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途穿越床車選擇——瑞風淺析

對於越野四驅愛好者,特別是長途穿越床車用車,可選擇的車型很稀缺,特別是越野麵包,可遇不可求。三菱四驅得利卡L300是這種車型的經典代表,可惜因年限的問題,國內已不可得。最接近的,就是90年代末的四代得利卡L400四驅進口版,也接近報廢。

長途穿越床車選擇——瑞風淺析

國內的越野燒友,目光瞄向國產替代品,江淮瑞風,是引進韓國現代H1,而H1就是L400授權給現代的。那時的瑞風是一個車型名稱,與L400車身底盤結構一樣,只是兩驅版的。所以越野者動腦子加裝四驅。配件來源就是陳田汽配的拆車件,這些四驅拆車件很多來自右舵的日本、澳大利亞。

長途穿越床車選擇——瑞風淺析

瑞風


長途穿越床車選擇——瑞風淺析

L300超選四驅底盤

陳田的四驅組件,是從報廢車、事故車上切割下來的,零件狀態靠運氣,前橋總成,帶羊角、懸掛、前半軸及主減速器,變速器分動器總成,傳動軸等。而且改裝是艱辛的,不但拆車件難找,而且還要自制副車架與車身的連接件,自接四驅控制線路。改好了,每年驗車還得求助黃牛,所以不是普通愛好者能應付的,再說陳天汽配市場已成歷史。

長途穿越床車選擇——瑞風淺析

陳天拆車件

長途穿越床車選擇——瑞風淺析

三菱四驅分動器(超選的)

長途穿越床車選擇——瑞風淺析

裝了MT

反觀江淮,開始瑞風賣的不錯,後來競爭加劇,東風柳汽的風行也引進了三菱L400技術,而且用途也逐漸下探到城市物流配送,淪為7-8萬元金盃、福田風景等客車拉貨的競爭者,江淮將瑞風升級為MPV車族的品牌,先後開發了M開頭的多個車型。其中M4就是L400的底盤尺寸,主攻中端,兼顧商務及貨,後橋還是鋼板彈簧。

長途穿越床車選擇——瑞風淺析

M4

從歷史銷量看,也是高開低走,拉貨比不過其他車型廉價,商務又不夠高端,夠不著GL8的群體。

長途穿越床車選擇——瑞風淺析

江淮也出了比M4低的M3,長度不變,輪距縮小,車身窄偏於街巷穿梭,送貨專用,兼顧拉人,銷量還不錯,成為小業主的送貨工具。

長途穿越床車選擇——瑞風淺析

長途穿越床車選擇——瑞風淺析

M3

長途穿越床車選擇——瑞風淺析

拉貨空間

江淮也努力在高端商務爭取,利用M4底盤,請意大利賓尼法利娜操刀,開發了M5,內飾豪華路線,上了自動變速器,高配版還將後橋鋼板彈簧換為螺旋彈簧,但銷量並不理想,瑞風的拉貨形象不能支持高端商務。特別是最近,銷量趨零,現在M5也沒有升級國六的意願。

長途穿越床車選擇——瑞風淺析

意大利設計外形

長途穿越床車選擇——瑞風淺析

自動擋配置

長途穿越床車選擇——瑞風淺析

高端商務

長途穿越床車選擇——瑞風淺析

江淮不服輸,認為縱置後驅就是拉貨的,橫置前驅的才是乘用的,所以對標最紅的艾爾法,開發了前驅的M6,無論外形、內飾、配置、用料都下了很大力氣,號稱中國艾爾法。銷量打回原形,最高才月銷151臺,更多是兩位數甚至個位數,去年年底則徹底歸零。價位19.95-2595萬,這個價格不被市場認可,沒錢的人買不起,有錢的看不上。這是典型的市場誤判,瑞風還沒有掙高端的品牌基礎。

長途穿越床車選擇——瑞風淺析

長途穿越床車選擇——瑞風淺析

M6

長途穿越床車選擇——瑞風淺析

航空座椅

長途穿越床車選擇——瑞風淺析

艾爾法的內飾範

長途穿越床車選擇——瑞風淺析

回到越野床車,M4是L400的底子,最適合,可惜沒有四驅。給M4開發一套四驅組件,技術上雖沒有難度,也有博格華納這樣的供應商支持,但四驅是小眾市場,江淮目前的經營狀況,不一定有信心上四驅。但市場需求是實在的。

換一個思路,江淮在新能源領域也涉足不淺,既有純電動車型,也與大眾合資新能源,還為蔚來代工。所以既然江淮有電動車技術能力,應該考慮給瑞風上混動。其實M4已涉足輕混,有1.5T的48伏,但目的是省油,匹配手動檔,轉為城市客運的。觀察M4底盤,縱置後驅,前橋如加上驅動電機,就是電四驅,平時燃油後驅,脫困時電機驅動前橋,使用雙電機分別驅動左右半軸,即便於佈置,又省掉差速器及差速鎖,脫困能力還強大,制動加速、下坡時可以能量回收,很適合長途穿越,而且後驅基礎底盤上山有優勢。M4上混動電四驅,後橋配差速鎖,已目前M4的內飾、旋轉座椅、乘坐空間,是很不錯的越野床車。

長途穿越床車選擇——瑞風淺析

縱置後驅底盤,L400的底子

長途穿越床車選擇——瑞風淺析

電四驅方案

長途穿越床車選擇——瑞風淺析

床車空間

對於前橫置前驅的M6,也可以學習當前豐田威爾法的做法,後橋加電機驅動,也是電四驅,比亞迪、Wey也在用,技術成熟,比傳統城市SUV四驅省掉PTU、傳動軸等部件,性能更好更省油,是當前混動技術趨勢,也能挽救一下M6平臺。

長途穿越床車選擇——瑞風淺析

越野四驅麵包,也就是越野MPV,看起來小眾,但消費潛力巨大,還沒有車企涉足,江淮擁有眾多MPV車型,既然在傳統領域競爭力後勁不足,不妨試探一下越野市場,又有技術資源,說不定開啟一片藍海市場,中國特色的電四驅越野MPV,您喜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