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碎陰謀論(二)|劉善慮、蘇立山等教授發文分析認為新冠病毒陰謀論缺乏病毒學證據

擊碎陰謀論(二)|劉善慮、蘇立山等教授發文分析認為新冠病毒陰謀論缺乏病毒學證據

擊碎陰謀論(二)|劉善慮、蘇立山等教授發文分析認為新冠病毒陰謀論缺乏病毒學證據
擊碎陰謀論(二)|劉善慮、蘇立山等教授發文分析認為新冠病毒陰謀論缺乏病毒學證據

俄亥俄州立大學劉善慮教授、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蘇立山教授聯名國際著名冠狀病毒學家Linda J. Saif(美國科學院院士)以及Susan Weiss(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在國際期刊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EMI) (中文譯名《新發微生物與感染》)發表題為“沒有可信的證據支持SARS-CoV-2來自實驗室人工合成

”的評論文章,對最近廣為流行的傳言和陰謀論進行了分析和駁斥。

該文主要論點如下:

(1)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雖與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最近報道的一個稱 為RaTG13的蝙蝠冠狀病毒有高達96%的同源性, 但兩者仍然有超過1,100 鹼基的差別,而且在關鍵序列序列上有特徵性區別,因此兩者是完全不同的冠狀病毒。

(2)社交媒體指向2015年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一篇論文,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是這篇文章報道的人SARS與蝙蝠冠狀病毒(SHC014)的嵌合病毒的洩露。然而,分析研究表明,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與這個嵌合冠狀病毒在基因組序列上有超過了5,000個鹼基的不同,所以這種懷疑完全缺乏任何科學依據。

(3)還有一種傳言說SARS-CoV-2是實驗室中有意人為製造的, 並以發表在BioRxiv上印度科學家的一份手稿中為依據,聲稱SARS-CoV-2中含有HIV序列。實際上這篇文章在線發表後, 輿論譁然,世界各國病毒學家也紛紛反駁。在HIV-1專家高峰(Feng Gao)領銜領導發表在EMI的另一篇反駁論文中,作者使用了仔細的生物信息學分析來證明,指出原文作者聲稱的SARS-CoV-2有多個HIV-1插入片段並非HIV-1特有,而是完全隨機的。由於國際社會提出的種種疑問,這篇手稿的作者也已經撤回了該手稿, 目前沒有發現再次發表。

(4)從科學層面講,病毒進化是循序漸進的,並切隨著時間的推移進一步產生有利於病毒感染人的突變。相反,人工合成的病毒基因組通常會在已知的病毒骨架引入一些某些定向的變化。所以,目前沒有可靠的證據支持SARS-CoV-2是來源於實驗人工設計。

(5)儘管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來自實驗室人為製造,我們認為對公共健康有威脅的病毒都必須進行嚴格恰當的實驗室管理,而且需要由科學界和政府聯合監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