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訪局用心用情營造一片抗疫“淨土”

鄖陽網訊“您好,請出示通行證,測量一下體溫!”這成了駐紮在幸福溪裡小區鄖陽區信訪局黨員志願者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測溫員、門衛、代購、搬運工……鄖陽區信訪局黨員志願者們在這些崗位上已經奮戰了40多天。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從1月26日起,鄖陽區信訪局局長王甲華組織全體幹部職工下沉,堅持靠前作戰,成為了包聯小區居民群眾抗擊疫情的主心骨、貼心人。幸福溪裡小區共8個樓棟12個單元,實際在家共638戶2500餘人,屬於城關鎮體育場社區中較大的一個小區。區信訪局在人員嚴重不足,物資緊缺,管控較難的情況下,幹部職工始終堅持與社區同甘共苦,並肩作戰,實現了整片小區疫情零發生。

“疫情防控是一件大事,防疫工作則是由一系列非常小的細節組成的工作鏈條,難處在於,我們要在細節上下功夫,一處疏漏,滿盤皆輸。”鄖陽區信訪局局長王甲華這樣分析小區抗疫工作,從心開始,向心出發,細處著眼,“走心”抗疫。

爭當社區“紅細胞”,勇挑重任

2月8日,區信訪局在疫情防控前線成立臨時黨支部,持續把防控力量向小區下沉,加強各項防控措施落實,使小區成為疫情防控的堡壘。

臨時黨支部始終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思想不臨時,擔當不臨時,作用不臨時,爭當社區“紅細胞”,勇挑重任。當好調查員,挨家挨戶上門摸排,做好居民的疫情監測和防疫宣傳;當好守門員,24小時蹲守在小區卡口,嚴格人員流動管理,加強車輛管控;當好快遞員,協助居民生活進行必需品及藥品的代購配送,全力保障好民生。

“老同志,最近不要出門,兒女不在身邊,有什麼困難可以直接跟我們說,我們一直都在,記得每天量體溫,按時給房間通風”。對小區內兒女不在身邊的老人,鄖陽區信訪局副局長朱秀雲每天電話問候老人目前生活狀況和身體狀況,並叮囑家屬每天與老人保持聯繫,密切關注老人身體狀況,有困難可以向臨時黨支部反映解決。投身一線,其實她有一份放不下的牽掛,由於疫情原因弟弟一家被困鄉下,其母親一人在家,母親患病常年需要吃藥,她只能把母親所需要的藥品買好託人帶給母親,隔天電話叮囑老人按時吃藥。

自開展抗疫工作以來,區信訪局湧現出許多像朱秀雲這樣“舍小家顧大家”、守在抗疫一線的“戰士”,他們用最快的速度,最溫暖的溫度,最嚴厲的力度在幸福溪裡小區築起道道抗疫防線。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這次入戶摸排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標準高,王甲華率先垂範入戶摸排,由於防護物資匱乏,他也只是做了最基本的防護,便義無反顧的投入到入戶排查工作中。

“你好,我是小區防疫人員,請開一下門,我們對您家進行一下調查登記,給您們查一下體溫,請您支持配合!”每到一戶他都面帶微笑仔細詢問“是否有人從武漢回來?是否有發熱、咳嗽等情況?”詳細登記戶主電話,人員信息和身體情況等,併為住戶講解防疫知識和政策。在摸排情況調查中偶爾遇到不理解、不配合的住戶,鍥而不捨,耐心解釋,積極溝通,一次說不通,就多次進行溝通。最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排查入戶工作最終的得到了居民的理解和認可。

區信訪局全體幹部職工先後三次開展入戶登記和情況排查活動,信息採集率達到100%,按照“不落一戶、不漏一人”的要求,全面掌握小區所有居民家庭成員信息和健康狀況,切實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動態準。建立了小區住戶微信群,及時發佈防控工作要求和規定,提供防控、生活物資購買信息,給予出行、安全、衛生等方面溫馨提示,並注意收集居民意見和建議,有效改進工作,為疫情防控精準施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人人都參與,防控有力量

疫情當前,無人旁觀,鄖陽區信訪局幹部職工全部下沉一線,深入基層抗“疫”。副局長董華忍著胃疼折磨,堅持在抗疫一線,從未叫苦叫累;路封了車開不了,為了物資及時供應辦公室主任湯正權步行給大家供應物資,每天微信步數排行,數他最多;李淑娟、孫豔、周敏等6名年輕職工積極報名參加志願者,開展入戶摸排和志願勸導工作,傾力服務群眾;餘如生、廖玉琴等安保人員每天不論颳風下雨,24小時值守在幸福溪裡小區卡口。

在幸福溪裡小區成立的防疫志願者小隊一共20餘人,在黨員的帶頭下,更多的居民志願者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們認真細緻地為居民服務,幫他們代買生活用品,全方位為居民提供方便和服務,受到了居民一致歡迎和好評。有禮貌規勸居民戴口罩、沒事不出門、不聚集,有力地宣傳疫情防護知識,成為了幸福溪裡小區“護門神”

在社區與居民攜手抗疫的日子裡,鄖陽區信訪局臨時黨支部用實際行動獲得了社區居民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抗疫篇章還在續寫,鄖陽區信訪局將繼續當好疫情防控“八大員”打好疫情防控狙擊戰,用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的使命擔當,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在抗疫前線用心用情築起人民群眾最放心的紅色“防火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