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篩選相對安全的芯片股?

Han-DaiJun


隨著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我國越來越發現芯片等科技行業的差距,尤其是中興通訊被制裁至2025年3月,引發了整個市場對芯片板塊的期待。近期高層官員彙集行業協會和監管部門,召開多次會議,研究探討進一步加速推進本土芯片產業發展的具體措施。對於這個行業,有好的一面,科技發展、政策扶植、全民期待、資金熱炒等;但也有不好一面,業績一般,行業估值高,市盈率高,面臨泡沫風險。顯然,這個板塊需要深耕。

挖掘芯片產業鏈股需要深耕

中國半導體產業人才和資源稀缺,甚至一些投入幾十年的研發都沒有結果,短時間內想要突破並沒有那麼簡單,這個行業的發展,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 目前市場對芯片的炒作,是有過“猛”了。中國芯片製造業,未來可能面臨三個主要關口,即產品的技術,成本與專利糾紛。由於我國芯片起步就落後於人,技術和人材方面的積累都不夠,短時間內無法快速超車,自然成本也會高出很多,因此這一段的產能爬坡過程會非常的艱難。最後未來的專利糾紛一定開打,決定於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要作好各種準備,任何僥倖心理是十分危險的。

這個行業也不是說隨便買就可以實現收益的,比如說匯頂科技,去年底有過一波連續漲停反彈,但最後就一路下跌,幾乎是近50%的調整;而近期跟隨板塊活躍,依然未能收復當時的失地,而且從年報公佈來看,四季度是有不少基金高位買入的,也同樣是被套的情況。

從去年底,《佈局未來,發掘鑽石股之芯片股(附股)》文章中給大家梳理2018年潛在行業板塊,再度將芯片板塊拿出來和大家分享,而從目前來看,相關個股都有了明顯的走強;而且很有可能是類似於去年的新能源汽車,成為持續性最好的行業。其中,類似紫光國芯、士蘭微等6只芯片股也有不錯的表現,而且有一些是持續數年的走勢。股民也問,除了這些個股還有沒有新的挖掘了?說實話,從芯片龍頭股奇偶愛都很難了,只有另闢蹊徑了。

為何只有那幾只芯片龍頭股,因為真的沒有新的,科研行業就是這樣的特點,研究階段是不賺錢,只能不斷投入錢的;特斯拉汽車為何還一直虧損,就是這個因素,只有最後量產了,才有可能實現盈利,但有多少企業願意等呢?包括斯隆馬斯克的另一家公司Space-X,那也是持續幾年的失敗,幾乎就要破產了,最後一次發射成功了。而相當數量的A股上市公司,都是上市就是創業終點了,實現財富了,就不再有創業的動力了。所以,我們看到傳統上市公司中,可挖掘的品種越來越少,倒是一些新上市的品種值得期待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