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十大名寺--聖水寺

河南十大名寺--聖水寺

河南十大名寺--聖水寺

聖水寺坐落於河南省新密市白寨鎮楊樹崗村聖水峪大峽谷裡的賈魯河源頭聖水泉北,距省會鄭州僅有十五分鐘路程。聖水寺被聖水峪大峽谷的九個形似老虎的山頭拱衛,成為"九虎環抱聖水寺,一水傳載誦經聲"的著名勝景。

河南十大名寺--聖水寺

縱觀聖水寺,威坐九龍之匯,忱天橋吞南岑,氣勢磅礴。巍巍壯觀,面南向北隨山勢而建,松柏青翠,谷鳴鶯燕,佔地百畝,殿堂百間。寺前有一泉乃賈魯河源,泉水清澈,奔騰向前,兩岸芳草萋萋,牧歌聲聲,男耕女作,一排太平景觀。相傳南海觀世音菩薩,駕祥雲途經此地,為此景心動,嘆曰:“水亦聖也,地亦靈也,民風淳也,汝等可渡也!”遂落雲頭,用寶瓶汲水而去。之後,百姓曰泉“聖水峪”,建寺曰“聖水寺”。

河南十大名寺--聖水寺

聖水寺座落在坐北向南九嶺環抱的朝陽灘裡,此地也叫九龍口。寺下邊有一池叫聖水峪池,也叫黑龍池。池水巨大,出池門會打動水磨。池水朝西折北而流,是賈魯河源頭,過鄭州入汴河,出池門河道兩旁水磨、軋花車一個挨一個,入汴後航運旺盛。相傳建於北魏,唐時鑄有三尊銅佛,宋時鑄有兩尊鐵佛,明、清大建。到乾隆時,共建有:大雄寶殿、三佛殿、九龍聖母殿、藥王廟、黑龍王廟、佛塔、戲樓等,是座寺廟合一的建築。共有房屋四、五十所,僧人一百多名,寺院宅地二百多畝。唐代住持僧人寂恆、寂瑞曾是唐朝武則天時國師沈秀的徒弟,寂恆冥寂後眾徒弟為他建塔,隨後歷代住持僧人冥寂後,都建有塔,形成塔院,面積約五畝。所以人稱少林有塔林,聖水有塔院。

河南十大名寺--聖水寺


該寺始建於北魏後期,與"天中三林"(即:少林寺、竹林寺、洞林寺)齊名,六祖惠能兩個弟子曾在此修持弘法。聖水寺盛於唐,繁榮於明,至清代寺內僧眾達百眾。飛閣凌雲、仙泉水清、蒼松翠拍、蝶舞蜂鳴、煙霧繚繞,朗朗經聲,即是當時的真實寫照。

河南十大名寺--聖水寺

寺前的千古名泉--聖水峪泉系賈魯河源。泉水分青龍、黃龍、赤龍、白龍、黑龍五泉。赤龍泉在寺內,白龍泉在寺左,其它三泉在寺後山坡上。各泉用五種不同顏色的石塊分別砌作泉口,因而泉水也彷彿分作五色。由於地下"蓄水層"的自然變化,除白龍泉尚湧水外,其它四泉,已枯乾。

河南十大名寺--聖水寺

"聖水古桂"即指分佈在這崗巒之上聖水寺一株桂樹。桂樹在寺內中庭,粗約三圍,左側枝杆斜橫,枝葉茂密,秋季花開,多作五瓣,相傳為漢代種值,故又稱漢桂,桂樹學名木犀,屬木犀科亞喬木植物。多產於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在溫帶者,如生活條件無大變動時,樹齡可達一千年左右,樹莖雖顯粗老,但花仍芳香濃烈。這件桂樹,大約系明代建廟前後種植,距今約五百餘年。

河南十大名寺--聖水寺


聖水寺周圍群峰蒼翠,草木鬱然,崇阜廣水,煙霧渺茫,所謂“百鳥會禪林,游魚聽梵音”“水色花香鳥語,可供詩人之吟,恍而鍾魚聲、板經聲,笛明繚繞”者也。優美怡人的自然風光,別有一番清幽雅緻的情味。聖水寺旁有聖水泉,《密縣縣誌》上是這樣說的:“聖水峪池水湧出地面丈許……地形奇特,景色宜人。”聖水泉的泉水翻湧而出,每逢時令變遷,泉水的顏色亦會隨之突變。而且泉水出沒無常,神奇難解,水大時乃可行舟,但每隔數年便會突然乾涸,不知道什麼時間又會突然冒出。更令人奇怪的是,泉水冬季時竟然熱氣騰騰,到了夏天則清涼襲人。

河南十大名寺--聖水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