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是幾月幾號?植樹節有何教育意義?快給孩子講講吧

植樹節是按照法律規定宣傳保護樹木,並組織動員群眾積極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那麼,植樹節是幾月幾號?植樹節有何教育意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植樹節是幾月幾號?

  中國的植樹節由凌道揚和韓安、裴義理等林學家於1915年倡議設立,最初將時間確定在每年清明節。1928年,國民政府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週年將植樹節改為3月12日。新中國成立後的1979年,在鄧小平提議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中國植樹節。

  所以,今年(2020年)植樹節的具體日期是:2020年3月12日 星期四

植樹節是幾月幾號?植樹節有何教育意義?快給孩子講講吧

  植樹節有何教育意義?

  植樹節的意義不是在於每個人都要在植樹節這天去種一棵樹,而是通過植樹節的又一次來臨,使我們大家更加的關注綠化、環保的問題。眾所周知:地球正在沙化,沙漠的覆蓋面積正在逐年的增加——可我們似乎覺得這些離我們還很遠,但是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在默默無聞地為這片大地播種著綠色,他們有的被稱為"英雄"、有的被稱為"當代愚公",有的甚至是外國友人……他們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植樹是全人類的大事,是造福子孫萬代的偉業。

  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視林業建設。他任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頒佈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規定將每年"清明"定為植樹節。

植樹節是幾月幾號?植樹節有何教育意義?快給孩子講講吧

  1979年2月,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的提議,通過了將3月12日定為我國植樹節的決議,這項決議的意義在於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為我國植樹節,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徵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的遺願將在新中國實現並且要實現得更好。1981年,在鄧小平同志的倡議下,五屆人大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

  近代最早設立植樹節的是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莫頓在內布拉斯加州園林協會舉行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設立重視節的建議。該州採納了莫頓的建議,把4月10日定為該州的植樹節,並於1932年發行世界上首枚植樹節郵票,畫面為兩個兒童在植樹。據聯合國統計,現在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設立了植樹節。由於各國國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樹節在各國的稱呼和時間也不相同,如日本稱為"樹木節"和"綠化周";以色列稱"樹木的新年日";緬甸稱為"植樹月";南斯拉夫稱為"植樹周";冰島稱為"學生植樹日";印度稱為"全國植樹節";法國稱為"全國樹木日";加拿大稱為"森林周"。

植樹節是幾月幾號?植樹節有何教育意義?快給孩子講講吧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今年受疫情的影響可能不能很好地度過植樹節,但是現在網絡植樹也是十分不錯的選擇哦!

  中國網絡植樹節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綠化基金會主辦。互聯網的應用和發展給社會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也為綠化公益事業開創了多元渠道和即時平臺。通過網絡植樹的方式,網民可以參與到西部綠化行動中來,登錄活動官方網站,輕點鼠標,捐植一棵樹、一片林。

  以上就是關於植樹節的有關內容介紹了,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