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萬平方公里極寒凍土,被中國嫌棄!如今腐朽不可逆,為何?


1300萬平方公里極寒凍土,被中國嫌棄!如今腐朽不可逆,為何?


中國,在歷史長河中,雄踞整個東方世界,是東方最強的帝國

那麼問題來了,以當時的實力,為何不將整個西伯利亞收入囊中?


1300萬平方公里極寒凍土,被中國嫌棄!如今腐朽不可逆,為何?


看美國人除了武力征服,開疆拓土,就是買買買!連阿拉斯加這麼荒涼的極寒之地都不放過。

一些國人,因古人未能高瞻遠矚,錯失西伯利亞這片遼闊沃土,而扼腕嘆息!


1300萬平方公里極寒凍土,被中國嫌棄!如今腐朽不可逆,為何?


看問題不能脫離歷史現狀、違背自然規律,當時的極北蠻荒之地,中央帝國自然看不上!

西伯利亞的區位,正好位於我國北方,包括現在的外東北,庫頁島以及直到北冰洋的廣闊領土。


1300萬平方公里極寒凍土,被中國嫌棄!如今腐朽不可逆,為何?


一、如此遼闊、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的西伯利亞,被我們嫌棄2000年


大航海時代來臨前,這個世界還有很多“飛地” --- 比如北極、南極、西伯利亞,大洋洲和美洲大陸。

那是武力征服、野蠻佔領的時代,沒有同情,沒有仁義。


1300萬平方公里極寒凍土,被中國嫌棄!如今腐朽不可逆,為何?


戰果最輝煌的是英國、法國、俄羅斯、西班牙和葡萄牙這些國家,它們開啟了瘋狂的掠地模式,將美洲、大洋洲幾乎瓜分殆盡,還將觸手伸到了亞洲東部和南部以及整個非洲,深深地影響了現代世界的格局。

時至今日,世界領土格局基本成型,再想“開拓”難上加難,哪怕是不毛之地

在我國的北方,就曾經擺放著一塊超級巨大的荒地,它的面積比我國現在的版圖還大,雖然荒涼,但現已勘明其存在巨大的資源儲備,它甚至撐起了俄羅斯一半以上的經濟,它的名字叫 --- 西伯利亞


1300萬平方公里極寒凍土,被中國嫌棄!如今腐朽不可逆,為何?


俄羅斯要沒有它,只能算是一箇中型國家

西伯利亞離我們更近,地理有著自然的延續性。但一直以來,它都被我們“嫌棄”,長期處於“無主”狀態。

錯過了大航海時代,西伯利亞就成了俄羅斯人的囊中之物

我們“嫌棄”西伯利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

秦漢時期,我國北方的匈奴人就居住在這片土地以南。

被強漢擊敗後,寧願選擇西行,也沒有選擇向北前進,或許有,但很少。這導致了匈奴人和中亞、歐洲人的融合。


1300萬平方公里極寒凍土,被中國嫌棄!如今腐朽不可逆,為何?


後來的鮮卑、突厥、蒙古也一樣,他們不管是勝利還是失敗,都不大願意踏入西伯利亞這片土地。

蒙古人,曾經佔領過西西伯利亞平原,在這裡建立過西伯利亞汗國,而中西伯利亞高原和東西伯利亞山地始終遭嫌棄。

其實也不怪他們,那裡確實不適合人居住,現代都如此,何況是古代?


二、西伯利亞廣袤無垠、壯美依舊,地上的人類卻生存艱難、每況日下

西伯利亞的開發問題,不僅困擾著俄羅斯,更考驗著整個人類的智慧。

普京連任俄羅斯總統後簽署總統令,要求俄羅斯到2024年前,成為全球五大經濟體之一。

意味著,西伯利亞將迎來新一輪大開發。


西伯利亞,處在遙遠的北極圈周圍,它是一片面積約為1300萬平方千米的極寒凍土,佔據了俄羅斯70%以上的領土。


它的範圍西至烏拉爾山脈、東迄白令海峽附近;南邊則與蒙古和中國有著漫長的邊境線。這裡的全年的平均溫度都處於零度以下

最寒冷的地區,甚至可以達到零下七十度左右


1300萬平方公里極寒凍土,被中國嫌棄!如今腐朽不可逆,為何?


能源的心臟



從地理資源上來說,西伯利亞對俄羅斯是一座滿滿的寶庫


它有著無盡的礦產,樹林、天然氣和肥沃黑鈣土土地。

蘇聯學者估算,他的水利資源和石油資源佔據了俄羅斯的一半。

整體資源則佔到了三分之二。

正是有了這片寶地,俄羅斯甚至踩在了沙特的頭頂上,成為全球第一的石油出口國,源源不斷的向歐洲輸送著大把的礦產和能源。


1300萬平方公里極寒凍土,被中國嫌棄!如今腐朽不可逆,為何?


尤其是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經濟每況愈下。目前國內最大的財政收入就是天然氣與石油的出口。遠遠超出了軍火貿易和農業收入。甚至整個俄羅斯盧布的匯率就是取決於這種黑色黃金,只要油價下跌,匯款也跟著一落千丈。


1300萬平方公里極寒凍土,被中國嫌棄!如今腐朽不可逆,為何?


『 惡劣的環境與民族認同

那麼既然如此,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不管是從前的沙俄帝國,還是現在的俄羅斯政府,都沒有大量的組織人民對西伯利亞這一片大地,進行遷徙和拓殖呢?


西伯利亞,那令人恐懼的的嚴寒環境,是眾所周知的。

自然資源,的確是無比豐富,但這並不意味著他適合人類的生存繁衍。

當今投入昂貴成本,用科學技術對環境進行改造,仍無法使之像溫帶一樣,成為人口密集的居住地。


1300萬平方公里極寒凍土,被中國嫌棄!如今腐朽不可逆,為何?


西伯利亞和東歐平原中,隔著一座綿長的烏拉爾山脈,而這塊山脈,不僅是劃分亞洲和歐洲大陸的分界線,同時也是俄羅斯人傳統活動範圍的最東界限。

在近代之前,西伯利亞只存在著歐亞北部黃種人諸等遊牧民族,在當時的歐洲人眼裡完全是未開化的野蠻人。


一直到現在,西伯利亞也沒有完全融入歐洲文化圈。

本地居住的少數民族,例如圖瓦人、雅庫特人、布里亞特人等對歐洲沒有地域認同,同時歐洲的俄羅斯族人也瞧不上這一片蠻荒之地。


1300萬平方公里極寒凍土,被中國嫌棄!如今腐朽不可逆,為何?


在2014年時,西伯利亞甚至爆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獨立遊行,西伯利亞人聯合少數民族準備建立一個全新的共和國,以此抗拒莫斯科政府對西伯利亞資源的大量搜刮,改善本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讓西伯利亞人組建能真正代表自己利益的地方自治政府。


1300萬平方公里極寒凍土,被中國嫌棄!如今腐朽不可逆,為何?


2014年的時候,俄羅斯網絡媒體slon.ru發出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市將於8月17日舉行“西伯利亞聯邦化遊行”消息。一項“西伯利亞聯邦化遊行”計劃在非正式的西伯利亞首都新西伯利亞舉行,口號是“不再供養莫斯科”。


『 幻想的農業“天堂”



很多人認為,西伯利亞似乎無處不在都有著平整遼闊的耕地,只要大力發展機械化農業,隨隨便便都可以收穫得盆滿缽滿。


是一種美好的幻想,但不符合現實和科學依據


實際上,西伯利亞的生態環境是極其脆弱的,越往東面越是如此。不僅有著大量難以通行的沼澤與凍土地帶,還有著漫山遍野的原始樹林。


1300萬平方公里極寒凍土,被中國嫌棄!如今腐朽不可逆,為何?


這些看似豐富的林產,但其實品種非常的單一,多為針葉林、地衣、松樹林等耐寒性極強的植物。在寒風的磨練下,西伯利亞樹木的品質自然是極為優良,但是同樣會導致植物生長與恢復的週期無比漫長。


農產品,需要具備的特點,恰恰是產量大、生長快


由於西伯利亞的氣候嚴寒,就算勉強種下了作物,可能一次普通寒流就會導致顆粒無收。所以在這片大地上,無法種植越冬性作物。像我們熟知的水稻、小麥、菠菜等等,都無法種植。

在工業化較低的情況下,此地的居民只能私人小規模種植一些成熟期較快的作物,例如土豆、大麥、甜菜等等。


1300萬平方公里極寒凍土,被中國嫌棄!如今腐朽不可逆,為何?


一望無際的西伯利亞

在上世紀60~80年代,蘇聯政府在開發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的時候,進行了掠奪式的開採,使得本來就岌岌可危的生態環境遭到了更大的破壞

粗暴地對樹林進行採伐和效率低下的運輸,竟讓三成以上的樹木在砍伐後腐爛在原地沒有被運走。造成凍土層露出表面,水土流失,讓樹木無法生長

化學和礦業工廠,源源不斷的汲取著這片土地上的一切資源,排出的卻是無盡的有毒氣體和工業廢水,對江河與空氣造成巨大汙染。

當地的動物,由於食用受汙染的植物,宰殺後身上的肉竟無法達到食用衛生標準。

這樣忽略一切環境後果的開發措施,將得大自然徹底失去平衡


1300萬平方公里極寒凍土,被中國嫌棄!如今腐朽不可逆,為何?


物流與鐵路的極端匱乏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在西伯利亞如此貧瘠的土地資源下,俄羅斯西部的糧食卻是已經千倉萬庫。


近幾年全國的小麥出口量甚至已經超出了美國,佔全國出口量的三分之二。數年以來一直穩居全球第一名的位置。


1300萬平方公里極寒凍土,被中國嫌棄!如今腐朽不可逆,為何?


在2017年,俄羅斯全國的穀物產量已經達到1億3000萬噸


為什麼俄羅斯,寧願把自家的糧食向國外大肆出口,也不願意向東方輸送呢?


西伯利亞大鐵路,建設困難重重,在沙俄時期,政府在十年間耗費了14.6億盧布,並向西歐國家大量借款才勉強修通了這一條鐵路。


在惡劣不堪的環境下,成千上萬的俄國貧苦農民以及服苦役者參與了施工,他們不僅要在密佈的湖泊和高聳的山脈中勞作,同時還要忍受著零下三四十度的酷寒,正是無數倒在鐵路兩旁的工人屍首,才托起了這條貫穿西伯利亞的鐵路大動脈。


1300萬平方公里極寒凍土,被中國嫌棄!如今腐朽不可逆,為何?


1974年,蘇聯政府在後來的基礎上多修建了一條貝阿鐵路,同樣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由於技術和資金的原因,貝阿鐵路一直到目前為止還是一條單線鐵路,實際運力非常堪憂 ,扣除掉軍用和商用所佔據的鐵路外,自然是沒有多餘的運力來向西伯利亞輸送普通的糧食物資了。



脆弱的補給線


記得蘇聯衛國戰爭的一句話“同志們,我們已經退無可退,身後就是莫斯科。”


從蘇聯的版圖上看,即使是斯大林格勒與莫斯科淪陷,蘇聯政府依舊有著大片的領土可以繼續後撤。儘可以採用游擊戰、縱深戰等方式堅持戰鬥 。


1300萬平方公里極寒凍土,被中國嫌棄!如今腐朽不可逆,為何?


其實不然,在希特勒的構想中,也清楚的認識到並沒有足夠的兵力去佔領蘇聯龐大的全境,他的希望是把蘇聯逼退至烏拉爾山脈以東


一旦,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淪陷,失去了東歐平原的供給。數百萬的蘇聯軍隊在西伯利亞缺少補給,又因為惡劣的環境無法自行農墾。根本不需要任何的進攻,便會自行土崩瓦解。


1300萬平方公里極寒凍土,被中國嫌棄!如今腐朽不可逆,為何?


破碎的廢墟



上個世紀計劃經濟期間,政府為了改善現狀,也曾發出了“振興遠東”的計劃,用高福利吸引了引了大量的東歐移民,在西伯利亞展開了雄心勃勃的城鎮化、工業化。


如今我們把目光眺向遠東地區,看到的是一片片的工業廢墟

不僅一棟大樓或是一座工廠的荒棄,是一座座像是被核武器轟炸過無數次的死城和村莊。

移民者們,短暫到這裡享受十餘年的人口紅利後,便悄悄地再次逃回了富饒的西部。


1300萬平方公里極寒凍土,被中國嫌棄!如今腐朽不可逆,為何?


剩下的老弱病殘,則蜷縮在幾個靠近鐵路的城市和港口中殘喘度日

沒有政府,沒有水電,也沒有醫療和教育。

一切彷彿回到了中世紀之前,他們只能在這一片全世界最大的工業廢墟中汲取著從前黃金時代所剩餘的殘渣度日。


世人們熟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後的城市,卻沒有發現在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

這樣的廢墟簡直比比皆是,讓人觸目驚心。

空空如也的工廠,傾倒的樓房和爬滿了植物的百貨大廈,竟成為了在這一千多萬平方千米的龐大土地上相同的景觀。


1300萬平方公里極寒凍土,被中國嫌棄!如今腐朽不可逆,為何?


被廢棄的遠東小城市


從俄羅斯目前經濟情況來看,西伯利亞的腐朽很難逆轉


全球氣溫如果逐步升高,西伯利亞則可能逐步變得適合人類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