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哪些偶然拍下來的照片,最後卻成了經典?

柳侍墨


出去和同事聚餐,手機一直握在手上,不知道按了什麼,回來就發現相冊裡有這樣一張照片。


深漂小八


攝影是光影的藝術,也是時空的遇合。或守候,或偶遇,總希望在最好的時間,最佳的角度,遇見最美的拍攝對象。哪種喜悅的心情,難以言表,尤其是偶遇的拍攝,就是上天的賜予,格外珍貴。偶拍的照片,就像冥冥之中美麗的邂逅,可遇而不可求,往往最值得回味,甚至成為經典。我的偶拍,遠談不上經典,但也算一種可貴的際遇,讓人難以忘懷。下面選幾次偶拍的照片,與朋友們分享。

1、甘孜新龍措卡湖,上山時下著小雨,正鬱悶時,忽然天光乍現,彩虹炫爛,彷彿世外仙境。



2、那天成都的天氣特別好,準備回家拍日落。可嘆的是,下班回家時太陽己落下,只得遺憾地去廚房做飯。家裡的廚房朝西,做飯時,忽見窗外霞光滿天。急忙關了火,奔上樓頂,拍下難得的成都遠眺晚霞中的四姑娘山美景。



3、夏日遊撫仙湖,晚上在酒店用餐,我的座位正對著窗外的湖面。酒過三巡,舉懷一望,但見皓月當空,月色醉人。趕忙回房取來相機、腳架,拍下迷人的湖畔月色。



4、上月底去海螺溝,早晨7時乘觀光車進景區,途中因掛防滑鏈等延誤了一點時間,還沒到終點,天邊己晨光曦微。正著急拍不到日照金山時,車子轉過一個彎,金光燦燦的貢嘎山忽現眼前,便急忙端起相機,透過風檔玻璃,拍下日照金山美景。待幾分鐘後下車時,貢嘎山己變成了白雪皚皚的銀山了。



每個攝友的偶拍各不相同,也各有精彩的故事。我只是拋磚引玉,歡迎大家批評指教,更希望分享各自美麗的偶拍。


斜江客


1994年7月13日,京承鐵路潘家店站外“柳河一號橋”,遭遇了大洪水的衝擊,橋墩沖毀,線路中斷。貨運列車楊大軍機班,發現險情立即緊急制動,防止了重大事故的發生。洪水退後進入了緊張的搶修線路工作:拆除舊橋、搭設臨時浮橋。在拆除舊橋前我用傻瓜相機拍下了現場,後來在單位出版的畫冊、檔案和宣傳教育活動中成為了經典。

1990年,北京鐵路分局蒸汽機車全面淘汰,更換內燃機車。淘汰的蒸汽機車做報廢處理,出於對國產第一臺蒸汽機車的眷戀,在機車運走的前夕,我用傻瓜相機留下了它的英姿。後來照片被段志和鐵路分局收錄。

原始照片已上交,只能在畫冊中翻拍展示了。


草原夜色美7


剛開始玩攝影的時候,剛買機子,充滿了對攝影的熱愛,拍出來的照片就感覺很經典,雖然不一定好看,但對於個人來說就很經典,有可能幾年後你不會再拍第二次,甚至拍不出當年那個味道。

下面都是剛開始買的6d那年拍的,當時還是2014年,攝影還是以單反為主,微單還處在a大法剛發佈不久呢,那時候花了9000多買了個機身,然後拿著老適馬50出去約人拍照,偶然在論壇認識了大師,然後介紹了幾個妹子一起出來拍照,那時不懂一般返片就10張,結果出了幾十張,就連合照也修,相比現在合照那些都懶得修了,直接當花絮發的,加上一開始玩沒什麼要求,妹子穿什麼都拍,只要是女的,都一輪掃射,感覺那時候真的很有激情。所以我感覺經典就是以前對攝影的熱愛所出的片,我覺得這種熱愛的精神是值得傳承的。😁以上純屬個人見解。




ONLYLOVE唯愛攝影師


看到問題你有哪些偶然拍下來的照片,最後卻成為了經典,我突然想到了那一張照片。那一張照片拍攝於2011年2月份,是我無意間在農村土坡上拍到的喜鵲抬頭的照片,當時的相機還只是像素一般的卡西歐數碼相機,圖片不是很清晰,但是那種不清晰卻傻傻的顯示出了這張照片的年代感和記憶感。

當時迷戀喜鵲,一方面常聽身邊的人說喜鵲報喜不報憂,是一種吉祥之鳥。另一方面,其實有一種奧妙在其中。很多時候發生什麼事情我都會看到喜鵲在我頭頂飛過,不會像身邊的人說的喜鵲總是報喜不報憂,但是隻要喜鵲飛過,總會有什麼好的或者是不好的事情發生。這裡回憶一下,我與喜鵲結緣就是在那個時候。記得上初三的時候,6月初,當時快要中考了,我在外地上學,在家裡整理好衣服,書本以及中考用到的准考證,然後中午在家吃完飯的時候,酒背上書包下樓和同校的好朋友一起,準備去汽車站坐大巴,當我們步行到小區大門外的一顆榆樹下,就聽到了書上有一兩個喜鵲一直在蹦蹦跳跳、嘰嘰喳喳叫個不停,聲音特別大,當時記得特別清楚,我們看了一下也沒太在意,就繼續往前走,走著走著虧聽到了我母親從小區大門讓出來喊我的名字,當母親過來的時候我才知道我的文具盒沒有帶,而文具盒裡放的最重要的東西就是中考用的准考證,後來我中考也考得特別好,非常開心。

因為這個事情,我對後來我無意間拍到的這張照片就印象愈來愈深刻了。可能我的這張照片在別人看來並非是經典,但是在我內心裡,這張照片毫無疑問就是經典。這是我的經典照片,你們的經典照片是什麼呢,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和交流。



李蘊霖


喜歡拍照。現在年輕人可能覺得略微過時了,但是靜止的圖片和文字,可以帶給我更多的空間回憶,想象,探索,自己覺得樂趣無窮。

最早喜歡風景,其實是因為簡單易取,山川河流也使人心胸開闊,與人分享也可沾沾自喜。2000年就買了我人生第一部數碼相機,記得是尼康3500。

入門以後,愛拍些花鳥,細微的靈氣,捕捉的快感,自娛自樂。買了第一部單反,尼康D80,還照貓畫虎滴配了50定焦等等,感覺挺唬人。

去年朋友送了我尼康7D因為D80陪了我十年有點扛不住了, 本來是想老骨頭了買個輕的Sony微單,這下被朋友深深的扔在泥坑裡了。

全畫幅是曾經的夢想,但是最後覺得不是設備越先進帶來的快樂就更多,現在我更喜歡隨意捕捉,家人,朋友,陌生人,路上的風景,更多的是體會平凡,感恩遇見。

帶來一些覺得有意思的瞬間,感謝這個帖子可以讓我抒發和交流,謝謝觀看。










小白在美國


第一張是今天上午拍的掛滿霜的月季花;第二張是夏天早上散步時無意中瞥見了脫殼的金蟬;第三張是拍到了因坐上車準備去玩兒而高興地笑眯眯的汪美人兒;第四張是某個晚上散步時無意中拍的,沒想到拍出了鑰匙墜兒的感覺[微笑]

愛生活,從點點滴滴中捕捉美,分享美!






用戶6832766757717


這張照片的具體拍攝時間記不清了, 大概是在19年10月中旬,在前面的推文裡面,有詳細介紹這年的10月份發生了什麼事情。

在此就不贅述。

那個病房有六個人,在這裡的病人基本都是癌症晚期,且以消化類系統為主,在這裡面的病人,剩下的日子不是很多。

正常人呆在這裡,都會有那種和死神坐在一起的窒息感。

那晚我在漢中的醫院裡面陪奶奶,奶奶病床正對著另外一位病人,看起來年齡不是很大。

當時奶奶睡著了,我就坐在床邊看手機,抬頭看見病人被三四個人扶著要站起來,她們前面有個凳子擋住了路,我站起來幫忙,隨口問了句:出去鍛鍊嗎?

旁邊的人小聲說了句,去化療。

我不知道怎麼接話,就看著她們走了。

再回頭就看見照片上面的場景,一邊是剛盛開的花朵,還沒有開放,卻是攢著一股子勁,隨時都要噴薄而出,旺盛的生命在這盆花團錦簇裡面展現出來。

另外一邊,病床上空蕩蕩,且不知道她還有多少時間,這邊的空蕩蕩昭示著一個生命的即將終結。

靜靜的看了好一會,隨手掏出來手機拍了下來。

隔了大概半個月,我再去醫院,那個病床已經換了一個病人......


唐唐的娛樂世界


我有個gopro,設置成攝像+照相模式,照到了差點和朋友生離死別


東北人家兒


2001年,震驚世界的“911”雙子塔襲擊中,55歲的美聯社攝影師理查德·德魯拍攝下這張名為《The Falling Man》的照片,令人印象極為深刻。

2006年,相關事件紀錄片《911:生命的墜落 9/11: The Falling Man》 (2006)採用了這張照片作為封面。

將近二十年過去了,至今仍未能查明照片中墜樓者的身份。

事件發生後短暫的時間裡,攝影師甚至連合焦都沒來得及完成,下意識地記錄了這條人生命最後的幾秒鐘時間。

畫面凝固,其實我們都知道他最後的結局是什麼樣的。

每次回顧這張照片,都有世事無常的感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