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兒》:市井英雄“六爺”的輓歌,唱盡身份錯位的無奈

所謂“老炮兒”,是句北京俚語,意在稱呼上世紀九十年代王朔筆下的那些江湖“頑主”。他們大多出身平民,混跡各種圈子,玩世不恭,但也極重情義。

如果說,人們已經猜想到,一向不走尋常路的導演管虎,憑藉他犀利而又生動的拍攝手法,有實力瞬間把觀眾帶回那個頑主當道的四九城衚衕裡;那麼,賀歲片之父馮小剛會把一個地地道道的“老混混”形象,刻畫得如此惟妙惟肖,就絕對是全片最大的驚喜了。

電影中,馮小剛飾演的老炮兒“六哥”張學軍,年輕時曾單槍匹馬憑一把刀殺退十數人,威震北京四九城,現如今只是衚衕裡一個沒有正當職業的遛鳥老人,雖然周圍人都尊成他為“六爺”,但就連他自己都清楚,屬於他的時代已經接近尾聲

因為兒子曉波捲入了麻煩,六爺不得不拖著老邁的身軀再次重出江湖。然而時過境遷,當年有規有矩的傳統似乎早已被時代大潮裹挾而去,而曾經的市井英雄只得嘆息氣短,與自己格格不入的勢力做著最後的抗爭。

《老炮兒》:市井英雄“六爺”的輓歌,唱盡身份錯位的無奈

六爺有著令人佩服的一面,他善良、熱心、愛護弱勢群體、有情有義,做事秉持著“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道理;然而,他的悲哀,也源於他的固執,守著落伍的觀念,逃避著父親的責任和親友的關愛。

但真正無奈的是,六爺無法處理時代背景下自身身份的錯位——這樣一個小人物的悲情與正義,也許正是影片最想要傳遞給觀眾的真實情感。

1. 六爺的骨氣:堅守規矩的市井英雄

《老炮兒》中的六爺和他的老哥們兒,生活在“京味”十足的傳統衚衕裡,四四方方、規規整整的建築風格,錯綜複雜卻又井然有序的獨特生活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

六爺並不是一個守法良民,年輕時的他打架鬥毆進局子是常事,因而從身份上來說,他是生存於衚衕裡的草莽人物。

這個草莽人物,見到小偷偷錢,沒有斷其財路,而是逼著對方把證件寄回失主;遇到問路沒禮貌的人,就教育人家一番,待對方道歉後再給人家指路。

小販“燈罩兒”與城管發生肢體衝突時,六爺一面掏錢賠償城管的車燈錢,另一面卻巧妙地用巴掌給予回敬,幫燈罩兒要回了面子。

為兒子四處籌錢的過程中,當好朋友給予幫助,他就把房證偷扔到朋友的家裡;在他看到家裡困難的故友,和路邊乞討的女孩,還要掏出錢去施捨。

這就是六爺,一個傳統、倔強、強勢又好打不平的老炮兒,一個仁義、善良、熱血又內心溫柔的漢子。

《老炮兒》:市井英雄“六爺”的輓歌,唱盡身份錯位的無奈

他遵循著江湖的規則和秩序,無論做什麼,都要適度。這種處處強調適度,給對方留有空間的生活原則,便是中庸思想,它是上千年傳統文化傳承的智慧,無論是暴力還是權力,都必須在一個公眾默許的規範之內,不能越界。

很顯然,乖張跋扈的官二代小飛及其夥伴並不尊重這個“度”,在他們的概念裡,凡事明碼標價,事情無關大小,只有痛快與否。他們的規矩建立在權錢能力之上,只要這個能力沒有邊界,規矩也就沒有邊界。

於是,當六爺走出自己的小衚衕,遭遇這群新時代的混混時,觀眾們看到了一個市井老混混最後的義氣和執著。

六爺明知道鬥不過高高在上的權貴,卻依舊豁出性命,以一己之力與貪官宣戰;而他寧可自己憋屈,也不讓手下那些“生瓜蛋子”插手,是害怕傷及無辜,坑害他人。

當他拿著日本指揮刀,在冰湖上拔劍出鞘的一瞬間,彷彿找回了逝去的英雄情懷。但這種英雄情懷並非是超越常人的善舉大義,而僅僅是為了救孩子,不得已而為之,是在尊嚴和原則遭受挑戰時迸發出來的。

《老炮兒》:市井英雄“六爺”的輓歌,唱盡身份錯位的無奈

因此,六爺的英雄主義並沒有偏離現實生活,也不是一個抽象化的英雄符號,他既渺小,又高大;既狹隘,又寬宏; 既剛強,又脆弱。他是徘徊在市井的小人物,也是有血有肉的草莽英雄,只可惜,是生活在過去的英雄。

五五式將校呢大衣、日本指揮刀、二八大槓,這三件裝備是上世紀 70 年代“老北京頑主”的標配。在電影的結尾,當六爺頗有儀式感地穿著這套裝備,在川流不息的北京二環,驕傲而悲壯地前行時, 周圍繁華的街景似乎都在為這個老炮兒的消逝而唏噓。

2. 六爺的固執:透著大男子主義的父權擁躉

作為一部充滿煙火氣息的作品,影片沒有一味地展現六爺市井英雄的一面,而是通過諸多細節,把這些舊時代的曾風光一時的老炮兒們,還原成了新時代紮紮實實的小人物。

小人物就有小人物的問題,他們即使拼盡一身蠻力,也補不回被捅出的簍子。

面對城管的趾高氣昂,他們雖然靠著自成一體的邏輯賺回些顏面,但實際上,還是要依仗周圍眾多和自己一樣的“小老百姓”的哄抬和無理取鬧。

他們面臨的辛酸與窘境,和曾經堅持的尊嚴與規矩形成了強烈反差,表面風光骨頭硬,內裡卻盡是既不能拯救兒子也不能自救的無奈。

六爺走到這步田地,並不能完全歸咎於時代的變遷,還有他自身對於傳統觀念的固執堅持,而其中最為濃重的,便是中國傳統社會的父權主義思想。

《老炮兒》:市井英雄“六爺”的輓歌,唱盡身份錯位的無奈

六爺除了是老北京胡同裡的老混混,還是一個調皮孩子的父親,他晚年不得已再次踏入年輕人的江湖,也正是源於逃避了作為父親的責任和教育的過失,因此,從這一角度審視影片中的六爺,可以說是瑕瑜互見、頗令人玩味的。

一方面,對父輩要有禮數、作為子女要對父親無條件遵從等,這些在六爺的意識中,是根深蒂固的鐵律。

在他兒子曉波的嘴裡,他是一個只會打架、家裡什麼都不管的父親:曉波和他媽媽流落街頭的時候,六爺卻跑路了;當媽媽被撞死的時候,六爺還在坐牢。得不到父親關愛和幫助的曉波,對六爺心懷怨懟,眼中有火,話裡帶刺,他的眼中幾乎沒有這個父親。

另一方面,六爺還死死抱著大男子主義的觀念不放,他從不聽女人的勸阻。當發現他病情嚴重時,老相好“話匣子”一再勸他做手術,他非但不聽,還偷溜出醫院;在他的兒子被綁架時,“話匣子”勸他報警尋求援助,他卻堅持要按照江湖規矩,認為是自己孩子錯在先,要借錢給綁匪交贖金,直到讓自己越陷越深。

《老炮兒》:市井英雄“六爺”的輓歌,唱盡身份錯位的無奈

同時,六爺對待兄弟以仁義與平等為主,卻對待年輕的問路人、對兒子和兒子的朋友都高高在上,強調一個禮數,甚至在與兒子重逢喝酒時,舉酒杯誰高誰低得要一番說教。

這就是六爺透著大男子主義的父權觀念,在很大程度上,他的態度是對現代社會的一種回應,是對朋友間不講義氣、男人沒有個男人樣、只圖自己樂不管別人死活,總以金錢和權力至上的現代社會,表明他的不滿和抗議。

但這種不滿,並沒有讓六爺給曉波爭回一個平穩的家。

一面是為捍衛舊時代的規矩和尊嚴而慷慨赴死,一面是看著躺在醫院裡的兒子而向權貴低頭的苟且偷生,六爺一貫的行事作風讓他選擇了前者,這是老炮兒行將就木的悲哀,也是他一輩子都堅持父權主義而不得不嚥下去的苦果。

3. 六爺的宿命:身份錯位的無奈與“老炮兒”的破局之路

任何影視作品,都無法脫離當時的社會背景而進行分析和評判,管虎對於《老炮兒》這部影片所寄予的情懷是顯而易見的,他曾在訪談中說:

“拍老炮兒,就是希望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能夠給這批人留下來一點記憶,因為這個社會跑得太快了。”

但是,在這個“跑得太快”的社會面前,像六爺一樣堅持著自己的規矩,還要抱著傳統的父權主義,幻想著自己的兒子能百依百順的老一輩,註定要面臨身份錯位的無奈,這就不得不提到片尾的隱喻。

片尾六爺赴約時,看到了一隻逃脫籠子的鴕鳥。鴕鳥並不是家養品種的鳥類,被關在都市的籠子裡,是一種不合時宜的身份錯位。鴕鳥的境遇如同六爺一樣,在現代性的大都市裡面臨價值和時空的錯位,只有蝸居在衚衕中才能找到一種身份的歸屬。

六爺是迷茫的,他曾經是風光一時,但電影中的六爺卻隨時在為金錢、健康和親情所困。

另一個層面,鴕鳥在心理上又暗喻懦弱之人對現實的逃避。以六爺為代表的悶三兒、燈罩兒等人,是不甘於現狀,但又無力改變現狀的社會底層,他們不能理解,為什麼時代可以變化成今天的樣子,為什麼自己曾經“是個人物”,但現在幾個“生瓜蛋子”也可以扇他們耳光。

《老炮兒》:市井英雄“六爺”的輓歌,唱盡身份錯位的無奈

這種迷茫與不甘,表現了他們對於自己身份認同的不確定,和對傳統社會的固執堅持。而最後,六爺為出逃的鴕鳥吶喊助威,嘴裡不停地喊著“你快跑啊,別讓他們抓住你”,實際上也是對自我內心力量的最後釋放。

無奈的是,鴕鳥可以跑回自然,但老炮兒們卻再也回不到自己的輝煌時代了。

但任何事情都有出路,擁有固執思維和傳統觀念的人,如何找準自己的定位,尋求破局之道,影片中同樣給出了答案:

首先,是摒棄片面的“俠義”,認同法制。

六爺的形象是帶有“俠義”標籤的,他堅持用自己的一套 “規矩”,是因為他對“官”的不信任。俠的精神是片面的,是永遠劍指高牆,以釋放個體的自由,但越是這樣的想法,往往難以贏回普通人的尊嚴。

當六爺發現了小飛父親的大額賬單時,他自知問題的嚴重,最終選擇了把它交給中紀委。這顯然是他所謂“規矩”之外的處理方式,但也是最正確的處理方式。

六爺自知,在面對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時,還是要選擇公序良俗,選擇公知所認同的法律。

而影片的結尾,也正是法律的干預,嚴懲了逼迫六爺的惡勢力,還給曉波自由和平安。

《老炮兒》:市井英雄“六爺”的輓歌,唱盡身份錯位的無奈

其次,順應時代,是把按“老理兒”的心態,調整到就事論事上。

同樣曾為老炮兒的洋火兒,表現出了與六爺截然不同的面貌,他的態度不僅造成了新舊時代的對立表現,也暗喻了順應時代與固守傳統的結局。

六爺迫於無奈找到洋火兒籌錢時,吞吞吐吐、遮遮掩掩,他拒絕談一個錢字,彷彿談錢就傷了兄弟情誼。

洋火兒在六爺憤然離去的行為襯托下,反而顯得成熟而瀟灑。他已經是從老炮兒時代走出來了,快人快語之間,絲毫沒有對老朋友的羞辱,只有有事說事的暢快,他對於金錢的淡定與豪爽,對於解決實際問題為基本原則的理念,反襯得六爺束手束腳、自命清高。

洋火兒不屬於小飛的時代,但卻順應了這個時代,這兩個同屬老炮兒卻處境不同的形象,是呼應了對於面對社會主題價值更迭與裂變時,做出不同選擇的兩種人。

衚衕文化、江湖規矩,是熟稔於人心的“老理兒”,但在都市化進程迅速的北京城裡,這種按“老理兒”的心態,無法與新型的社會關係共生。“老炮兒式”的不能談錢、以暴制暴,即便被賦予再多情懷,也還是會像在冰湖上倒下的六爺一樣,最終輸給時間。

4. 結語:

六爺的失敗並不是偶然,而是一種隱藏在時代更替與社會結構變遷背後的必然。“二十年前是個人物”的老炮兒們,說他們是市井的英雄也好,是父權主義的擁躉也罷,最後都以凜然的姿態倒下了。

《老炮兒》:市井英雄“六爺”的輓歌,唱盡身份錯位的無奈

馮小剛曾在飾演完六爺後感言:“沒有最好的時代,也沒有最壞的時代,今天和過去也都一樣”。時代的更替造成了六爺身份的錯位,但這並不能被認定是對“老炮兒”群體古道熱腸的否定。

實際上,在六爺與小飛兩個群體的對抗中,沒有真正的贏家,只有屬於每一個時代的不可複製的“規矩”和烙印。

小飛的這一代,也註定會更迭,如何處理這種時代變更間傳統一代的失落,進而傳承上一代可貴的品質和文化,值得每一位看過影片的觀眾,細細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