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改寫了世界歷史!無名小兵打歪的一炮,竟引爆德軍60餘萬枚炮彈

常看小編文章的朋友們,肯定會記住小編經常會說的一句話:

“與其說人類文明是那些偉人向前推動的,不如說是人類通過戰爭打出來的”。自人類出現之始,距今也有幾千年歷史了,戰爭與相對和平也是人類永恆的主題。

眾所周知,在1914年的6月28日,薩拉熱窩事件爆發,標誌著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這場“世界級”的大戰,使很多歐洲國家及亞非部分地區都捲入了戰爭的泥潭,歐洲整體經濟遭受重創,各國綜合實力下降,美國,日本崛起。當然,第一次世界大戰也促使現代科技快速發展,諸多新型武器相繼被運用到戰爭,例如,初代坦克,毒氣,滑翔機,重炮等等。說到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大炮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中就有一場戰役,就是因為一個“無名小卒”失誤地開了一炮,改寫了世界歷史——“瞎”開了一炮,直接命中敵人的彈藥庫!

他改寫了世界歷史!無名小兵打歪的一炮,竟引爆德軍60餘萬枚炮彈


第一次世界大戰

在20世紀初期,德國綜合國力強大,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是數一數二的。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入侵北歐諸國。到了1916年,德國佬從西線突襲法國,目標直指凡爾登。

大家都知道,凡爾登是法國極其重要的軍事要塞,越過它後面就是法國首都巴黎,其戰略意義毋庸置疑。如果德國將這個要塞拿下,那麼法國將會是德國佬的“囊中之物”。歐洲能打仗的國家就那麼幾個,英法兩國都是世界列強,也是同一陣營的(同屬協約國陣營),法國要是淪陷,英國人的日子也不會好過。所以說,凡爾登這個地方太重要了。

熟悉世界戰爭史的大家,肯定都知道凡爾登戰役,此次戰役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戰事一直從1916年的2月21日打到12月19日,德法兩國共計投入兵力100多個師,都使用了當時最先進武器裝備,仗也打得非常慘烈,雙方軍隊死亡人數已超過25萬人,受傷人數高達50餘萬。在戰場上屍橫遍野。因此,凡爾登戰役也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

他改寫了世界歷史!無名小兵打歪的一炮,竟引爆德軍60餘萬枚炮彈


凡爾登絞肉機

當德意志帝國統一後,德國的經濟發展可以用飛速來形容,尤其是在1871年到1890年,德國工業的發展形成了一股真正的“洪流”。在歐洲德國佬的整體工業水平要強於法國很多,飛機坦克咱們先不說,就說說德國佬的遠程重炮吧,他們的重炮可以打得更遠,炮彈儲備量也要遠高於法國,在戰鬥中,德國佬的破壞力幾倍於法國。在凡爾登戰役打響後(標準陣地戰)。德法雙方還是延續的那種“老戰略”:炮兵轟,步兵衝,步兵衝“完”,炮兵轟。當然,法國佬是防守方,不會主動派兵衝鋒。

他改寫了世界歷史!無名小兵打歪的一炮,竟引爆德軍60餘萬枚炮彈


就是重炮對轟

德法雙方用大炮相互對射,法國佬的陣地被德國佬的炮火覆蓋,眼看著法國佬的陣地就快被德國佬攻破,士兵更是死傷無數,所剩下的精兵不到先前的三分之一,炮彈儲量已經“見底兒”。這可咋辦?馬上就頂不住了,頂不住那也要頂啊!法國佬的指揮官在無奈之下,想出了個辦法,直接讓那些後勤兵上戰場(指沒有接受過任何正規軍事訓練的勤雜兵),凡是抗命的,直接就地槍斃。

他改寫了世界歷史!無名小兵打歪的一炮,竟引爆德軍60餘萬枚炮彈


重炮對轟

這下子那些後勤兵傻眼了,他們知道對面的德國老厲害,不上戰場是絕對會死,上了戰場九死一生,沒辦法,為了那一絲生存的希望,硬著頭皮上吧(法國人才不懂什麼“國家信仰”,他們只知道,小命是自己的,比較務實)。

他改寫了世界歷史!無名小兵打歪的一炮,竟引爆德軍60餘萬枚炮彈


第一次世界大戰

當這群“新兵”被調上來的時候,其中有一個膽子非常小的,只要一聽到爆炸聲,他就會被下的一個激靈,立馬把耳朵捂上。上級軍官看到他這個熊樣,直接就把他攆到了炮兵陣地,讓他當炮兵。在戰鬥的時候,這個兵非常害怕,他在慌亂中無意地亂打了一發,結果不用想,肯定打偏了。他看著那發“跑偏”的炮彈斜著飛到一片叢林,心想:可千萬別打到自己人,要不我就該倒黴了。就在他胡思亂想的時候,炮兵指揮官跑了過來,上來就給了他一腳,叫罵著。

他改寫了世界歷史!無名小兵打歪的一炮,竟引爆德軍60餘萬枚炮彈


一戰剩下的炮彈殼

可就在這時,“奇蹟”竟然發生了!那個熊兵打偏的炮彈在爆炸後,竟然引起連鎖的爆炸聲(持續了快半個小時的時間)。後來據情報人員瞭解,原來那發“跑偏”的炮彈正中德國佬的彈藥庫,60餘萬枚炮彈全部被摧毀,這回德國佬徹底傻眼了。法國佬趁著德國佬慌亂之際,對其發起了猛攻,此役德國佬戰敗。也正是那個熊兵“跑偏”的這一炮,徹底改變了“凡爾登戰役”的結局,雖然說有一些“戲劇性”,但確確實實地改寫了世界歷史

他改寫了世界歷史!無名小兵打歪的一炮,竟引爆德軍60餘萬枚炮彈


奇蹟的一炮!

本文參考文獻:《一戰全史》,《世界上下五千年》,《百度百科相關詞條——凡爾登戰役》,《知網——一戰凡爾登戰役相關論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