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瞭解李開先及其傳奇《寶劍記》嗎?

李開先(1502-1568),字伯華,號中麓。山東章丘人。明嘉靖八年(1529年)進士,歷官戶部主事、吏部考功主事、員外郎、郎中,後任提督四夷館太常寺少卿。他是一個典型的封建社會的正統知識分子,對於詩文創作有自己的主張,同時又對俗文學懷有濃厚的興趣,家藏元劇(本)千餘種,有“詞山曲海”之譽。

於詩文之外,他對傳奇、雜劇、散曲及各種雜著無不矚目。因此他給我們留下了彌足珍貴的多方面的作品,其中有文集《閒居集》,傳奇《寶劍記斷髮記》,雜劇《園林午夢》《打啞禪》,曲論《詞謔》等,還有散曲、雜著若干。嘉靖初年,李開先與王慎中唐順之、熊過、陳束、任瀚、趙時春、呂高等並稱“八才子”。

你瞭解李開先及其傳奇《寶劍記》嗎?

他不滿“前七子”所掀起的復古浪潮,而讚揚感情真摯,“隨筆隨心”“常言常意”而不加雕琢的民歌俗謠。他用了很大功夫蒐集和製作“士大夫所不道”的市井俗曲。他推崇與正統詩文異趣的戲曲小說,終於嘉靖二十年(1541年)寫成傳奇《登壇記》和《寶劍記》。

前者未見流傳,今存《寶劍記》52出,取材《水滸傳》而有所改動,寫林沖被逼上梁山的故事:林沖原任徵西統制之職,“只知忠君愛國,不解附勢趨時”,因上本彈劾童貫而被謫降為提轄。又參奏太尉高俅,而被高俅以看劍為名,將林賺入白虎節堂,問成重罪。

林妻張貞娘拼死擊鼓鳴冤,後林沖被刺配滄州充軍。解差受高俅密令,欲在野豬林殺害林沖,幸為魯智深所救。陸謙、傅安奉命趕赴滄州,火燒草料場;林沖被逼無奈,殺死奸細,投奔柴進。柴進薦其上梁山聚義。高俅之子高朋圖謀霸佔張貞娘,以林沖造反相要挾,欲強逼成婚,林母自盡,王媽媽幫貞娘逃出汴梁。

你瞭解李開先及其傳奇《寶劍記》嗎?

侍女錦兒代嫁,在洞房自盡。貞娘逃亡中被尼姑所救,在白雲庵出家。梁山英雄起兵攻打汴京,朝廷震恐,招安林沖、宋江等人,加封官職,並將高俅父子問成死罪,解至軍前,任林沖發落。林沖報仇後,在白雲庵與張貞娘相見,夫妻相聚。

《寶劍記》中林沖與高俅等人的矛盾,是由於林沖一再上本參奏童貫、高俅等奸佞結黨營私、禍國殃民,而不單純由於高衙內圖謀霸佔林妻,因而林沖被逼上梁山的故事,比之小說《水滸傳》的描寫有著更深的社會意義。在《寶劍記》中,對封建統治的黑暗有所揭露,對明代現實生活中的矛盾也有曲折的反映。

第37出寫林沖夜奔梁山,雖“專心投水滸”,仍“回首望天朝”的複雜心情。李開先的另一部傳奇《斷髮記》是敷演隋末李德武因罪流放嶺南,其妻裴淑英矢志不嫁,並斷髮絕食以示決心,後與李德武重會的故事,在實際流傳中影響不大。

你瞭解李開先及其傳奇《寶劍記》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