻是一個逃不脫的大山。

這次疫情,就像一座大山,壓在許多人身上,喘不過氣。

在湖北老家,一男子靠著一大號木盆,一張板凳,一個水桶,和一個木棍,硬生生渡過了整條長江,從湖北一路劃到了江西,後被攔下。

該男子稱,他想回九江工作。

冒著感染和掉江的危險,僅僅一個木盆,支撐他渡過了長江,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內心又有多少的無奈和無助。

費正清曾說,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生活的主要人物就是謀生。

謀生之艱難,就好像一座大山,任你掙脫,它穩如泰山。泰山之下,考驗的是一個人的生存力。

7人滯留武漢房費近2萬:疫情之下,面臨的主要考驗是生存力


我一大學朋友,他平時喜歡寫作、閱讀,在疫情期間,兼職做起了自媒體平臺。他靠寫網文、寫書評影評賺取的收入,已經超過他的工作收入水平。

我跟他聊起了這件事情,半開玩笑的說:“從今以後你都不用去工作了,不如做專職自媒體,說不定收入比現在高几倍,買房買車不是夢。”

他告訴我,這只是他的副業,是工作之外的工作。人一定要有一份穩定職業,生活才有保障,是實現夢想的階梯。而且,工作一時的穩定並不代表永遠的穩定,所以,在穩定的時候要,要培養自身的生存力,即便有一天工作沒了,也不用恐慌。

一個人擁有一份穩定的職業,就像莊稼遇到了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實現大豐收;

一旦事業不順,遭到裁員離職,就像莊稼遇到了洪澇災害,凶年饑歲,必是大荒蕪。

豐收不會年年有,所以要未雨綢繆,讓自己的生存力變強,即便遇到大饑饉,也能逢凶化吉,在絕境尋找出路。

有句話說,人在豐年,自然春風得意,瀟灑愜意,但瀟灑愜意之餘,必須考慮“荒年”的活法,給自己留一點後路。

人不可能一直處在豐收穩定的狀態,唯有強大的生存力,助你在荒蕪饑饉時謀生。

這場疫情,打破了平常的舒服圈,撕破了一道道生活的面紗,生存力強大的人,在想對策、謀出路;生存力弱的人,在觀望、等待、焦慮、恐慌。

所以,在豐收的季節裡,利用一切資源,增強自身的生存力,為“荒蕪”時期做好準。唯有頑強的生存力,才能讓你立於不倒之地,走向高潮。

7人滯留武漢房費近2萬:疫情之下,面臨的主要考驗是生存力


2.疫情,考驗企業的生存力

近來,新冠疫情有所緩解,每天新消息不斷,確診人數不斷減少,並且出現了零增長,這是勝利在望的曙光,有權威專家解解讀,疫情可望在一兩個月內得到全面控制。

可是,這一兩個月,對眾多企業來說,是一場生死考驗。旅遊業、地產業、娛樂餐飲業,無不受到疫情的無情衝擊。

近日,旅遊業龍頭CEO在被採訪時突然落淚,她表示,疫情之下,攜程遭受上億次人退訂,墊資超10億量級,股價下跌20%,市值蒸發380億。

餐飲行業龍頭西貝創始人,開始哭窮,在公開信中表明,疫情影響下西貝撐不過三個月。

大企業況且如此,對中小企業來說,形勢將更加嚴峻,前路將更加艱難。

受疫情影響,每一個行業,能否度過這場危機,考驗著它們的生存力。

2003年非典時期,阿里巴巴出現一名確診員工,整個大樓都被隔離,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阿里巴巴不但沒有被這種隔離打垮,反而萌芽出了互聯網時代的先鋒——淘寶。頑強的生存力把電商推向了頂峰。

7人滯留武漢房費近2萬:疫情之下,面臨的主要考驗是生存力


在大年初一,電影《囧媽》手機免費觀看,在影視行業是一個創舉。當時,字節跳動公司花費6.3億巨資購買《囧媽》版權,並以免費的形式在西瓜視頻觀看,解決了春節檔無法去電影院看電影的難題。

這一創舉,一方面為影視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指明瞭方向,也第一時間賺回了《囧媽》的票房錢,這是一種創新式的生存力;同時,對字節跳動公司來說,影響深遠。表面上,購買版權免費提供給觀眾,沒有直接的經濟利益,看上去無疑是在做慈善,實則反應的是公司的生存力之強大。畢竟,在公司旗下的今日頭條和西瓜視頻平臺播放,收穫的是品牌聲譽、用戶流量,用短期利益換取長期利益,不僅僅是一個偶然事件,它體現出的是一個公司的前瞻性、創新性和頑強的的生存力。

地產龍頭行業恆大集團,在全國推出了“網上購房”,同步推出最低價購房、無理由退房、認購推薦獎勵等多項創新舉動,僅三天認購金額達580億,及時實現了資金迴流、運轉,有效避免了危機,在“互聯網+售房”新模式上生機勃勃。

一個企業的興衰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能走上巔峰,也能跌入深淵,有起也會有落,有陽也會有陰,有風調雨順之年,也有狂風暴雨之際,能否在飽經風霜之後崛起,生存力決定了它的興衰起落。

何為危機?危機危機,危中有機。潛藏在危機之下的,是商機。

《菜根譚》有言:風急雨斜處,立得腳定。

意思是說,在狂風暴雨這樣危險的處境裡,要穩得住,才不至於被狂濤巨浪所吞噬。

唯有頑強的生存力,在風急雨斜處,站穩腳跟,方能乘風破浪,轉危為安,化險為夷,邁向高潮。

7人滯留武漢房費近2萬:疫情之下,面臨的主要考驗是生存力


3.疫情,考驗人類的生存力

《天演論》裡有句話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它指的是物種及生物內部之間相互競爭,物種與自然之間的抗爭,能適應自然者被選中存留下來的一種叢林法則。

人類與瘟疫病毒的鬥爭,是一場“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鬥爭。

每一次瘟疫的爆發,必定伴隨著人類同瘟疫的鬥爭。《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瘟疫論》等記載著防疫驅瘟疫的方法和理論,也湧現了像名醫張仲景、孫思邈這種毫不退縮、不避艱險的抗疫醫生。

張文宏醫生在一次演講中,提到了一張1918年在歐洲拍攝的病房的照片。當時,世界發生了流感病毒,全球喪於流感病毒的生命超過五千萬。

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也充分體現了流感病毒的兇殘程度和人類在病毒面前的無能為力。

病毒、流感、瘟疫,讓人類的生命顯得脆弱、渺小、無助。

7人滯留武漢房費近2萬:疫情之下,面臨的主要考驗是生存力


儘管每一次爆發的瘟疫,令無數人喪生,但人類從不退縮,從未畏懼。人類抗擊疫情的能力和水平在不斷地進步,發明疫苗,擁有對抗病毒的抗體,生存力變得強大,人類經久不衰,繁衍生息。

這次新冠病毒,同樣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生命與病毒之間,人類只有不斷地強大,不斷增強免疫力、生存力,勇敢抗擊病毒,找準病毒根源,研發抗體疫苗,對賬下藥,才能更好地生存下來。

《肖申克的救贖》有一句話:要麼忙於生存,要麼趕著去死。

《鼠疫》一書寫道:說到底,鼠疫究竟是什麼呢?鼠疫就是生活,不過如此。

生存,離不開頑強的生存力,只有勇敢地求生存,才能駕馭生活,達到高潮,而不是被生活所駕馭,跌入深淵。

7人滯留武漢房費近2萬:疫情之下,面臨的主要考驗是生存力


4.

在這個世界上,疾病、災難、意外,我們永遠無法預知,難以避免逃脫,也避免不了它們給個人、企業和人類帶來的衝擊,但有三樣東西我們可以決定。

未雨綢繆的準備、面對苦難的態度和絕境下的生存力。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人生海海》裡有句話說:生活令人如此絕望,但人們興高采烈地活著。

真正的英雄,是承受各種苦難之後,有頑強的生存力,勇敢地活著。

人生海海,頑強的生存力,才是你達到高潮的最強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