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節,沒能回家看看


2020年的春節,沒能回家看看

(一)

2020年,一個特殊的春節。

除夕的前一天早晨,大約8點不到,電話響起。

是農村老家的父親打來的,問:是今天回來還是明天回來?

其實,父親知道,我們每年回家過年的日子,都是在除夕的上午,這一點,父親是很清楚的;但幾乎是每年的同一天,老父親都會問同樣的問題。

我的回答也幾乎是多少年不變:今下午去超市買點東西,還是明天上午回家吧。

已經是多少年的習慣了,我負責採購送給兄弟姐妹各家的禮品,採集除夕晚上聚餐的部分熟食。晚上兄弟姐妹幾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飯。

少小離家三十年了,已經在城市安家了。但每年的春節,必定回老家過年。現在有了自己的車,三個小時的路程,回家已經是很方便的事情了。

一年當中,每逢中秋節、國慶節等,公司都會放假,本來都可以回家的,但是,最近幾年,每次打電話和母親聯繫回家的事情,母親總會說:家裡挺好的,也沒有什麼事,不用回來了, 過年一塊回來就行。

記得剛買車的時候,母親還是很興奮的,高興地說:有車了,回家就方便了,可以多回家看看了。

有車的第一個中秋節,就高高興興地開車回家過節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喝一點酒,吃著母親燒的菜。餐桌上,平時不喝酒的父親,臉上總會被澆開一片紅潤,母親的皺紋也都舒展開來。

天下的父母親所盼望的,大概就是一家人的平平安安,一家人相聚的其樂融融。

有一次,飯後聊天,母親問我高速路收費的事,還問我開車要用多少油的事,我就順便一說:來回二趟,大約不到1000元吧。

母親本來輕鬆地臉上,好像落上了一片黑雲。後來我才知道,那是母親第一次聽鄰居說路上要收費的事,汽車要燒油的事。

母親默默地說了一句:今年收的玉米都賣了,便宜了二分錢,賣了830元。

那次聊天之後,母親就再也不歡迎我們回老家了。但春節回家,是雷打不動的事情,也是母親最高興地事情。


2020年的春節,沒能回家看看

(二)

正月初一的上午,微信視頻的滴答聲。是兒子打過來的,妻接的。

“媽,你們回老家了吧?你怎麼了,為什麼還躺床上呢?”

妻半臥在床上,早就在等兒子的微信視頻了。上午十點,是兒子那邊的晚上八點,正好是兒子上完課、吃完飯的時間。

“我感冒了,有點發燒,現在好多了。今年我們沒有回老家。”妻努力輕描淡寫地說。

其實,在除夕的前一天晚上,妻就開始發高燒了,周身無力,吃不進飯,只能喝一點水。估計是下午買東西的時候,著風受涼了。第二天急忙到小區醫院拿了一堆藥,趕緊灌下,原打算回老家過年的事,估計是不成了,期待下午身體情況能有好轉。

“現在網上說,出現了一種新病毒,從武漢那邊開始的。你們也要特別注意,沒回老家就別回了,和爺爺奶奶說清楚就行。”

兒子在外面讀書,很辛苦,家裡的事情,儘量不讓他知道,怕他擔心。但這次沒法掩藏了,因為往年的時候,他是要通過視頻給爺爺奶奶拜年的。

春節本來是闔家團聚的時候,可是,2020年的春節,父親母親,在農村的老家,我和妻子留在城裡,兒子在遙遠的國外。


2020年的春節,沒能回家看看

(三)

兒子的視頻剛結束,父親的電話又打過來了。

接通電話,是母親的聲音:“孩子他媽怎樣了?身體好點了沒有?”母親沒有手機,不會用,父親只會用他的老人機。我們無法回家過年的事,除夕那天的上午就告訴了父母。

母親說家裡挺好的,昨天晚上兄弟姐妹幾家人在一起吃飯了,就缺了你們一家。母親還說村裡封路了,外村的人進不來了,本村的人出不去了。同姓同族的人家,都不串門拜年了;多虧你們沒回來,回來就出不了村了,回不去就耽誤上班了。母親還擔心家裡準備好麵粉沒有,要多準備一些吃的,不要餓著。

看得出,母親是在盡力安慰我們,安慰我們這個春節無法回家的愧疚之情;同時,也在擔心我們後面的生活,怕家裡沒有儲備好吃的東西。

隨後的十幾天裡,凡是和老家電話聯繫,母親總會問一下家裡還有沒吃的。民以食為天,在母親的心裡,真是比天還大的。

2020年的春節,本來應該像往年一樣,不管是在東西南北,也不管離家千里萬里,都要回家過年。可是,突然出現的特殊狀況,阻隔了千家萬戶的春節相聚,但相連的血脈,任是何種情況,也阻斷不了那份親情。

2020年,一個特殊的春節,一個使親情更濃郁的春節!

2020年的春節,沒能回家看看

@���i\u00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