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懷一生都是官商之間,留下一本書,別有生趣

辛亥革命後,盛宣懷在政治上失勢,但仍有經濟實力。

1913年再任輪船招商局副董事長,漢冶萍公司董事長,並以公司財產為抵,向日本大舉借款,在資本運作的舞臺上,長袖善舞。次年,年邁的盛宣懷身體日漸衰弱,慢慢走向了生命的盡頭。不久,盛宣懷在上海病逝,終年73歲。對於生活在太平盛世的現代人來說,盛宣懷成為了永遠無法複製的曠代紳商,彷彿殿堂中供奉的神像,只能於膜拜頂禮、讚歎感慨中摹想其風采和音容笑貌。

盛宣懷一生都是官商之間,留下一本書,別有生趣

離亂動盪的特殊歷史環境給這個人的生平經歷抹上了一層厚厚的神奇色彩。另外,他還留下了一本書——《愚齋存稿》,是一本別有生趣的著作。他的歷史形象已經在現代人的意識中凝固成“官商典型”了,盛宣懷現象就是“官商經濟現象”。

盛宣懷一生都是官商之間,留下一本書,別有生趣

“官商經濟”的盤根錯節是中國走向復興的不可逾越的階段,盛宣懷依附於朝廷,靠公款營業項目起家,在特權中投機獲利,在一段時期內也確實是春風得意,以至於成為後世商人頂禮膜拜的偶像級人物,而結果呢?終究敵不過更大的官商和外商而一敗塗地。

盛宣懷一生都是官商之間,留下一本書,別有生趣

盛的後代們,大都在國外了。其中,日本的盛氏後人還給上海交大捐款建了留園。留園是盛氏後代在日本建立的中餐館,因為盛宣懷家族在中國上層社會的影響力,所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前,不少日本首相是留園的常客。美國總統到日本訪問,也到留園就餐,當然目的還是希望能夠獲得跟中國打交道的其他通道。可見,盛氏家族對中國的影響力仍未終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