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學習筆記(四十五)

古詩詞學習筆記(四十五)

古詩詞學習筆記(四十五)推敲與錘鍊(2)

先說詞語推敲。柳宗元《別舍弟宗一》詩:

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雲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後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這隻一首送別詩,詩人在流放地柳州送堂弟宗一去湖北江陵。詩境蒼茫雄闊,心情抑鬱悲憤。此詩的結句,宋人周紫芝《竹坡詩話》認為:夢中安能見“郢樹煙”,“煙”字只當用“邊”字,蓋前有“江邊”故耳。不然,當改:欲知此後相思處,望斷荊門郢樹煙。但清人馬位則認為:既雲夢中,則夢境迷離,何所不可到?甚言相思之情耳。一改“邊”字,膚淺無味。《秋窗隨筆》柳宗元詩因前面已用“邊”字故後面用“煙”字,是比較明顯的,說改“邊”就“無味”,理由不充分。另外,還有明人林瑜,言辭更激烈:宋人話有極可笑者,謂“夢中安能風煙樹”,此真與痴人說夢耳!夢非實事,“煙”正其夢境模糊,欲見不可,以寓其相思之恨耳,豈聞是耶?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林瑜把“郢樹煙”說成“風煙樹”連句子也沒看清,就亂髮議論。其實以上不同意竹坡的諸家,對竹坡的意思並未理解。柳詩尾聯未穩,並非是“煙”與“邊”哪個更有“味”的問題。出句說“相思夢”,對句則說“在……煙”,儘管詩句要在心領神會,不必過於拘泥於字句,但是這種表達畢竟意脈欠順暢,且也並非因特殊詞組而不能改。竹坡改為:欲知此後相思處,望斷荊門郢樹煙,改“相思夢”為“相思處”,後邊的“郢樹煙”就有了著落,從意脈上看,比原句更合理;從語法上看,原句的“夢”字,是名詞,對句“在……煙”,就成了動賓結構,而“在”與“煙”形不成搭配關係。所以原句欠通順。竹坡改為“望斷荊門郢樹煙”,“煙”成了“望”的賓語,文氣就暢通了。另外,竹坡表達較含糊:夢中安能見“郢樹煙”?造成夢中就見不到煙的誤解。而關鍵是動詞“在”與“煙”的搭配問題,不換韻字,就應該換“在”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