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刀!一刀斬斷2個軀幹,這把漢代寶刀砍出瞭如今中國版圖

公元前130年,長安城郊練武場一發絲捆綁15根一束的稻草懸於營門橫樑。一軍士手持一柄直刃鋼刀用力揮砍,刀起草落,髮絲仍懸斷草巋然不斷,眾人目瞪口呆,讚歎其鋒利,後又用此刀劈砍皮甲,刀均未捲刃。

中華第一刀!一刀斬斷2個軀幹,這把漢代寶刀砍出瞭如今中國版圖

“此乃寶刀也,破匈奴有望了。”壓在漢武帝心頭的巨石終於鬆動了。多少次在夢裡夢到賊寇,血腥的廝殺,槍刺與馬蹄,他試圖衝破重圍,毫無希望。武帝下令將這種名為環首刀的新式軍刀大批裝備騎兵部隊。(以上內容根據真實歷史合理猜測)

中華第一刀!一刀斬斷2個軀幹,這把漢代寶刀砍出瞭如今中國版圖

西漢的兵器曾落後匈奴

西漢建國之初,北部邊境的匈奴一直虎視眈眈,多次侵犯疆土,屠殺軍民。為打擊囂張氣焰,漢高祖劉邦親自率30萬大軍討伐,不料賊寇能騎善武,特別是匈奴騎兵裝備的直柄鐵製直刀,長三尺有餘(漢代標準,三尺約60釐米),手持直柄鐵刀衝殺匈奴騎兵始終是漢軍的夢魘。

匈奴裝備的是直柄鐵刀

中華第一刀!一刀斬斷2個軀幹,這把漢代寶刀砍出瞭如今中國版圖

鐵製武器出現於戰國後期,相比於青銅,鐵製兵器無論硬度、韌性還是剛度都要遠遠超過前者。漢朝初期,中原雖已掌握鍛造技藝,但工藝粗糙,無法排除雜質,只能打造不足半米的“尺刀”,超過一米的長刀很容易斷裂。漢軍的尺刀不足半米,硬度也不夠,遇直刀後強大的衝擊力立刻讓其缺口或斷裂。彪悍的匈奴騎兵讓漢軍士兵聞風喪膽,滾雷的馬蹄聲、利刃的寒光夾雜著濃濃的血腥味早已把漢軍嚇破了膽。劉邦被40萬匈奴騎兵圍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最終只得靠賄賂單于閼氏才得以脫險。

白登之圍

中華第一刀!一刀斬斷2個軀幹,這把漢代寶刀砍出瞭如今中國版圖

此戰讓劉邦真正領略到了匈奴的彪悍,為維護邊境安寧,不得不忍氣吞聲,採取和親的方式,實則以女人和財物換和平。西漢立國60餘年,匈奴邊患一直是帝國的心腹大患。

和親是不得已而為之

中華第一刀!一刀斬斷2個軀幹,這把漢代寶刀砍出瞭如今中國版圖

漢朝軍隊換裝環首刀

到了漢武帝時代,經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西漢王朝的國力逐漸強大。血氣方剛的漢武帝決定一改屈辱的和親政策,努力打造一支能征善戰的騎兵反擊。但是漢軍所用的武器一直是軟肋,漢軍此前主要裝備以擊刺為主的漢劍,這種劍用含有雜質的生鐵鍛造而成,因雙面開刃不利於馬上劈砍,還易折斷。

中華第一刀!一刀斬斷2個軀幹,這把漢代寶刀砍出瞭如今中國版圖

而隨著冶鐵技術的發展,西漢工匠發明了一種名為百鍊鋼的鍛造技術。所謂百鍊鋼就是鍛造過程中反覆摺疊鍛打,去除其中的雜質和孔洞,讓鐵轉變為堅韌的鋼。依靠先進的百鍊鋼技術,西漢工匠鍛造出了劃時代的武器——環首刀。

寒光凜冽的環首刀

中華第一刀!一刀斬斷2個軀幹,這把漢代寶刀砍出瞭如今中國版圖

環首刀長度在100cm左右,有的甚至達到120cm,單手握柄,在握柄上方設一個圓環,因此得名環首刀。一口高品質的環首刀通常要經過幾十次的摺疊鍛打,刀身表面出現雙蛇相纏或羽毛狀紋理,皆為上品。

一次斬斷7卷草蓆,相當於兩個成年人軀幹

中華第一刀!一刀斬斷2個軀幹,這把漢代寶刀砍出瞭如今中國版圖

由於環首刀只有單刃,相比兩面開刃的劍,製作週期短,更適合批量生產。在尚無馬蹬的時代,環首刀粗獷有餘,厚實的刀背能承受猛烈的揮砍,可輕鬆劈開匈奴騎兵的皮甲。環首刀的出現推動了中國冷兵器跨越式發展,領先世界。

模擬劈砍穿戴皮甲的匈奴士兵

中華第一刀!一刀斬斷2個軀幹,這把漢代寶刀砍出瞭如今中國版圖

新刀研製成型,對匈奴的復仇開始了。公元前129年,漢武帝派遣車騎將軍衛青出征上谷。衛青率一萬騎兵直襲匈奴後方,環首刀首次展現威力,斬匈奴直刀、短矛削鐵如泥。漢軍直搗匈奴祭天聖地龍城,俘虜匈奴將士近千人,成就了名噪一時的“龍城之戰”。

模擬漢軍騎兵使用環首刀橫劈

中華第一刀!一刀斬斷2個軀幹,這把漢代寶刀砍出瞭如今中國版圖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現在網上很多人都在爭論這句中的“龍城飛將”究竟指衛青還是李廣。龍城的確是衛青最輝煌的戰役之一,而飛將也確指李廣。但要抗擊強大的外敵,既離不開衛青這樣不世出的統帥,也離不開像李廣這樣浴血疆場的名將。

《漢武大帝》中的衛青

中華第一刀!一刀斬斷2個軀幹,這把漢代寶刀砍出瞭如今中國版圖

“帝國雙壁”使用環首刀打敗匈奴

天贈寶刀、祛除匈奴、開疆拓土,大振人心。從公元前133年到前119年,漢與匈奴打了大小十幾仗,每次用兵少則10餘萬人,多則30多萬人,其中最為艱難、意義重大的是河西、漠北戰役。

中華第一刀!一刀斬斷2個軀幹,這把漢代寶刀砍出瞭如今中國版圖

河西走廊是甘肅西北部一塊長約1000公里的狹長平原,因位於黃河以西而得名,河西走廊是中原通向西域的重要通道,奪取它就能鑿通西域,漢匈之間圍繞爭奪河西走廊的大戰已拉開帷幕。

河西走廊

中華第一刀!一刀斬斷2個軀幹,這把漢代寶刀砍出瞭如今中國版圖

“手握環首刀,西破匈奴”,沒有漢軍做不到的事!”漢武帝思索數天,但遠征河西,敵人兇險彪悍,地形複雜險象環生。

中華第一刀!一刀斬斷2個軀幹,這把漢代寶刀砍出瞭如今中國版圖

這時一位年僅19歲、打仗不按常理出牌的年輕將領霍去病的引起了漢武帝的注意,也正因他的出現,重新書寫了中國版圖的歷史。霍去病首次出戰是在公元前123年跟隨舅舅衛青出戰漠南。

中華第一刀!一刀斬斷2個軀幹,這把漢代寶刀砍出瞭如今中國版圖

年僅17歲的霍去病率800驍騎奔襲百里,橫掃匈奴王庭,斬敵首兩千零二十八顆。霍去病一戰成名,被漢武帝封為冠軍侯,意為“功冠全軍”。

《漢武大帝》中的霍去病

中華第一刀!一刀斬斷2個軀幹,這把漢代寶刀砍出瞭如今中國版圖

公元前121年春,委以重任的霍去病率一萬名精銳騎兵翻越天險烏鞘嶺。他們的前方沒有盡頭,他們的國家需要這條通道,他們的希望是手中的環首刀。

烏鞘嶺

中華第一刀!一刀斬斷2個軀幹,這把漢代寶刀砍出瞭如今中國版圖

進入河西走廊的霍去病率部急速轉戰6天6夜,手持環首刀的大漢鐵騎連續掃蕩了匈奴五個部落。越過匈奴人放牧的天然草場焉支山,連續疾進500公里,斬殺了匈奴折蘭王、盧胡王,殲滅匈奴軍近萬,並繳獲匈奴祭天的金像,大獲全勝。

中華第一刀!一刀斬斷2個軀幹,這把漢代寶刀砍出瞭如今中國版圖

據傳,此戰霍去病行軍到了一處名為“金泉”的地方,他拿出武帝賞賜美酒,年輕的將軍不願獨飲,將酒倒入泉水,大家用頭盔盛水引用,此地遂得名為“酒泉”。如今這裡已是我國重要的航天發射基地,是中華民族實現飛天夢想、奔向太空的地方,千年前先輩們似乎早已標定了座標。

中華第一刀!一刀斬斷2個軀幹,這把漢代寶刀砍出瞭如今中國版圖

興奮的漢武帝下詔表彰霍去病的戰功,併為他建造了一座豪華府第,而霍去病上奏:“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史記》紀錄了這句話,併成為千百年來激勵無數中華男兒的鏗鏘豪言。河西之戰奠定了華夏遼闊疆域的根基,也打通了西方世界的大門。漢武帝為鞏固河西,下令在此地設置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武威即武功軍威;張掖斷匈奴之臂,張漢朝之臂腋;酒泉因城下有泉,泉水如酒;敦煌即盛大輝煌。河西四郡的地名整整沿用了2000年,漢武帝將他經略西部的夢想以這樣的方式留在了河西走廊。

河西四郡

中華第一刀!一刀斬斷2個軀幹,這把漢代寶刀砍出瞭如今中國版圖

公元前119年,遭受重創的匈奴遠遁漠北,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為了在有生之年徹底解決匈奴之患,傾全國之力,徵發騎兵10萬,發動了漢匈戰史上規模最大的漠北決戰。

漠北決戰

中華第一刀!一刀斬斷2個軀幹,這把漢代寶刀砍出瞭如今中國版圖

霍去病率部大破匈奴主力,一路衝到匈奴人聖地狼居胥山,並舉行了祭天大典,史稱“封狼居胥”。漠北決戰後,西域各國望風歸降,華夏版圖初定,中華文明隨著駱鈴聲傳遍西域。千錘百煉的環首刀不僅注入了精鋼,更注入了大漢男兒雄渾的氣血!正如現在的東風導彈、深藍航母,枕戈待旦時刻守衛疆土。

中華第一刀!一刀斬斷2個軀幹,這把漢代寶刀砍出瞭如今中國版圖

兩千多年後的1995年,新疆和田地區,出土了一塊織有“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八個大字的漢代織錦護臂。據《漢書·趙充國傳》記載“今五星出東方,中國大利,蠻夷大敗,用兵深入敢戰者吉,弗敢戰者兇”。公元前60年,漢將趙充國討南羌,一舉平定西域。據科學推算:下一次五星連珠將會在2040年9月9日再現,冥冥之中復興召喚的號角已吹響。

中華第一刀!一刀斬斷2個軀幹,這把漢代寶刀砍出瞭如今中國版圖

2000年前手持環首刀,縱馬馳騁的漢軍忠魂,依舊守衛著我們的國家。兩千年後,我們依舊可以繼承漢軍軍魂高喊出那句——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祖先留下的版圖一點也不能少

中華第一刀!一刀斬斷2個軀幹,這把漢代寶刀砍出瞭如今中國版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