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老祖宗的講究,有道理嗎?

一人獨守一夢


俗語“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老祖宗的講究,有道理嗎?這句話古話是很有道理的,是古語,也是有科學依據的,不僅是過去,就是現在仍然很有道理,過去說的大多是農村,現在城市亂搭亂現象也十有發生,國人要牢記,這充分說明古人的聰明智慧,令人敬佩。

“牆上牆,故名思意,很好理解,就是說房子上加層,更確地說就是房子上蓋小屋,眾所周知,建房子起初都是根據房子高低決定地基的深淺的,一般平房地基很淺,樓房地基稍深一些,地基決定著房子的高低。一般情況下,為節約成本,建多高的房就有多深地基。


如果在房子加層,地基承受不了就向不沉,就樣房子就會倒塌,這樣的事例在農村有,前些年城市也發生過。尤其是現在一些市區出現了這樣的新情景,有了農民將種地改成“種房子”,也就是在房子上加層,蓋小房,屬亂搭亂蓋,為的是拆遷得到更多的補償款,這種“牆上牆”現象是十分危險的,也是有血的教訓的,當吸取,不能為了幾個錢,而不顧生命安全,實不划算了,哪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樹通軒,也很好理解,軒是指有窗的長廊和小屋,也就是說樹枝不能擋住了窗口和長廊之道,如果房子前面種的樹太多,樹枝太密了,就會影響房子的光線,使其房子裡很陰冷,長期如此,對家人身體健康是極為不利的。我8年前買了商品房,住在一樓,後面的有幾棵小樹幾年功夫就長得很高大了,影響了家裡的通風,我與物業講了多次,終於物業將哪幾顆樹移走了,家裡的光線好多了,人的心情也開闊了。


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這句話是連貫的,是一個整體,牆上牆,樹通軒是事實,家敗人又亡是一個結果。牆上牆就是房子上蓋房子,地基不牢,房子倒了就要要死人的事情。樹通軒,房子門前種的樹太多了,不通風,使人有種陰沉沉的感覺,自然是生活得就不景氣,也不興旺。

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雖說是古人之語,但很有道理,很有科學,也很有智慧,作為現代人一定要牢記,不能失大意失去“生命”,尤其是不能為了那點拆遷款,隨意在房子加層,蓋小房,血的教訓要牢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