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歷史名人(悟達國師傳)

​悟達國師傳 ​ :

悟達國師乃唐代高僧,唐僖宗封為國師。悟達法名知玄,字後覺,俗姓陳,出生於西蜀眉州洪雅玉屏山北(今中保)。唐自佛教傳入蜀後,玉屏山脈寺院興起,玉屏山呵吒寺(據史料記載,呵吒寺摩崖造像為晚唐時造,山有一巨石鐫羅漢像一百零八尊,悟達國師位列其中。)、玉泉寺、普照寺、石佛禪林歷經千年,遺址尚存,玉屏山有前思經山、後思經山,玉屏山在歷史稱為“永典山”。(玉屏呵吒山:唐代石刻,悟達國師位列其中,宋代田錫發矇讀書於此,宋真宗賜名“科甲名山”)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傳說其母魏氏夢月入懷而誕知玄(悟達)。在大約700年以後代大明正德六年(1511)建成石佛禪林,由悟亮主持並由地方政府、官員、等共同出資修建完成並保存至今,屹立不倒!其曾祖圖南,曾任梓州射洪縣令,祖父陳憲和父親陳邈卻屢試不中,與宦途無緣。知玄自幼與佛有緣,尚在哺乳中見到佛像與僧人就喜笑顏開。他聰明穎慧,五歲時隨祖父賞花,數步吟成《花落》詩∶花開滿樹紅,花落萬枝空。唯餘一朵在,明日定隨風。其祖驚歎曰∶“吾有此孫,望其登甲科,雪二代之恥。今見孺子志矣……必從空門矣!”七歲時,法泰禪師在離他家不遠的寧夷寺講《涅盤經》,他一聽經就“若見前因”,當晚夢見寺中“佛手摩其頂”,於是每天都去聽講經,有所領悟,請求祖父許其出家。十一歲時,家人見他出家之志堅定不移,只得任他削髮為僧。

洪雅歷史名人(悟達國師傳)

(玉屏呵吒山:唐代石刻,悟達國師位列其中,宋代田錫發矇讀書於此,宋真宗賜名“科甲名山”)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傳說其母魏氏夢月入懷而誕知玄(悟達)。在大約700年以後代大明正德六年(1511)建成石佛禪林,由悟亮主持並由地方政府、官員、等共同出資修建完成並保存至今,屹立不倒!其曾祖圖南,曾任梓州射洪縣令,祖父陳憲和父親陳邈卻屢試不中,與宦途無緣。知玄自幼與佛有緣,尚在哺乳中見到佛像與僧人就喜笑顏開。他聰明穎慧,五歲時隨祖父賞花,數步吟成《花落》詩∶花開滿樹紅,花落萬枝空。唯餘一朵在,明日定隨風。其祖驚歎曰∶“吾有此孫,望其登甲科,雪二代之恥。今見孺子志矣……必從空門矣!”七歲時,法泰禪師在離他家不遠的寧夷寺講《涅盤經》,他一聽經就“若見前因”,當晚夢見寺中“佛手摩其頂”,於是每天都去聽講經,有所領悟,請求祖父許其出家。十一歲時,家人見他出家之志堅定不移,只得任他削髮為僧。

洪雅歷史名人(悟達國師傳)

知玄出家後,隨師到唐興邑四安寺學習佛經,被授給大經42卷,共125萬言,經過深研後得其奧妙。十三歲時即大有成就,當時宰相杜元穎鎮蜀,兼任西川劍南節度使,邀請知玄到成都號稱“震旦第一叢林”的大慈寺普賢閣開壇講經,聽經僧俗日達萬餘人,無不“注聽傾心,駭嘆無已!”自此名震蜀中,被尊稱為“陳菩薩”。李商隱後來作詩讚頌此事∶十四孩提解講經,如師年紀只攜瓶。沙彌說法沙門聽,不在年高在性靈。知玄十九歲時(828年),到淨眾寺辯貞律師處受戒,又隨本師下三峽,歷襄陽,抵達京城長安,在當時四海信眾聚集之處資聖寺講經,聽眾日多,轟動長安。唐文宗李昂得知後,宣知玄入宮中顧問,甚受恩寵。後又就學於安國寺信法師,研習外典、經籍,博識百家之言,造詣更深,一些朝官和名士常登門請教。傳說知玄不通秦音(當時流行於長安的普通話),講經說法影響效果,於是到象耳山誦大悲咒,是夜夢見神僧為其斷舌換接,次日即滿口秦音。此說雖屬神話,卻反映了知玄為宏揚佛法普渡眾生,學習語言之勤奮。

洪雅歷史名人(悟達國師傳)

此時知玄從入唐求法日本僧人處,見到扶桑名僧最澄著的《顯戒論》,讀後致書與日本僧人交流,稱讚該書“絕是佳作”。知玄應是歷史上,洪雅人最早同外國佛教學者進行學術交流之先驅。(彭州九隴單景山 ​三昧悟達國師墓塔)會昌五年(845年),唐武宗李炎崇信道教,不接受朝臣忠告,下詔滅佛,在全國拆毀佛寺4600多所,強迫僧尼26萬餘人還俗,還召道士煉丹,築高臺祈求羽化成仙。知玄不懼殺身之禍,以大無畏精神反對武宗滅佛,奉詔進宮,在麟德殿與道教“高士”辯論。他舌戰群道,闡述∶“帝王應以教化為根本,神仙之術乃山野匹夫獨擅之業,非王者所宜。” 知玄辯言滔滔不絕,如“辭河下傾,辯海橫注,凡數千言”,“大忤上旨”,在場的文武官員無不“為之股慄”。左護軍仇士良、內樞密楊欽義等惜知玄才辯,恐其遭遇不測,示意他作祝堯詩,知玄立即成韻含諷喻的詩五首,末章雲∶生天本自生天業,未必求仙便得仙。鶴背傾危龍背滑,君王且住一千年。武宗雖不納知玄忠諫,但“喜其識見口給”,不予追究,知玄遂離長安,扁舟入湖湘間。會昌六年(846年),武宗服食道士丹藥中毒死亡,宣宗李忱即位,與武宗反其道而行之,改信佛教。統左禁軍楊漢公奏請訪求知玄,遂被請進京入住寶應寺,後於壽昌節講贊。大中三年(849年),李忱藉助知玄名望,大力恢復被武宗廢毀的寺廟,知玄因其功德和學識得到宣宗的優待和重用∶宣宗下詔將舊藩邸改建為“法乾寺”,將寺內玉虛亭作知玄卓錫住地;命畫工繪知玄圖像列宮中;“賜予紫袈裟,署為三教首座”。


“三教首座”,即為儒教、道教、佛教的第一首領或教主。在中國數千年封建社會中,道教和佛教的地位,常隨帝王的好惡而變化。但儒教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一直處於國家主流意識地位,它既是國家宗教,又是官學,地位遠在道、佛二教之上,孔子被奉為神聖的儒教教主。知玄被宣宗欽封為“三教首座”,其地位在孔子、老子之上,這在歷史上實屬罕見,甚至絕無僅有。這可能是佛教高僧在中國歷史上獲得的最高殊榮,開創了佛教東傳華夏之先河。(三昧安國寺大殿)此時,相國裴休等朝廷重臣欽崇佛法,與知玄交往頗深。唐代同李白、李賀齊名,並稱“三李”的大詩人李商隱(約813—858年),雖與知玄是同齡人,卻仰慕其佛學造詣和詩才,甘心拜知玄為師,對其執弟子禮。李商隱曾患眼疾,“慮嬰昏瞽,遙望禪宮,冥禱乞願”。

知玄寄去《天眼偈》三章,李“讀終疾愈”,加深了他們的友誼。李商隱臥病時,曾對知玄弟子僧徹、僧錄說∶“某志願削染為玄弟子,臨終寄書偈”云云。大中八年(854年),知玄上表乞歸四川彭縣九隴丹景山隱居。黃巢起義軍攻入長安後,中和元年(881年)三月,僖宗李儇倉皇避難西蜀,曾駐蹕新都城北寶光寺中。寶光寺相傳始建於東漢,隋代名“大石寺”,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定名寶光寺,寺內佛塔稱寶光塔。會昌五年(845年)武宗下令全國毀佛寺,寶光寺和寶光塔被毀。大中三年(849年),宣宗命重修天下廢寺時,修復了寶光寺,但未修復寶光塔。新都離成都不遠,環境宜人,僖宗下令在寶光寺後修建行宮(行宮露臺的兩個柱礎,至今尚存寶光寺七佛殿前廊柱下)。僖宗崇尚佛事,派郭尊泰捧璽書去彭縣九隴丹景山,用肩輿迎請知玄到駕前隨行,甚獲僖宗信任。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田令孜等許多朝臣顯官常向知玄問道。僖宗欲封知玄為國師,命眾學士擬名,均不滿意,最後僖宗御筆親批∶“朕以開示悟人《法華》之宗旨也。悟者,覺也,明也。悟達大道,悟佛之見。”又云∶“悟者一剎那,不悟河沙劫。所以悟者真乘了然成佛之義。今賜‘悟達國師’為號,雖曰強名,用表朕意。” 知玄再三推辭不遂。佛、佛陀是梵語的音譯,其意為覺醒、覺悟,是大徹大悟的智者,是覺醒者和喚醒者。而悟達其義正與佛、佛陀本義相同,悟達本身就是一位最大的智者、覺醒者和喚醒者。相傳,一夜僖宗心情鬱悶,在行宮內散步,忽見寶光塔廢墟處霞光四射,驚惶問詢悟達∶“此何徵兆?” 悟達答曰∶“此乃舍利放光,為祥瑞之兆。今黃巢已平,陛下可回長安了。” 僖宗大喜,命人挖掘廢墟,掘得一石函,內存十三粒佛舍利,晶瑩剔透、光彩照人。於是僖宗令悟達在廢墟上重建十三層寶塔,賜名“無垢淨光寶塔”。遂又命悟達為住持,擴建寶光寺,使之成為蜀中規模最大之佛寺,僧人達千人以上。悟達被尊為唐代寶光寺開山祖師,在羅漢堂內塑像供後人朝拜。清人傅薦元詩云∶“悟達能神通舍利,唐宗何意鎮瓊瑤”,就是指的這個故事。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撰刻的《重修寶光寺浮屠記》,對此事也有詳細記載。至今寶光寺祖堂還懸掛著一副高度評價開山祖師悟達國師的楹聯∶笑祖法靈、明,東土西天,相傳得鼻國師封悟、覺,南能北秀,奉祀馨香中和二年(882年)悟達因年邁乞歸彭縣九隴丹景山舊廬,當年七月圓寂,世壽七十有三,僧臘五十有四,建墓塔於九隴丹景山中三昧,俗稱國師墳,至今猶在。後寶光寺弟子將悟達圓寂火化所得堅固子六十粒,供奉於寶光寺舍利塔頂之復缽中。依據《嘉興續藏經》記載,南宋紹興四年(1134年)所立《江陰軍乾明院羅漢尊號石碑》所刻名號,悟達國師被尊稱為“悟達尊者”,在五百阿羅漢中排名117位,在全國各地有“羅漢堂”的佛寺中塑像供人參拜。悟達一生持戒甚嚴,過午不食,只穿布褐,常臥蒿稈,行道坐禪,至老不渝。悟達視眾生平等,不分貴賤長幼,待之如一,素結情好。悟達平生著作較多,有《禮懺文》六卷、《如來藏經釋疏》二卷、《勝曼經疏》四卷、《般若心經疏義》、《金剛經疏義》、《釋氏雜文外篇》及箴論、碑、志、歌、詩、禮、懺等數百卷,共三十萬言,又抄錄宗密《圓覺經修證儀》著成《慈悲三昧水懺》三卷,收藏於《大正藏》第45冊,至今猶流行於世。他還精通梵文,翻譯外典。宋代高僧釋贊寧稱讚悟達為“全才”,“可以副人之求備哉!”“多才行道,近古罕聞,法嗣繁昌”。

“三昧水”音譯於梵文,乃佛教用語,意為排除一切雜念,獲得心神平靜。因悟達國師著《慈悲三昧水懺》的神奇傳說,使彭縣九隴丹景山在豐隆鎮境內山區被稱為“三昧水”,從山腳至山頂分別稱下、中、上三昧,保存了不少紀念悟達國師的遺蹟。佛教傳說大約在唐文宗時期,知玄初遊歷長安時,在禪林遇到一位掛單老僧,渾身長滿毒瘡,惡臭難聞,無人肯接近他,惟有知玄以慈悲之心悉心照顧他,為其清洗敷藥,病僧康復後,感念知玄的慈悲佛心,臨別時對知玄說∶“你以後如遇到災難,到西蜀彭縣九隴丹景山找我,上山以兩棵青松為志。”

知玄被僖宗封為“悟達國師”後,左膝上生了一個怪瘡,狀如人面,眼、耳、口、鼻齊全,痛不可忍,遍請名醫治療,均無效果。悟達記起老僧臨別留言,乞準回彭縣九隴丹景山,果見有兩棵青松,後面是金碧輝煌的寺院,當年他救治過的老僧,正站立寺門前迎接他。悟達國師向老僧求治人面瘡良方,老僧安慰說∶“不用憂愁,明天我喚童子領你去崖下,用三昧水一洗即愈。”次日悟達到泉旁,正要掬水洗人面瘡時,瘡口突然開口說話∶“不可洗啊!”悟達反問∶“為什麼不可洗呢?”人面瘡說∶“你是博古通今之人,應該知道西漢史書上所載袁盎殺晁錯於東市之事。你是袁盎轉世,而我是當年被你屈斬的晁錯,累世以來都在尋找機會報仇。可是你十世皆為高僧,持戒嚴謹,苦無機會下手。直到現在,你受到皇帝恩寵,生起名利之心,有失戒德,我才有機會化為人面瘡加害於你。今蒙迦諾迦聖者慈悲,叫你用三昧水洗清你我累世冤孽,至此我們相互和解,不再冤冤相報了。”悟達雙手捧泉水洗瘡,突然痛徹肺腑,暈倒在地。待他甦醒時,人面瘡已完全消失,周身通暢。老僧與寺廟皆杳無蹤跡,唯見兩棵青松和一潭三昧泉水,方知是聖者點化。悟達國師感迦諾迦聖者恩德,三昧水之神力,使他免除了今生病痛和多世宿冤,於是在此修寺,廣結善緣,用三昧水治癒人間不治之症,並誓願說法引渡眾生,報答聖恩,因此著《慈悲三昧水懺》三卷,早晚唸誦,畢生精修。此懺以淨除三障為因,作祖成佛為果,主旨在解冤釋結,消除往昔冤孽,迴向無上菩提。

洪雅歷史名人(悟達國師傳)

據1989年編纂的《彭縣誌》記載∶“下三昧安國寺院內有泉水一泓,據清嘉慶《彭縣誌》記載∶‘自石竇中噴出,方大如鬥,不竭不溢,相傳即唐悟達國師洗人面瘡處。’今水池猶存在。” 安國寺大殿前的石刻楹聯∶“袁盎逞一時之忿;晁錯念千古之冤”,概述了這段歷史宿冤。記錄於佛典中的傳說雖屬神話,卻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成佛須持平常心”、“魔由心生”等佛家精深哲理。因為《慈悲三昧水懺》宏揚了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所以悟達國師圓寂一千一百多年來,《慈悲三昧水懺》得以廣泛流傳,成為各國佛教界常誦的大乘經典。千百年來,這禮懺之聲正如一位著名詩人所言∶在大殿裡,迂緩的漫長的迴盪著,無數衝擊的波流諧合了;無數相反的色彩淨化了;無數現世的高低消滅了……這禮懺之聲,她磅礴在宇宙間,一一解開一小顆時間的埃塵,收束了無量世紀的因果。(玉悟達國師在《慈悲三昧水懺》中宣揚的消除宿世冤孽、眾生平等、和平相處的精神,同當今世界構建“和諧社會”的主旋律相吻合,他的光輝正普照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