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種玉米收入還不錯,2018年種玉米還能賺錢嗎?

農情快訊


去年種玉米收入還不錯,2018年種玉米還能賺錢嗎?

大家好!現在正值北方地區春播玉米播種時期,可能很多農民朋友都在考慮這個問題,去年種玉米的收入還不錯,租地種玉米效益低的,如果加上種植者補貼沒晌地能賺3000~4000元,賺的多的每晌地能賺5000~6000元。


可是2018年種玉米還能賺錢嗎?關於這個問題小編認為,別看現在行情有點不好,但今年種玉米效益還能不錯。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考慮 : 一、玉米需求量在增加。隨著生豬等畜禽養殖在2018年下半年開始回暖,一些養殖企業規模擴大,以及酒精、飼料加工等需求增加,玉米價格上漲的可能性很大。

二、臨儲玉米補庫需求。大家知道,臨儲玉米拍賣進入第四周,前三週每週投放市場玉米700萬噸,第四周將投放800萬噸,有消息稱臨儲玉米拍賣將持續到6月份,如此巨量玉米出庫後,國家從戰略角度考慮,補充新季玉米庫存就會成為秋季玉米價格上漲的新動力。三、玉米市場行情預期較高。目前看,市場各方普遍認為七八月份以後玉米有可能重新進入上升通道。還有就是最近中央電視臺農業頻道發佈一則玉米價格預測消息,消息稱2048年新玉米收穫後,標準水玉米價格每斤比去年要高出0.06元,達到0.95元,這個玉米價格預測,為廣大玉米種植戶增加了種植信心。

四、國家對玉米產業的扶持也支撐住了玉米價格。國家連續三年實施了玉米種植、企業加工和輪作補貼,同時有連續三年縮減鐮刀灣地區玉米麵積。同時我國還提高了美國農產品進口關稅,對玉米行情都構成了一定實質性利好。總之,支撐2018年新季玉米價格因素還是很多的,但願都能成為現實,讓今年種植玉米的朋友增產增效。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瞭解更多三農資訊,請點擊文章上方關注本號!謝謝大家!


三農廣訊


這麼說吧,2018年玉米的種植收益還是有的,只不過要提醒東北的農民朋友,今年你們那裡的玉米生產者補貼標準將會明顯降低,希望你們做好相關準備!

玉米種植收益領先於大豆!

眾所周知,玉米在2005年以前並不是我國糧食產量的大頭,種植面積和總產量也都不溫不火,但是隨著我國對於玉米的市場需求提升,加上玉米市場價格的飛速上漲,同時玉米種植起來比較簡單,產量還高,玉米的種植效益提高上來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也進一步攀升。

我國在前些年實行玉米臨儲收購,以高於國際平均價格的水平大量收購玉米,在2014、2015年臨儲玉米收購價格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國內玉米價格也達到了1.2元/斤左右創下了歷史新高,農民種植玉米的收益最高能夠達到每畝400元,遙遙領先於其他糧食作物。一時間大量的土地被改種成了玉米,大豆等其他作物種植面積萎縮,玉米風頭無人能及。

即便國家取消了玉米臨儲收購,改為市場化收購加生產者補貼,經過了兩年的收儲制度改革,目前玉米的種植收益在秋糧作物中依舊屬於佼佼者,明顯領先於大豆。

2018年,玉米補貼金額將受抑制!

2017年,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調整,國內玉米價格逐步迴歸理性水平,加上國家在東北和內蒙古地區實行的生產者補貼,農民的種植收益依舊有一定保證,還是明顯領先於大豆。

今年,國家將保證和增加大豆種植面積作為農業生產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了對大豆種植者的補貼力度,同時相應削減了玉米補貼力度,以鼓勵人們適量改種玉米為大豆,以避免玉米種植面積出現大規模增加造成今年玉米供需關係緊張的狀況!

2017年,國內玉米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好不容易才實現了下降,國內玉米供需關係明顯改善,市場價格逐步回暖,一切都在往好的態勢發展!

萬萬不可顧及眼前利益而大肆增加玉米種植面積造成今年玉米供應過多而導致的市場價格低迷!

2018年,種玉米賺錢,但不要盲目擴種!

望周知!讓自己的親屬、朋友瞭解。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05.08


糧油市場報



謝謝三農廣訊頭條好友的邀請,看了你的回答,非常到位祥實,其他幾位朋友的回答也很有見地和道理,2018年玉米的價格行情根據現在的情況來看,大家還是相對比較樂觀的。



主要是以下三點原因:一是國內玉米臨儲政策退出,玉米價格下降導致玉米種植面積大幅減少,玉米產量縮減明顯。二是國內玉米庫存隨著玉米麵積和產量的縮減也隨之有所回落,也面臨新舊更替的庫存補充。

三是從國際局勢來看,中美貿易摩擦導致我國以玉米和高粱為主的糧食進口量減少並有繼續擴大的預期,對國內的玉米市場起到提振作用。

雖然大家都對玉米的價格行情比較樂觀,但是,農人田園想提醒農友們,我國玉米整體供大於求,不宜盲目擴種

從國家長遠規劃來看,面臨結構調整的壓力比較大,從頂層設計的理念來看,合理佈局和區劃,用地養地相結合的農業生產模式是以後農業發展的大方向。



玉米種植自然也是這樣,適合的地區發展玉米種植會給以扶持和補貼,非適宜區種植玉米則沒有相應政策,這就是要充分發揮資源優勢,進行合理的優化配置,讓農業生產更科學、生態、高效、可持續發展。

因此,種植玉米要根據你當地的資源條件是否符合玉米種植的規劃,具體來說就是你當地有沒有針對玉米生產方面的補貼,有的話肯定是支持的,如果沒有,最好改種當地鼓勵種植的作物,這將會成為以後農業生產的新常態,通過政策引導農業生產來順應和滿足市場的需求,而不是盲目生產。

國際市場玉米價格較低,國內玉米價格行情不具備持續上漲的基礎,今年的價格上漲是政策縮減玉米種植面積造成的反彈以及國內國外等多種因素等綜合影響的結果。即使現在的價格,種植玉米的收益也是非常低的,如果沒有補貼更是很難獲利。所以,2018種植玉米能不能賺錢不光看玉米價格,還要看政策和你當地的資源優勢。



以上是農人田園的觀點,希望對農友們有一點參考和幫助。再次感謝三農廣訊頭條好友的邀請,希望和更多的頭條好友互動交流,歡迎關注農人田園頭條號。




農人田園,為農民發聲,為農村吶喊,為三農助力!


農人田園


作為農民來說,種地是我們的本職工作,但是,種什麼?怎麼種?最近這些年來,好像一直困擾著大家,特別是玉米,隨著這兩年來的市場變化,讓很多朋友都摸不著頭腦。

小幫手以前給大家算過一筆帳,不加地租的前提下,種植一畝地玉米,成本需要600元左右,一畝地玉米能賣個8-9百元,也就是說,一畝地利潤在200-300元左右(如果是種地大戶,加上地租,那就另外再說),不過,有朋友說了,我家的玉米產量高,去年,每畝地能掙4-5百元,收入還可以,但是,今年聽一些朋友說,玉米價格不是那麼好,就擔心,今年種玉米,還能不能掙到錢。

上面所擔心的事情,小幫手覺得,很多農民朋友心裡都曾想過,但是想歸想,也沒人實際給指明,那就繼續種植吧,目前春玉米種植區域,大部分早已播種完畢,該種的還是種,不想種的改種其他作物,如果讓我決定,我可能也會繼續種植玉米吧,原因有二點:

1、我們這邊一年種2季,大部分都是小麥收完種玉米,玉米收完種小麥,偶爾有朋友種植大豆、花生、棉花、紅薯等,但都是小面積種植,比如花生,由於不是沙土,地下害蟲太多,產量不高,比如紅薯,種幾分地,夠自己家吃的就行,如果想要銷售,還得是小麥、玉米,大豆的話由於產量低,種植的也不多。這是一個現實情況,不是說你想種不想種的問題,而是不種不行的問題,這麼年,大家也習慣了這樣的種植方式。

2、種植技術的問題,除了上面常說的這幾種農作物外,如果說種植經濟作物,比較能掙錢,大家還是都懂的,但理是這樣的理,但不會種怎麼辦,發生病蟲害不知道怎麼防治,肥料不知道怎麼施,去農資店裡問,銷售人員也不懂,有些可能店裡就沒有這類作物的藥劑,與其在這種情況下,還不如繼續種植玉米,最起碼,比不會種收益強。

所以,小幫手建議大家,如果你去年種植玉米收益還可以,今年又沒有一個非常確定的好項目,還是繼續種植玉米吧,不要跟風,不要盲目種植,切記切記。

最後問下大家,你去年種植玉米收益怎麼樣?今年還會繼續種植嗎?

【我是農民的小幫手,瞭解更多玉米相關內容,可關注查看哦~】


農民的小幫手


預期2018年玉米價格行情有望保持強勢上漲,從三個方面可以看出。



一、燃料乙醇的大量生產提升玉米價格

2016年12月[生物質能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出了到2020年將燃料乙醇的產能擴大到400萬噸的目標。2017年9月《關於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中,提到了到2020年要實現乙醇汽油全覆蓋,這是個什麼概念?就是說所有燃油車將全部用乙醇汽油,乙醇的年利用量將達到1000萬噸。1000萬噸乙醇將帶動3000萬噸的玉米消費。這將佔玉米總產量的15%。



二、進口量劇減

國家對國外進口的高糧和玉米減少了進口。因為高梁是玉米的代替品,主要用於動物飼料,主要因為高梁進口沒有關稅限制。所以代替玉米的高梁被限剩進口了。在這些利好機會下玉米在2018年會有上漲的趨勢。



三、種植面積總體下降

由於前幾年的玉米行情不太樂觀,有些農民利用現有的土地進行了改種,比如種一些山芝麻或烤煙。我們這已經有很多改種山芝麻的了,由村裡牽頭,一片一片的土地都種上了山芝麻,一片最多200多垧地。

從目前的大行勢下看,不難看出在2018年的玉米價格還是有升值空間的。


蜜汁林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如果簡單的回答2018年種玉米還能賺錢嗎?當然是能……但是有人預測高粱到秋每斤1.5元以上!花生也有很多人看好!大豆補貼好像美麗…阜新這裡主要種植的農作物就是這四樣。(紅薯和烤煙穀子不是普遍的)


最愛的還是農村


去年東北玉米元旦後持續上漲。然而百分之八十的農民元旦前己將玉米買出,並沒賣到高價。糧商們都賺個溝滿濠平。一般的村級糧點都賺個幾百萬元。農民一年到頭白忙活。展望2018年,看形勢玉米價錢有上漲的可能,但農民朋友們還是不要有過高的奢望。玉米價格一旦上漲到一定程度。政府會想辦法調控。農民賣糧永運是買方說了算。而購買生產資料則是賣方做主。這就是當今的農民。想種地發財,是不現實的。


快樂老園丁8848


賺小錢應當沒大問題,但是想著漲價多少就不要了!雖然國家提倡生物燃料,減汙減排,以及和美國的貿易戰,都似乎預示要漲價!但一是,玉米的面積還是很大,飼用加工等企業業績也並不是很好;二是,目前的玉米質量區分不明顯,針對不同市場需求的品種種植並不多,還是以常規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