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咖啡沖泡器具,是滴濾還是浸泡?看了這篇你就懂了

不需要花費高額成本購買機器,也不一定需要到店內點餐才喝得到,手衝讓你可以體驗精品咖啡豐富的香氣,你很容易就能操控衝煮的變因。

每種衝煮方法都會帶來不一樣的風味特性,可能是著重於口感醇厚度,可能是著重於澄澈乾淨的口感。

因此衝煮者將過濾方法分為兩大類:滴濾或是浸泡式,但這兩種衝煮方式有什麼不同?

選擇咖啡沖泡器具,是滴濾還是浸泡?看了這篇你就懂了

倒出剛衝煮好的法壓壺咖啡

滴濾、傾注、過濾…手衝的這些名詞有何差異?

手衝咖啡其實有許多名稱,滴濾簡單的定義就是將熱水倒在咖啡粉,透過重力讓水通過咖啡粉床,最後流到器皿內完成萃取。

滴濾器材內包含了Hario V60、Kalita Wave、Chemex等器具,當然許多家用咖啡壺也是相同的萃取原理。

然而,傾注這個手法就不適用於電動咖啡壺了,它僅限於手工衝煮咖啡,熱水是透過人手傾倒至咖啡粉上進行萃取。

選擇咖啡沖泡器具,是滴濾還是浸泡?看了這篇你就懂了

使用平底Kalita Wave衝煮咖啡

為什麼大家會愛手衝咖啡?

利用重力萃取的咖啡萃取出來的咖啡非常複雜,有非常豐富的風味層次和深度。


滴濾的衝煮會強化咖啡風味的複雜程度,往往會凸顯出細緻風味和香氣,因為滴濾允許水在通過粉時萃取咖啡的油脂和可溶物質,還可以凸顯出更清晰的風味。


根據你想要強調的風味特性,不同的手衝器具就在這時候發揮作用,即使你衝的是同一支咖啡豆,也會有不同的風味呈現。

例如V60就很適合強調咖啡的酸質以及花香香氣,雖然是用濾紙但仍可以透過V60保留相當數量的咖啡油脂,保留醇厚度。

而Chemex的濾紙較厚,會濾掉較多咖啡豆的油脂,萃取出的咖啡複雜度較高。Kalita Wave則是濾杯底部較平且有三個濾孔,可以在降低流速的情況下拉長萃取的時間,從而允許出錯率更高、甜度更深層的萃取液。

由於水不斷流動,咖啡可溶物的萃取也比浸泡式的萃取更有效率。換句話說,每次衝煮使用的咖啡量相對較少。

利用滴濾方式萃取的結果,取決於使用濾杯濾材的材質和厚度,在萃取時濾材會吸附咖啡油脂,產生清澈口感的咖啡。讓衝煮出來的咖啡具有高度複雜的層次,例如高質量的單品咖啡,或具有細緻酸質的咖啡。

選擇咖啡沖泡器具,是滴濾還是浸泡?看了這篇你就懂了

使用Chemex濾杯衝煮咖啡

手衝咖啡的挑戰與困難

手衝咖啡最主要且最明顯的挑戰與困難,在於維持衝煮結果的穩定性。

使用一個變化彈性高的器具,往往會因為人為因素帶來失誤,像是糟糕的注水技巧、通道效應、水溫的不穩定,這些都是最常見且會影響衝煮結果的問題,特別是在經驗不足的人身上。


手衝新手常會在使用細口壺控制水流這件事上有困難,事實上很多人根本連手衝壺都沒有。


通道效應:

咖啡粉不均勻分佈造成的結果,會導致咖啡粉部分區域過度萃取,而部分區域則會萃取不足。手衝器具的高角度的傾斜設計像是Chemex跟V60,則會加深咖啡粉均勻分佈的難度,這將導致萃取出來的咖啡風味不均衡與質量不一致的問題。


即使你衝出一杯非常好喝的咖啡,然後下次你的衝法完全一樣,結果卻得不到相同美味的結果。


水溫的不穩定:

不論是衝煮器具的材質、大小、形狀,甚至你使用斷水法跟一刀流,水溫的不穩定都會對你的咖啡風味帶來負面影響,最極端的狀況,就是水溫一下降低太快,最後完全改變了萃取率。


控制手衝技巧並不容易,有這麼多變因交織而成,要完全控制這些變因是一個挑戰。

選擇咖啡沖泡器具,是滴濾還是浸泡?看了這篇你就懂了

浸泡式衝煮跟滴濾式有何差別?

浸泡式衝煮的關鍵就如其名。咖啡粉浸泡在熱水,經過恰當的萃取後就可以享用,這意味著衝煮者需要花更多心力關注衝煮時間,甚於關注注水的方式。

有些浸泡式萃取方法,像是杯測就是讓粉留在水中,因為杯測就是要讓品嚐咖啡的人在不同萃取結果下評估咖啡的質量。


其他的浸泡式萃取,會在衝煮完成時過濾咖啡粉,例如法式濾壓壺,還有愛樂壓,讓衝煮者可以同時按壓或是扭轉器具來萃取。

愛樂壓有兩個部件組成,主座跟上座。當呈現關閉狀態時,它在萃取咖啡上方形成氣體的壓力。兩個座都有自己獨立的手把。當衝煮者要衝咖啡時,會將兩個把手扭在一起,主座側面的螺旋狀設計更好施力扭轉,當兩個手把扭轉到同一個位置時會產生均勻向下的壓力,將煮好的咖啡推過濾紙。

這些浸泡式萃取器具為萃取方法增加了額外的變因,衝煮者施壓迫使液體狀的咖啡通過濾器。另一方面,這種壓力允許用更細的研磨刻度和更短的萃取時間來衝煮咖啡。

選擇咖啡沖泡器具,是滴濾還是浸泡?看了這篇你就懂了

其他浸泡式衝煮法則是使用重力而非人力施壓來過濾咖啡。例如聰明濾杯這些濾器的外型就如多數手衝濾杯一樣呈V型,然而在底部會有一個活閥的設計可以同時浸泡並過濾咖啡。


這個活閥讓衝煮者可以控制浸泡時間,就如傳統的浸泡式衝煮法一樣,而當活閥呈現開啟狀態時也可應用水流的萃取。它也許看起來像是滴濾式手衝器具,但它同時也是浸泡式的衝煮器具。


為什麼有人喜歡浸泡式衝煮的風味?

依據器具的特性,浸泡式萃取出的咖啡風味層次比較沒有滴濾式豐富,衝煮的過程也比較少需要留意的細節,假如你想要很簡單的衝煮質量穩定的咖啡,浸泡式會是好選擇


一般來說,浸泡式會帶來口感較為厚重的咖啡,而對於喜歡浸泡式衝煮法卻不喜歡口感厚重的人來說,可以使用跟萃取濃縮咖啡再加水製作成美式咖啡一樣的方法。


選擇咖啡沖泡器具,是滴濾還是浸泡?看了這篇你就懂了

倒出新鮮衝煮的法壓壺咖啡

浸泡式衝煮的挑戰

這種衝煮法相較滴濾式衝煮比較不受歡迎,但它值得這樣被看待嗎?

雖然法壓壺不一定是浸泡式萃取的同義詞,卻是此種衝煮法最具代表性的器具,它很適合讓粗研磨咖啡長時間跟熱水浸泡。

選擇咖啡沖泡器具,是滴濾還是浸泡?看了這篇你就懂了

不幸的是,許多人因為沒有在壓下壓筒後,立即將法壓壺內的咖啡全部倒出,導致咖啡過度萃取,也因此抹黑了法壓壺的名聲,只是將器具歸咎於我們的萃取失誤似乎不太公平。此外,如果利用法壓壺搭配細研磨也可以帶來更高的萃取率和更豐富的風味。


有些人認為浸泡式衝煮出來的咖啡,會讓口感的負擔太重。市場上多數法壓壺的濾網都是金屬製、孔隙介於80-300微米間。不像滴濾式手衝咖啡的濾紙以及某些特定的浸泡式器具,這些器具衝煮出來的咖啡不會吸走咖啡油脂,同時帶來一些細粉的沉澱,操作不當可能會導致衝煮出來的咖啡充滿苦味


選擇咖啡沖泡器具,是滴濾還是浸泡?看了這篇你就懂了

不同衝煮法會帶來不同風味?

浸泡式跟滴濾式,前者特色為厚實的口感,後者則為乾淨的口感、豐富的層次以及明亮的酸質。

除了這兩種衝煮方法,還有結合兩種衝煮法特色的器具,可能讓你同時擁有乾淨與厚實的口感。


但是這不代表某種衝煮法一定優於另一種,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合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