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一種吃塑料的毛毛蟲,能否成為解決塑料汙染的利器?

塑料汙染是讓人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自從塑料袋被髮明以來,人們就陷入了對這種廉價、重量輕、便於收納的袋子的破壞性上癮中,每年都有巨量的塑料袋被生產出來,被廢棄。這些由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尼龍等材料製成的袋子,降解週期極長,短則200年,長則上千年。

科學家發現一種吃塑料的毛毛蟲,能否成為解決塑料汙染的利器?

由於塑料在焚燒的時候會產生有害氣體,唯一的處理辦法就是將其埋於地下,但這樣也會造成土壤的汙染問題。因此,為了降低塑料汙染帶來的各種問題,科學家們急迫地想找到一種能將其迅速降解的辦法。

最近,來自加拿大布蘭登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一種蠟蛾的幼蟲是能夠消耗和代謝聚乙烯的“塑料食肉動物”,這種動物或許能為塑料降解問題找到突破口。在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的論文中,研究小組描述了他們對這種毛毛蟲的研究,以及他們對這種毛毛蟲的腸道微生物的瞭解。

科學家發現一種吃塑料的毛毛蟲,能否成為解決塑料汙染的利器?

先前的研究表明,塑料正在成為一種主要的汙染物。它們除了堆積在垃圾填埋場外,還被分解成微塑料,汙染著世界陸地和海洋的幾乎每一個角落。儘管有人試圖限制它們的使用,但它們仍然在世界許多地區大量被生產和使用。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對蠟蛾及其幼蟲進行了研究。

眾所周知,蠟蛾會入侵蜂巢並且還會吃掉蜂巢的內部結構。通過這項新的研究,研究人員已經瞭解到,蠟蛾真的會吃低密度聚乙烯。為了查明這是否屬實,他們採集了多種毛毛蟲,並給它們餵食塑料食品袋。他們發現60只毛毛蟲在一週內可以消耗大約30平方釐米的塑料。這些毛毛蟲可以在只吃塑料袋的情況下,存活一個星期。

科學家發現一種吃塑料的毛毛蟲,能否成為解決塑料汙染的利器?

啃食蜂巢的蠟蛾

研究人員還研究了許多毛毛蟲的腸道中的微生物,並確定了與消化塑料有關的細菌。他們試圖讓這些細菌在毛毛蟲腸道外的塑料上大飽口福。在此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其中一些細菌能夠在只吃塑料的條件下,存活長達一年。研究人員還發現,毛毛蟲和它們的腸道微生物之間存在著共生關係——毛毛蟲和它們的腸道細菌能夠比細菌單獨消耗更多的塑料。

科學家發現一種吃塑料的毛毛蟲,能否成為解決塑料汙染的利器?

至於這種毛毛蟲以及它們腸道中的微生物,是否能成為我們解決塑料汙染問題的突破口,還有待考究。因為研究人員在實驗中還發現,當這些毛毛蟲以塑料為食的時候,它們會分明出有毒的乙二醇。乙二醇對環境的汙染程度還有待評估。

科學家發現一種吃塑料的毛毛蟲,能否成為解決塑料汙染的利器?

被蠟蛾入侵後的蜂巢

不管塑料汙染問題能否迎刃而解,我們都應該儘量減少對塑料袋的使用,儘可能地做到多次重複使用,不隨意丟棄塑料垃圾。這些都是我們能做到的,減少塑料汙染,保護環境,其實也是在保護我們自己。

科學家發現一種吃塑料的毛毛蟲,能否成為解決塑料汙染的利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