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選擇抄底小盤股?

首發原創:牛貓數據,讓投資變得更簡單!

——2019-5-28

市場經過了過去三年多的運行,藍籌股、白馬股逐漸受到了市場的認可,不管是股價還是估值都有不錯的反應,所以過去兩年那些跟蹤大白馬和藍籌的基金獲利豐厚,而那些跟蹤小盤股、成長股的業績每況愈下,清盤不在少數。

我為什麼選擇抄底小盤股?

股票市場有句俗語“牛市賺的越多,熊市虧得越慘”,本質上來說,就是市場風格也會隨著指數漲跌週而復始的切換,可能一段時間偏向於大盤股、價值股,另一段時間可能就切換到小盤股、成長股,這種切換往往不太容易察覺,但必然伴隨著多次漲漲跌跌。

過去兩年的行情把大多數散戶也培養和教育了一番,我發現身邊很中小投資者都開始關注大盤股、白馬股。當然,要是奔著公司長遠經營和分紅去的,那也無妨,即使買的高一點,長期持有穩定分紅也還是會有一定收益率的,但是就怕衝著公司短期階段性上漲買入,又忍受不了股價回調,最後高買低賣的投資者。

我為什麼選擇抄底小盤股?

下圖為2010年-2019年全市場PE中位數/上證50PE中位數的走勢圖,我們可以看出,全市場PE中位數/上證50PE中位數比值大部分時間在2-3區間運行,只有在2014年開始的牛市以及牛市之後的2016年,這個比值遠遠高於3。


這可以理解為牛市給予了中小盤股更大的估值空間,而牛市之後的熊市是一個估值慢慢回落的過程,同時大盤股估值也逐步迴歸。

我為什麼選擇抄底小盤股?

這個我們的經驗一致——從長期來看,中小盤股整體回報率要高於大盤股,主要在於中小盤股的彈性更大,而且現在的大盤股、白馬股往往最開始也是從中小盤股成長起來的,這也是很多投資大師推崇成長股投資的原因。

股票市場存在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幫助有前景的小公司融資壯大。以美國的納斯達克為例,由美國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於1971年2月8日創建,主要為小企業提供融資平臺,很長一段時間很多大企業是不屑於去納斯達克上市的,但是我們今天熟知的蘋果、微軟、谷歌等都是在納斯達克慢慢成長壯大的。

回到當前的市場來看,2015年之後小盤股泥沙俱下,大盤股特別是以貴州茅臺、海天味業為代表的白馬藍籌股可謂風光無限,股價節節新高。但是大家不要忘了那句不古老的投資箴言——事實多次證明,無論質量多好的資產,如果你的出價過高,都會變成失敗的投資。看看這些大牛股上市以來的最大回撤,最大的回撤接近80%。

我為什麼選擇抄底小盤股?

最後回答一下最初的問題,現階段重點考慮的投資機會應該是低位的中小盤成長股,而不是去高位接盤那些大盤股。


牛貓數據

讓投資變得更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