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這些古鎮,保存了最古樸的歷史底蘊

河南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核心發祥地,從夏朝至宋朝,河南曾作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5000年之久。作為我國擁有古都最多的省份,這裡有十三朝古都的洛陽、八朝古都的開封和七朝古都的安陽,還有眾多的名勝古蹟和舉世聞名的古鎮景點,現在就來一起認識一下這些古鎮吧!

河南這些古鎮,保存了最古樸的歷史底蘊

1.開封朱仙鎮

朱仙鎮的歷史,源遠而流長。其早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就孕育了早期人類文明,自唐宋以來,一直是水陸交通要道和商埠之地。明朝時是開封唯一的水陸轉運碼頭,成為"南船北車"的轉運處和貨物集散地,因此而迅速繁榮,與廣東佛山鎮、江西景德鎮、湖北漢口鎮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鎮"。

朱仙鎮是我國木版年畫的發源地,這裡木版年畫歷史悠久,距今已有1300餘年的歷史,被譽為中國木版年畫之鼻祖,明清時期被譽為朱仙鎮四大盛產之一。

河南這些古鎮,保存了最古樸的歷史底蘊

在該鎮曾發生過一場有名的朱仙鎮之戰,岳飛帶領岳家軍在此大破金兵。鎮上有一處岳飛廟,是中國三大嶽王廟之一。

河南這些古鎮,保存了最古樸的歷史底蘊

這裡另一值得去的地方是建於北宋太宗年間的清真寺。其建築風格和裝飾在全國百大清真寺中都屬罕見。據說,岳飛大戰金兵時元帥府就設在寺內。

河南這些古鎮,保存了最古樸的歷史底蘊

2.南陽賒店古鎮

賒店古鎮被稱為"中原第一古鎮"。古鎮始建於東漢,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據說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當年落魄流亡到這裡,向當地店家賒了一面酒旗,然後舉旗起師,最後建立了東漢王朝,所以叫了"賒店"。

河南這些古鎮,保存了最古樸的歷史底蘊

賒店興盛於明朝,曾是中國重要的商業重鎮。兩條河穿鎮而過,水運發達,當時的賒店鎮南船北馬,商鋪林立,還曾是中俄茶道的水陸中轉站。

賒店古鎮按照皇家的規格建了九座城門,是全國唯一的具有9座城門的古鎮。古鎮周邊圍繞著約5公里長的城牆,有明清時代遺留至今的城牆、碼頭、街道、店鋪和民居。

河南這些古鎮,保存了最古樸的歷史底蘊

城內有"華中第一鏢局"廣盛鏢局、國內僅存的清代最完整的稅務衙署厘金局、中原第一傢俬立銀行蔚盛長票號,茶道中轉站的標誌福建會館、中原地區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火神廟等景點,其中不得不看的還屬有著 "天下第一會館"之稱的山陝會館,它被國家文物保護專家盛讚為:"輝煌壯麗,天下第一"。

河南這些古鎮,保存了最古樸的歷史底蘊

3.許昌神垕古鎮

神垕古鎮位於河南禹州西南部,地處伏牛山餘脈,山川秀美。神垕因鈞瓷而繁榮馳名,是馳名中外的鈞瓷文化發祥地,被評為"中國鈞瓷之都"。早在唐代神垕就已燒製出多彩的花瓷和鈞瓷,到了北宋徽宗年間,鈞瓷生產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被定為"宮廷御用珍品"。

河南這些古鎮,保存了最古樸的歷史底蘊

神垕老街俗稱"七里長街"。老街由東、西、南、北四座古寨構成,道路兩側店鋪林立,古民居依地勢而建。

河南這些古鎮,保存了最古樸的歷史底蘊

漫步神垕小鎮,彷彿讓人回到了遙遠的年代,從這些建築中,也讓人們見證了這個小鎮昔日的輝煌。"進入神垕山,十里長街觀,七十二座窯,煙火遮住天,客商遍地走,日進斗金錢。"神垕古鎮還是電視劇《大河兒女》風鈴寨的原型。

4.南陽荊紫關鎮

荊紫關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因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太子荊來此鎮守而得名。其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地處豫、鄂、陝三省結合部,素有"一腳踏三省","雞鳴三省荊紫關"之稱。丹江穿境而過,是"南水北調"水源地。

河南這些古鎮,保存了最古樸的歷史底蘊

荊紫關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在春秋時期,北連秦晉,南通吳楚,"朝秦暮楚"的成語就源於這裡。這裡自古水陸並通,為南北交通之要塞,古時水運有"丹江通道",陸運有"商於古道",明清時期商業高度繁榮,有"小上海"之稱。

河南這些古鎮,保存了最古樸的歷史底蘊

荊紫關古鎮上留存的最多的就是明清時期的文化古蹟了,其中有許多是很著名的,比如明清古街、平浪宮、清真寺、山陝會館等,每一處都有著不一樣的時光故事。

河南這些古鎮,保存了最古樸的歷史底蘊

這條明清古街長5華里,1500餘間明清建築錯落有致,古香古色,在2001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南這些古鎮,保存了最古樸的歷史底蘊

平浪宮,荊紫關鎮的地標性建築。位於荊紫關南街,始建於清代。在荊紫關碼頭極盛時期,船商們組建幫會,取"風平浪靜"之意,籌建了平浪宮,成為船工娛樂、集會之地

5.鄭州古滎鎮

古滎鎮位於鄭州惠濟,歷史上是著名的滎陽故城。這裡是黃河與古大運河通濟渠交匯的地方,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早在公元前3000~5000年前,華夏祖先就勞動、生息在這塊土地上。

河南這些古鎮,保存了最古樸的歷史底蘊

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鄭州段"通濟渠"

古滎鎮歷史悠久,有史以來,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發生過許多彪炳史冊的重大事件,影響了中華文明的進程。被稱為"中華第一城"的西山古城址,距今五千多年,是我國北方地區目前發現的時代最早的夯築城址,是中國城市文明的重要源頭。

河南這些古鎮,保存了最古樸的歷史底蘊

大禹在這裡治理黃河水患,引濟水入黃河,南溢為滎,彙集成洋,成為中華九澤之一的滎澤;春秋之際,晉文公在此會盟諸侯;戰國時期,韓國在這裡築城,因位於滎澤之陽,故名滎陽;這裡最為重大歷史事件是楚漢時期波瀾壯闊的"楚漢滎陽之戰",這奠定了大漢王朝400年煌煌偉業的基石。

河南這些古鎮,保存了最古樸的歷史底蘊

到西漢武帝時代,這裡成為全國重要冶鐵生產基地,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冶鐵遺址,是漢代河南郡第一冶鐵工場。冶鐵技術的成熟和發展,支撐著漢王朝的江山,使大漢兵威遠震。

河南這些古鎮,保存了最古樸的歷史底蘊

到了隋唐時期,在這裡開挖通濟渠,設置滎澤縣。滎澤縣從隋至清,為千年古縣。民國時改設古滎鎮,延續至今。

河南這些古鎮,保存了最古樸的歷史底蘊

另外,在古滎鎮大河路路北,有一座城隍廟。它是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是目前河南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面闊五間的大殿、單簷歇山的屋面和宏偉粗大的大梁,作為典型的明清風格建築,到此還是非常值得一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