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日本60%的經濟,日本財團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大?


壟斷日本60%的經濟,日本財團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大?

由於國內資源有限,日本在發達國家中並不具有十足的先發優勢,但卻能長期穩居GDP世界前三的位置;這裡邊,商界的貢獻度可謂是相當巨大的。1995年是日本公司發展的巔峰時期。當年財富世界500強的企業中,有149家來自日本,這一數字僅次於美國的151家。

壟斷日本60%的經濟,日本財團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大?

▲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部分國家上榜數據統計,日本數量名列第三

而在2019年最新上榜的52家企業中,就有四十多家有著高度相似的背景,它們同屬於日本最赫赫有名的六大財團。這六大財團分別是三井財團、三菱財團、住友財團、富士財團、三和財團和勸銀財團。財團,在日本特指的是掌握著大量資金和資源,且經營著相當數量子公司的集團。據統計,六大財團的名下資產,壟斷著全日本約60%的經濟總量。

壟斷日本60%的經濟,日本財團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大?

▲日本六大財團旗下主要企業一覽

六大財團的騰飛之勢,基本認同為是在二戰之後,幾乎伴隨著日本經濟復甦的全過程。財團的崛起,有著什麼樣的契機,以及現實的需要?壟斷經濟的出現,對於日本來說,利弊幾何?和鄰國韓國的財閥相比,日本財團又有著什麼樣不同的特點?

壟斷日本60%的經濟,日本財團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大?

▲領域繁雜、業務縱深度廣,是財團一個典型的特徵


一、走向近代,財團初起

雖然說日本財團是在二戰後逐漸發家壯大的,但他們成長的歷史淵源,很早便存在了。公元19世紀,當時正處於德川幕府統治末期,外藩割據、財政惡化、通貨膨脹、農村土地兼併等問題接踵而來,國內哀聲一片;而此時臨近的俄國以及大洋彼岸的美國等西方國家,又對日本虎視眈眈。內憂外患,他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體制危機。

壟斷日本60%的經濟,日本財團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大?

▲1853年的美國“黑船來航”事件,狠狠地給腐朽統治中的日本敲響了警鐘

遠居於沿海邊疆的外藩長州、土佐、薩摩等,在外部勢力長期的影響下,也是最早一批具有維新思想的人。面對國家日益衰敗的境況,他們決定聯手組建軍事同盟,以達到推翻幕府、還權天皇的目的。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倒幕派”。

雖然地方力量和中央力量有著不小的差距,但在彼此的長期通力合作下,終於迫使江戶幕府第15代將軍,在1867年將政權歸還給天皇,史稱“大政奉還”。自此,從戰國時期開始,架空天皇、縱貫700餘年的幕府統治,在日本最終落下了帷幕。

壟斷日本60%的經濟,日本財團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大?

▲歷史畫“大政奉還現場”

在大政奉還的次年,日本正式開啟了“明治時期”。當時國內的政權動盪剛剛平息,滿目瘡痍。這讓明治天皇深刻地認識到,實施維新變法的迫切性。上臺後不久,他就提出將西方作為未來日本學習的目標,並推動三權分立、實現國家工業化、西式教育等計劃的實施。日本後來在近代化方面的強勢表現,確立了明治天皇這場維新運動在日本歷史上不可取代的功勳地位。

壟斷日本60%的經濟,日本財團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大?

▲派遣到海外留學的日本學子。教育的重要性,日本政府很早便認識到了

思想上的進步,帶來了政策和物質上的變革;而政策和物質上的變革,也為日本商業的發展,培育出了良好的土壤。其實早在明治維新前幕府末期的江戶時代,日本就有著濃郁的商業氛圍。商品販賣、錢莊等生意,成為了當時日本最賺錢的幾個行業。三井、住友及安田等財團,就是因此走上致富之路的;而最晚誕生的四大財團之一的三菱財團,也恰好是在明治初年以運輸業務起家。

壟斷日本60%的經濟,日本財團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大?

▲最早的三菱合資會社,位於東京都千代區丸之內附近,頗具西式建築風格特色

三菱財團主營業務的改變,實則是明治維新後,日本財團商業風向扭轉的一個重要標誌。那時候的日本國內,產業類型十分單一,農業佔據著國家財政收入絕對大頭的位置;商品貿易雖然小有規模,但市場僅僅侷限於國內,上升空間十分有限;而對近代國家興盛有著重大意義的重工業,基礎則可以說得上是一張白紙。這是日本明治維新亟待解決的一個糟糕狀況。

壟斷日本60%的經濟,日本財團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大?

▲日本思想家福澤諭吉在《時事報》上發表的“脫亞論”,被認為是喚起國民觀念覺醒的一個重要誘因

如何迅速建立起強大的基礎設施和完備的產業體系呢?日本的想法,還是繼續對標西方。以美國等歐美國家的寡頭壟斷經濟為藍本,日本政府希望通過自己的行政之便,扶持起一批具有能力和財力的企業,讓他們在國家建設中發揮更為集中和高效的力量。

從1880年開始,為加速工業化進程,日本推行了“殖產興業”的一系列方法,包括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明創新和注重發展民用企業等內容。除此之外,政府還大膽地下方特許經營權,將軍工、鑄幣、鐵道以及印刷等特殊部門以外的官營企業,以低廉價格轉賣給具有一定實力的資本家,這其中便有三井、住友等小有名氣的企業。

壟斷日本60%的經濟,日本財團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大?

▲三井在明治時期最早經營的部分產業,大多是原國營的工業部門

在國家力量的大力支持下,私人資本日漸龐大起來,形成了日本最早的財團。他們與日本政府關係密切,涉及的領域大多關乎國運民生,例如運輸、紡紗、銀行以及鋼鐵等。後來經過不斷的兼併、重組和整頓,日本形成了以三井、三菱、住友和安田為領頭羊的四大財團,以及其他數十個規模不一的中小財團。這些財團的出現,是日本實現近代工業化和國家崛起的重要推手。

在內憂外患的特殊情境下,日本政府做出了“刮骨療毒”的改革舉措。其中特許經營權對民間的下放,培植出了一批具有廣泛號召力的大財團。這些大財團的出現,改變了日本原先落後的工業面貌,也成為了國家最堅實可靠的經濟支柱,影響深遠。

壟斷日本60%的經濟,日本財團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大?

▲成就突出,明治時期工業遺址分佈圖。這些遺址的重大意義,被《世界遺產名錄》的記載所認可


二、成也戰爭,敗也戰爭

進入到20世紀,在符合先進生產力的政治和經濟制度支撐下,日本的綜合國力,得到不斷地攀升,工業發展水平居於全球前列。成為除西方世界以外,唯一一個處於東方的帝國主義國家。而他們的野心,還遠不止於此。

壟斷日本60%的經濟,日本財團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大?

▲日本“大陸政策”的宏偉藍圖。從東亞展開,延伸向全世界

自甲午中日戰爭清朝戰敗後開始,朝鮮半島的命運,便不再被他們自己所掌控。先是被迫與清朝解除藩屬關係,之後又因政治滲透等原因,讓日韓合併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1910年,在半島親日派政治人物的推動下,日本和大韓帝國簽署了震驚世界的《日韓合併條約》。這一條約的簽訂,宣告著朝鮮半島作為獨立國家的歷史被中斷。

壟斷日本60%的經濟,日本財團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大?

▲當時大韓帝國領導人李完用簽署的《日韓合併條約》原件,他本人也被後人唾棄為是百年難遇的“賣國賊”

雖然對外宣稱的是合併,但這只是日本殖民的一種“美化說法”。統治朝鮮半島後,由於當地近代化幾乎是一片空白,因此殖民當局想盡辦法,徵召了大量的低廉勞動力,這很好地轉移國內一些接近飽和的產業;而狹隘的市場,也因人口的增長,慢慢地開始擴大起來。

這時候的財團們,當然也嗅到了這波千載難逢的機遇,紛紛進駐朝鮮半島,擴大自己的商業帝國。在一塊未經雕琢的新土地上,日本財團的力量很快便展示出來。他們陸續投資了不少朝鮮半島上的工業、運輸以及百貨等產業門類,將股份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

這些產業的蓬勃發展,促進了朝鮮半島的近代化進程。同時也為財團乃至整個日本的資本積累,做出了不菲的貢獻。

壟斷日本60%的經濟,日本財團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大?

▲和信百貨,就是在日資的扶持下,逐漸成長起來的大公司

至二戰前期,日本的工業實力和商業競爭力,已經是帝國主義國家中,佼佼者的水平。20世紀3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場燃起戰火,法西斯國家之一的日本,是這場戰爭最主要的策動者之一。

放眼整個亞洲,當時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綜合國力上能與日本匹敵。當然,戰爭中最本質的比較,就是軍事實力上體現的差距。日本能夠“攪得動”亞洲這口大鍋,與其精良的裝備武器不無關係。

三菱財團旗下的三菱重工,生產的軍事武器包括飛機、坦克、軍艦等,在當時基本上都是名列世界前茅的水平;而除了三菱重工,川崎重工、富士重工等企業同樣也是軍事武器的主要生產商,他們無一例外都有著深厚的財團背景。

壟斷日本60%的經濟,日本財團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大?

▲二戰期間軍事裝備的供應,日本基本上能夠保證自給自足

軍火生意的興旺,使得財團的經濟水平,又升級到一個更高的層次。而正所謂物極必反,大發戰爭橫財的他們,在法西斯投降之時,也受到了來自世界的制裁。1945年10月,在聯合國盟軍司令部接管日本不久後,他們做出了財團是“促成戰爭經濟基盤”的判斷,並採取一系列的強制手段以達到解體財團的目的。

壟斷日本60%的經濟,日本財團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大?

▲盟軍司令部扣押財團的儲備資產

自此,在數十年間日本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財團,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經營危機。完備而富有生命力的產業集合體,被瓜分得四分五裂,破產的新聞屢見不鮮。一度傳奇一度衰敗,財團的未來,變得迷茫起來。


三、滿血復活,利弊皆有

在盟軍撤出日本、主權重新恢復的時候,財團又重現了復興的曙光。著眼於戰後經濟社會的再度構建,日本政府做出了繼續扶持財團經營的決定。在一些關鍵領域上,重新放開經營權。國家層面的又一次發聲,把原本鬆散的財團力量,再一次集聚起來。


壟斷日本60%的經濟,日本財團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大?

▲抓住機遇,戰後重建時期迅速奮起的財團們

原本四大財團中的三井、三菱和住友,基本保持著原先的架構,重組完成;新晉的富士財團,大多繼承了原先安田財團的資產;除了老大哥們煥發二次青春,勸銀和三和兩個新晉財團,也很快佔據了市場大量份額。六大財團壟斷、以及數十個中小財團並存的局面,基本成型。

壟斷日本60%的經濟,日本財團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大?

▲豐田是三井財團的“代表性傑作”,現代化的管理模式是他們壯大的基石

這個時期的三菱,可以說是日本較具代表和特色性的一個財團。從明治時期以運輸業起家,再到戰後的無奈慘遭解體;經濟重建時期後甦醒的三菱,並沒有急於凝固力量,而更像是一個血脈親密而又相對鬆散的商業聯盟,以獨立經營為主基調。彼此之間,甚至還存在著競爭關係,例如三菱重工和三菱電機。

壟斷日本60%的經濟,日本財團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大?

▲20世紀以來,三菱財團各分支的成長曆程

日本的財團模式,和鄰國韓國的財閥模式,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但他們不同的是,韓國的財閥大多由家族壟斷,且持股成分複雜,這尤其在98年金融危機對外資進入的放開後,變得尤為凸顯;而日本財團,以多角化的相互持股來達到對各公司經營的一種制衡,很少會出現“一言堂”以及”燈下黑“的尷尬,這有利於財團內部健康競爭環境的構建。

壟斷日本60%的經濟,日本財團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大?

▲和韓國財閥彼此間不斷的角力不同,日本財團更傾向於通力協作達成目標。三井住友銀行,就是三井財團和住友財團各自金融業務合併誕生而來的典範

雖然在運作模式上,日韓財團有著各自特點;但與政治曖昧不清的關係,他們可謂是臭味相投。經濟上的強勢地位,必然會觸及到政治領域,而這在選舉方面體現得十分清晰。

在日本,政治人物若想要出人頭地,必須得有金錢和人脈資源做背景;反之,一些財團若想在政治層面上為自己博得便利,就必須做出相應的投資和犧牲。近年來,日本各地的選舉活動不斷爆出“政治獻金”的醜聞。參選者到底是為了民眾謀利還是為了財團牟利?一時間輿論紛紛。

壟斷日本60%的經濟,日本財團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大?

▲在日韓,經濟和政治往往是一對斬不斷理還亂的孿生兄弟

日本的財團,毫無疑問已經成為了推動國家經濟健康運行的重要支柱。無論人們是褒揚,亦或是貶責,都無法改變它長期以來作為日本經濟發展模式的穩固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