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應》:從平行時空、隱含作者理論,看懂埃文的重置人生

歡迎來到璇兒說,相遇即是緣。點上方“關注”,讓我們一起,品世間百態,享共情人生!

《蝴蝶效應》:從平行時空、隱含作者理論,看懂埃文的重置人生

埃文

圖/《蝴蝶效應》


前言

《蝴蝶效應》是美國2004年上映的一部科幻大作,由埃裡克·佈雷斯、J·麥基·格魯伯聯合執導,阿什頓·庫徹主演。影片獲得2004年青少年選擇獎“最佳驚悚電影”(提名)、2005年土星獎“最佳科幻電影”(提名),豆瓣評分8.8。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蝴蝶效應》一名,源自1972年麻省理工學院教授E.N.洛倫茲發表的題為《蝴蝶效應》的論文。

《蝴蝶效應》:從平行時空、隱含作者理論,看懂埃文的重置人生

蝴蝶效應理論,也稱混沌理論。“巴西叢林蝴蝶偶然煽動翅膀,可能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掀起一場龍捲風。”看似沒有聯繫的兩件事,或著說蝴蝶扇動翅膀的小事,卻能夠產生巨大的改變。

一切不確定的行為,都有不確定的結果。蝴蝶效應理論作為科學界的一大著名猜想,是假定而非確定,但是影片藉助男主人公埃文5次重置人生命運,引發不同結局的故事,將一個宏大的科學課題,具象到某個人身上,蝴蝶效應理論在電影敘述藝術中得到新的詮釋和生命。

故事梗概

影片講述了埃文因為童年遭受過可怕經歷,丟失了部分記憶,心理醫生給予埃文寫日記找回記憶的建議。埃文照做後,驚訝地發現藉助日記,他的意識,可以回到過去,潛入童年的身體。

當埃文記起童年自己的行為和選擇給周圍人帶來災難時,埃文決定改寫歷史,於是5次重置人生,可結局卻一次比一次糟糕,最終選擇出生前用臍帶勒死自己,結束一切的故事。

《蝴蝶效應》:從平行時空、隱含作者理論,看懂埃文的重置人生

影片宣傳照

本文將從電影敘事特色、隱含作者和主題思想兩大方面,解讀主人公5次重置人生的故事情節和影片內涵。


《蝴蝶效應》:從平行時空、隱含作者理論,看懂埃文的重置人生

第一層次 主人公埃文五次重置的人生

這裡只探討埃文回到過去,改寫歷史的故事,省略伊萬記憶重現片段的解讀。如在肚臍上留下菸頭燙傷,刺穿手心留下的傷疤,幼兒園畫下的暴力圖畫等,這些行為並沒有重置人生,而是讓埃文意識到自己有回到過去的能力,找尋到了童年自己丟失的可怕回憶:

在地下室凱麗父親誘導埃文和凱麗拍色情片、雷管放在鄰居信箱中意外炸死鄰居和她的寶寶,湯米因為埃文和他妹妹交往,燒死了伊萬心愛的小狗。

《蝴蝶效應》:從平行時空、隱含作者理論,看懂埃文的重置人生

埃文失憶

下面具體梳理埃文五次重置的過程。

第一次重置人生,埃文回到地下室凱麗父親誘導二人拍色情片場景。埃文這次沒有選擇妥協,而是勇敢地站了出來,以成人的口才教訓了凱麗父親,讓凱麗拒絕父親畸形的愛,“你真正該管的是你不聽話的兒子”,凱麗父親被震懾到。埃文和凱麗的人生被改寫,平安長大然後相愛。

《蝴蝶效應》:從平行時空、隱含作者理論,看懂埃文的重置人生

埃文教訓凱麗父親

然而凱麗父親卻把怨氣發洩在兒子湯米身上,湯米長大報復埃文,埃文自衛中,失手殺了湯米,進了監獄。埃文在監獄裡遭受欺凌,在獄友幫助下,拿到日記回到現實,決定實施第二次重置。

第二次重置人生,埃文回到湯米在樹林中虐狗的場景。由於過去蘭尼打不開裝有小狗的麻袋,這次埃文提前給了蘭尼一塊廢鐵,蘭尼卻用廢鐵襲擊了湯米,命運再次被改寫,小胖蘭尼被抓進精神病院,凱麗淪為風塵女,所有人都變得更不幸了,埃文不滿意這種結局,決意實施第三次重置。

《蝴蝶效應》:從平行時空、隱含作者理論,看懂埃文的重置人生

蘭尼襲擊了湯米

第三次重置人生,雷管爆炸事件。埃文在鄰居靠近信箱,雷管爆炸之前,奮不顧身地撲向信箱,自己被炸的失去意識。醒來,發現自己癱瘓在床,蘭尼和凱麗成為一對,湯米做了救人的英雄,母親終日抽菸得了肺癌。埃文當然接受不了,於是,命運第四次改寫。

《蝴蝶效應》:從平行時空、隱含作者理論,看懂埃文的重置人生

埃文母親臥病在床

第四次重置人生,伊萬重回地下室。埃文試圖用雷管恐嚇凱麗父親,卻陰差陽錯炸死了凱麗。這次重置歷時最短,凱麗的死痛斥了伊萬的心。

他發現無論如何改寫過去,命運都只會走向不幸。他想起母親曾胎死腹中的兩個孩子,想起了算命人所說“沒有生命線,不該出現”的預言,想起了父親知道自己的能力,想要掐死自己的行為。埃文最終認為,自己才是痛苦命運的根源。只要自己不存在,周圍的人都能獲得幸福。

第五次重置人生,埃文觀看家庭聚會視頻,回到母親子宮裡用臍帶勒死自己。這啟發我們,埃文未曾出生的哥哥姐姐,可能也做出了和埃文同樣的選擇。

《蝴蝶效應》:從平行時空、隱含作者理論,看懂埃文的重置人生

埃文回到母親子宮用臍帶勒死自己

比較埃文五次重置的人生,發現無論怎樣改變,命運沿著不同的走向,都通往了唯一的出口:就是不幸。埃文最初記憶殘缺的人生,或許是最幸運的那種。

《蝴蝶效應》:從平行時空、隱含作者理論,看懂埃文的重置人生

第二層次 電影的敘事特色

01 懸念錯亂:影片的碎片切割,將原本完整的時間因果鏈打破成若干個故事片段,丟失關鍵情節,製造錯亂感。

主人公埃文的記憶總是在關鍵的時刻部分缺失:為何埃文小小年紀會作出拿刀刺殺兩人的血腥圖畫?當凱麗父親在地下室要給埃文和凱麗拍兒童色情片時,埃文做了什麼?埃文去精神病院看素未謀面的父親,父親為何要掐死他?13歲的埃文和凱麗兄妹以及蘭尼把雷管放到鄰居信箱裡惡作劇,雷管爆炸後,蘭尼暈了,埃文為何什麼都不記得?

《蝴蝶效應》:從平行時空、隱含作者理論,看懂埃文的重置人生

埃文向凱麗尋找答案

不瞭解導演的敘事特色時,觀眾會覺得被“玩弄”,甚至有些亂七八糟。但是當影片揭曉埃文可以通過閱讀日記意識重返過去時,觀眾才理解了其中的合理性。

我以為有兩種解讀:一埃文的確患有失憶症,童年的創傷讓他選擇性失憶,七年以後他才選擇回到過去尋找記憶,改變歷史,重置人生;解讀二,小時候的埃文之所以片刻失憶,是由於長大後埃文的意識佔據了他此時的身體,因此失憶。

當然,科幻片的解讀可以很多元,正是導演顛三倒四錯亂的情節敘事手法,才給予了影片藝術的張力。

《蝴蝶效應》:從平行時空、隱含作者理論,看懂埃文的重置人生

埃文記日記

02 平行時空,多可能羅列式敘事。

所謂科幻電影,當然不是導演憑空幻想,影片基於一定科學理論的猜想。

大衛·多伊奇提出量子的不確定性理論:即一個電子遇到一個質子時,可以轉向左邊,或是右邊,不同的選擇造成了宇宙的多重性。藉助量子理論,衍生出“平行時空”的猜想:每個時刻都可能產生兩個不同的平行時空,獨自發展。

通俗來說,好比“一個面對岔路口的人,一個走向左邊,而另一時空的自己選擇了右邊的路。”

《蝴蝶效應》:從平行時空、隱含作者理論,看懂埃文的重置人生

我會為你回來

至此,基於平行時空理論,影片採用了一種創新性的敘事手法:多可能羅列式敘事。埃文的五次重置人生,就是在多種可能中的各自選擇。電影打破了傳統的線性敘事,觀眾將因果鏈還原之後,才能看出情節的合理性。

比起起因-發展-高潮-結局的故事推進,影片《蝴蝶效應》更像是把五個並列發生的單個故事先後排列,在互相獨立的平行時空下,通過主人公伊萬的不同選擇來揭示文本的主題內涵。

03 主人公敘述視角,讀者妥協式的二次敘述。影片的敘述視角從始至終都是主人公埃文的視角,無論是影片最初的錯亂,還是每次重置後的人生,我們能看見的,都是埃文有能力知道的。有限人物視角,敘述能力自限,推遲揭曉真相,讓敘述更有魅力。

《蝴蝶效應》:從平行時空、隱含作者理論,看懂埃文的重置人生

同時,由於每次回到過去,只有埃文攜有未來的記憶,此時,人物具有知曉一切的本領,有限人物視角轉化成主人公的全知全能視角,有助於交待故事背景,推動故事發展。

科幻電影是虛構的文本,即在敘述過程的內部空間裡,重構了一個虛擬的世界,讀者顯然不能通過簡單的還原式二次敘述,理解電影。

由於時空的錯亂,讀者需要藉助妥協式二次敘述:一方面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另一方面向電影的邏輯妥協,還原理解時間因果鏈,從而獲得故事的完整性。

《蝴蝶效應》:從平行時空、隱含作者理論,看懂埃文的重置人生

第三層次 隱含作者和主題思想

每個文本中必然存在一個隱含作者,這是影片創作的價值觀的集合,藉助隱含作者,電影才能傳達它的思想內涵。而隱含讀者是其全部思想的接受者,由於實際讀者總會對文本建構的真相有所懷疑,因此不可避免地與隱含作者存在距離,只能通過不斷地解讀接近它。

主題思想一 說明同個道理,命運是無數選擇後的唯一結果。

埃文看似重置了五次人生,獲得了不同的結局,但是無一不是悲劇,最後選擇消除自己的存在,傳達了影片“虛無主義”的思想。

每個人都曾幻想過回到過去,擁有重新選擇的機會,影片成全了埃文,也是成全我們。誰能料到,重寫歷史的結果不一定如我們所願,或許比現在還要糟糕呢?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若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超越光速,時光穿梭”成為可能,是否會被現在還要沮喪。

《蝴蝶效應》:從平行時空、隱含作者理論,看懂埃文的重置人生

埃文父親勸告埃文

事物發展都有其自身規律,就像埃文的爸爸告訴伊萬的那樣“根本沒什麼正確可言,你不可能做到改變一個人,又不毀掉那個人,你不能充當上帝。”在這個主題層面,頗有哲學意味,傳達了人類與命運扛爭的無奈。

《蝴蝶效應》:從平行時空、隱含作者理論,看懂埃文的重置人生

主題思想二 犧牲自己成全別人。

伊萬每次重置都是源於“美好”二字。第一次重置人生是為了讓心愛之人凱麗免遭童年不幸,獲得幸福人生;第二次為救小狗,也是救困在監獄的自己;而第二次重置人生卻讓蘭尼、湯米、凱麗墜入深淵,埃文很自責,為贖罪實施了第三次重置;第四次為拯救身患重病的母親;最後一次終結自己的生命,成全所有人。

《蝴蝶效應》:從平行時空、隱含作者理論,看懂埃文的重置人生

在平行時空,埃文的五次重置或為了愛情,為了友情,或為了親情,為了自己,埃文一次次穿梭在現在和過去,為的就是讓一切都能完美。

當發現自己的存在才是周圍人不幸的根源時,埃文犧牲了自己成全別人。影片結尾,導演有意播放的畫面,就是在暗示這層含義:沒有了埃文,周圍人的生活平靜美好。

《蝴蝶效應》:從平行時空、隱含作者理論,看懂埃文的重置人生

朋友愛人獲得了幸福生活

這個主題層面傳達了自我犧牲的精神,上帝不一定是操縱歷史、改寫命運的角色,卻一定是能夠為眾生犧牲自我的存在。

主題思想三 往事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把握當下才是獲得美好不二法門。

埃文最初的生活不是沒得選,凱麗在等著他,母親健康,也有一群朋友。但是埃文執著於過去遺失的痛苦記憶裡,諷刺的是,即使埃文重置了人生,有機會讓一切好起來,卻沒有把握好每一次重置的命運,不甘心希望一切可以更完美。在某次重置中,錯失了凱麗,造成了凱麗喪失希望後自殺的悲劇。

《蝴蝶效應》:從平行時空、隱含作者理論,看懂埃文的重置人生

凱麗質問埃文

影片在反覆提醒我們完美的現實是不存在的,一次次改變過去,又會有新的問題和麻煩,改變一個小小的選擇就會讓此後的人生跟著被不斷地改寫,這就是“蝴蝶效應”。

與其沉溺過往的痛苦中,不如接納人生的缺憾同創傷,活在當下,向前看。這個主題層面相對虛無和宿命論,更有現實意義,比起犧牲自我成全別人,更有立身意識。

總結

《蝴蝶效應》就是建構在平行時空裡,藉助多可能羅列敘述的手法,在埃文五次重置人生,走向悲劇的故事情節裡,傳達瞭如何獲得美好人生的方法。影片雖然有些燒腦,但是細細梳理解讀後,相信你會有更多的啟發。

《蝴蝶效應》:從平行時空、隱含作者理論,看懂埃文的重置人生


參考文獻

[1]何溪.蝴蝶效應、平行時空理論和電影結構——多種可能性羅列式電影敘事結構模式探析[J].山東藝術學院學報,2008年.

[2]馬立.從《蝴蝶效應》看電影中的隱含作者[J].電影文學,2015年:37-39.

今日話題:

如果你可以改寫人生,

你會如何選擇?

歡迎討論。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