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昌:戰疫春耕兩不誤 樹莓園裡笑聲甜

凍土消融地增溫,走出家門鬧春耕。連日來,宕昌縣南陽鎮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春耕生產和春季經濟林果業建設,有序組織引導果農進行果樹修剪、果園施肥、新植補栽等果園管理工作,切實做到了一手抓防疫,一手忙春耕,防疫春耕兩不誤。

近日,記者在宕昌縣南陽鎮下付村百畝樹莓果園示範基地看到,鎮村幹部們下沉一線正在手把手地給果農傳經送寶,就如何推進樹莓產業提質增效巡診把脈,果農們搶抓時機,熱火朝天的開展培訓、整地、裁苗、清園、果樹修剪,到處都是幹群齊心復耕復產的忙碌身影,描繪出如詩畫一般的鄉村田園景緻。

宕昌:戰疫春耕兩不誤 樹莓園裡笑聲甜

“南陽鎮黨委政府按照縣上統一安排部署,做好疫情聯防聯控工作的同時,及時安排合作社,扶貧車間,樹莓產業園區復工復產,下付村現有成形掛果樹莓園100餘畝,截止目前,己完成果園的修剪、清園80多畝,眼下緊抓復耕復產。南陽鎮下付村樹莓合作社通過微信一對一和群眾進行溝通,完成土地流轉50畝,同時通過網絡和青海樹莓產業公司簽訂了50畝樹莓苗訂購單。目前,50畝樹莓優質苗木栽植接近尾聲”。鎮黨委書記王玉全說。

近年來,宕昌縣南陽鎮依託豐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效益高、市場前景好、適宜當地種植的樹莓產業,拓寬群眾增收新路子,從而鞏固脫貧成效,實現剩餘貧困人口穩步脫貧。

宕昌縣南陽鎮下付村黨支部圍繞產業扶貧,鼓足群眾手中的“錢袋子”,借鑑“三變”改革經驗,推廣“宕昌模式”,結合“黨支部+”,挖掘當地資源優勢,積極發展優勢產業,按照“獨一份”、“特別特”等思路,創建產、研、銷為一體的綜合樹莓產業示範基地,拓寬群眾的增收渠道。近年來,該村在縣上聯鎮單位,縣鎮領導的精心幫扶支持下,通過外出考察學習,結合該村實際,決定發展樹莓產業。該村採取“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由合作社免費提供種苗,開展技術培訓、實行保底回收等,確保農戶種得下去,賣得出去。2019年3月,下付村黨支部以村辦合作社為經營實體,將82.8萬元到戶產業扶持資金投入到合作社,流轉土地100畝,引進栽植樹莓,建立樹莓產業示範基地,帶動貧困戶136戶594人。今年,引進新品種栽植50畝。

宕昌:戰疫春耕兩不誤 樹莓園裡笑聲甜

下付村辦合作社負責人告訴記者,樹莓是一種經濟果樹,種植成本低、見效快。樹莓果品批量投產後,貧困戶可通過多種途徑增收。樹莓果品為綠色無公害食品,營養價值高。在抓好樹莓園建設的同時,鎮村黨組織引進專業技術人才,積極開發樹莓特色產品,解決部分農戶務工就業問題,帶動當地農民共同致富。一年來,合作社積極引進新品種、新技術,開發出樹莓鮮果、果漿、果酒、樹莓罐頭、樹莓飲料等系列產品,開闢了樹莓產業市場空間,帶動農戶走上一條特色的可持續的、可複製的、可發展的致富之路 。去年共採摘樹莓鮮果1500斤,試產果醬500斤,果酒500斤,罐頭300斤,今年將批量生產。

據瞭解,在發展扶貧產業中,南陽鎮下付村將82.8萬元到戶產業扶持資金投入到合作社,年底按照不低於8%的比例為貧困戶分紅,每戶預計增加收入1000元。“三變”改革土地流轉入股分紅促增收,貧困戶將富有土地按照資源變資產的形式入股到合作社,每畝每年分紅100元—500元。貧困戶投工投勞促增收。合作社組織貧困戶積極開展樹莓種植、基地管理、採摘等勞作,按照投工投勞的形式,按每天每人不低於80元發放務工費,預計出工貧困戶每年增加務工收入2000元以上。

下付村黨支部立足資源優勢,發展樹莓產業,注重生態環境、鄉村旅遊、經濟效益的統一,較好的解決了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的問題,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特色農業道路,對區域內農業經濟結構調整有較強的帶動作用,形成了良好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劉國慶 陳寶剛)

宕昌:戰疫春耕兩不誤 樹莓園裡笑聲甜


編 輯丨楊吉紅

審 核丨劉桂君

監 制丨苟春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