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樹”、“姐妹花”——總有一些稱謂讓我們過目不忘

“老槐樹”、“姐妹花”——總有一些稱謂讓我們過目不忘

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甘井子區各街道周密部署,社區黨員們衝鋒在前、身先士卒,用責任之心築起防範疫情入侵家園的“最後一道”防線,用仁愛之心鼓舞群眾共聚戰勝疫情的必勝決心。

百姓身邊的最美守護者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機場街道聖林社區書記陶蕾始終把人員排查作為社區工作的重中之重。排查中,陶蕾第一時間瞭解到,轄區有1名武漢返連人員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她立即依規向上報告,並督促患者到醫院就診。當得知該患者為確診病例後,陶蕾全力配合街道對社區實行一級管控。她不畏風險,穿上防護服,親自配合疫控專業人員對密切接觸者進行轉移與集中隔離,對患者居所進行徹底消毒,並組織社區工作者對周邊居民進行心理疏導,確保小區有序穩定。

“老槐樹”、“姐妹花”——總有一些稱謂讓我們過目不忘

同時,為保障封閉區居民的正常生活,陶蕾還帶領社區專幹開展代辦代買服務,居民每天通過電話或微信進行預訂,社區負責按時按需送貨上門,受到了封閉樓棟居民的稱讚。

“老槐樹”、“姐妹花”——總有一些稱謂讓我們過目不忘

“老槐樹”、“姐妹花”——總有一些稱謂讓我們過目不忘

陶蕾書記在疫情面前不畏風險、敢於擔當,以守護社區9980餘名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為己任,全力扛起疫情防控責任,帶領社區幹部盡心盡力,全力擰緊每一道“安全閥”。目前,轄區確診患者已康復出院。社區風險等級雖已下調,但陶蕾書記仍堅守一線毫不放鬆,正如她自己所說:“只要疫情沒有得到全面控制,我就要堅守到底,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老槐樹”賦予新使命

提起“老槐樹”志願服務隊的名字,家住周北社區的居民們都會豎起大拇指交口稱讚。這支由黨員志願者牽頭成立的服務隊,兩年多來一直活躍在周水子街道周北社區,為居民解決各種難題,深受大家的喜愛歡迎。

“老槐樹”、“姐妹花”——總有一些稱謂讓我們過目不忘

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老槐樹”被賦予了新的使命。在社區黨總支的號召下,黨員們主動請纓,隊員們紛紛響應,集體加入到聯防聯控工作中。他們戴上“疫情防控員”的紅袖箍,披上志願者的綠馬甲,走上封閉管控監督崗,做好小區封閉管理工作。隊員們雖大多已年近70,但精神頭一點不輸年輕人。隊長李明武每週會為大家排好值班表,積極組織隊員按時到崗;遇到有正在居家隔離的鄰居需要買菜,他們還會幫忙跑腿送到家門口;即使是颳風下雪天,“老槐樹”也不曾擅離職守,看到被風颳掉的防疫宣傳板,擅長施工的大叔還會帶上工具進行固定。鄰居街坊們看在眼裡暖在心裡,經常在樓上和志願者們隔空喊話、互報平安。

“老槐樹”、“姐妹花”——總有一些稱謂讓我們過目不忘

“老槐樹”、“姐妹花”——總有一些稱謂讓我們過目不忘

正像“老槐樹”們自己所說:防疫關係到每一個人,誰都不能置身事外,誰都不能做逃兵,只要大家都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就一定能戰勝疫情!

同心“姐妹花”齊上陣

在紅旗街道柳樹社區的疫情防控最前線,有這樣一對“姐妹花”,她們是渤海順達總公司黨委下屬的黨支部書記,哪裡需要她們,“姐妹花”的身影就會出現在哪裡,她們是普通人,有家庭的責任,但她們又是黨員,有黨員的職責!

“老槐樹”、“姐妹花”——總有一些稱謂讓我們過目不忘

“老槐樹”、“姐妹花”——總有一些稱謂讓我們過目不忘

說起姐姐王利紅,如果不是這場疫情,她每天要負責照看自己80多歲的老母親和不滿5歲的小外孫。然而眼下疫情當頭,她毅然選擇舍小家顧大家,把白天照顧母親和外孫的任務交給女婿,第一時間響應黨委號召,並積極發動支部黨員,共同加入到防疫隊伍,為防控疫情貢獻力量。王利紅說:“我的女兒也是一名社區工作者,我更加懂得社區一線工作人員的辛苦,我是支部書記,疫情防控我帶頭!”

“老槐樹”、“姐妹花”——總有一些稱謂讓我們過目不忘

王利紅的妹妹叫王利慶,女兒預產期臨近,女婿因疫情原因在外地無法返連,照顧女兒的任務就落在王利慶身上。王利慶不曾因家庭原因推辭責任,她每天給女兒做好早飯後,便早早來到防疫檢查站,開始一天的車輛人員排查登記工作。中午,當志願者們輪流吃飯時,她又急匆匆趕回家為女兒做午飯。有人對她說,你女兒懷著孕,你除了口罩沒有任何防護措施,去外面做志願者不怕危險嗎?她卻堅定地回答:“身為一名共產黨員,關鍵時刻我不能缺席!”

“老槐樹”、“姐妹花”——總有一些稱謂讓我們過目不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