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作文寫得不夠好,只是語句表達不行嗎?更重要的是思維


孩子作文寫得不夠好,只是語句表達不行嗎?更重要的是思維

很多家長遇到語文老師,往往會說,我們家孩子作文寫得真心不好,老師您看怎麼提高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呢?

真是有點冤枉!

語言表達,老是要背這口黑鍋。說實話,我要是語言的好朋友,一定為他憤憤不平。

我這樣說,肯定會有人跳出來說,不是說“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嗎?”

沒錯,正因為語言的內核是思維,所以思維能力不高,必然會影響語言表達。

這就好比是,一個人得了感冒,醫生只關注到他打噴嚏流鼻涕還頭疼的現象,然後就找一些藥治頭疼。實際上,既沒有搞清楚是細菌還是病毒惹的禍,怎麼可能痊癒呢?


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傑在他的《兒童的語言和思維》一書中,總結了自己的臨床研究成果:

兒童在7歲以前仍是自我中心的,很少有真正的辨析和抽象思維方面的合作,也感覺不到自相矛盾的意見。從7、8歲起,才有真正理解的談話。

這個結論,強有力地說明,加入孩子地思維能力還不足以支撐語言表達的時候,語言對孩子來說,可能只是“玩具”。

回想一下,就能知道,我們經常見到學齡前兒童用說話來鬧著玩的現象。

清代著名詞論家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卷一中,提出“意在筆先”,說的就是動筆寫文章之前,要在腦海裡先琢磨、先思考、先構思,然後才能下筆千言。

這樣看來,我們真應該好好重視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而不是隻盯著語言表達不放呀。


孩子作文寫得不夠好,只是語句表達不行嗎?更重要的是思維


接下來,我們通過點評一篇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作文《我的樂園》,舉例說說。


孩子作文寫得不夠好,只是語句表達不行嗎?更重要的是思維


孩子作文寫得不夠好,只是語句表達不行嗎?更重要的是思維


孩子作文寫得不夠好,只是語句表達不行嗎?更重要的是思維


初讀本文,剛開始覺得並無特別之處;後來才感覺漸入佳境。真為這位小作者的作文思維感到高興,點贊!


優點至少有3個:


(1)思路清晰、結構合理


開頭開門見山,簡潔明瞭。


中間先介紹樂園的樣子,裡面有什麼;然後重點從學習的天堂和遊樂場兩個方面寫出樂園的“樂”。
結尾,一句話總結樂園帶給我的好處,簡潔有力。


(2)重點突出,語言流暢


正如上文所言,中間部分從3個方面細細道來,讓我們遊歷了小作者的樂園。尤其是樂園帶給“我”的快樂寫得十分充分,給人印象深刻。


(3)善用偶句和排比,角度多元


小作者留給我最深的印象,是他對排比句的使用。


比如,“晴朗的早晨,鳥語花香中,我沐浴著陽光早讀;風雨交加的夜晚,我坐在被窩裡。趁著小檯燈溫和的燈光夜讀。”這是個偶數句,從兩種不同情形來突出樂園中學習之樂。


又比如,“開心時,我給它們唱歌跳舞;難過時,我給它們講我的心事;無聊時,我就當老師給它們上課。”


小作者在不同心情時的不同玩耍狀態躍然紙上,顯得角度多元,內容豐富多彩。這都是小作者思維能力的外在體現。


可以說,如果不是小作者能從多角度來思考自己的所見所感,就不可能寫出這些多姿多彩的語句!


孩子作文寫得不夠好,只是語句表達不行嗎?更重要的是思維


針對本文,我個人的優化建議如下:


(1)句子寫法可以多點兒變化


比如,“這個房間只有五平方大,有著純白色的牆壁,粉紅色的窗簾。”可以寫得更自然一些:


雪白的牆壁,粉紅的窗簾,這裡便是我的房間;雖然不過五平方大,卻是我的樂園。


如此,顯得自然順暢,少一些刻意描寫的痕跡。


又比如,“書桌上面擺著一個天藍色的自行車形狀的鬧鐘。”可以寫成“書桌上擺著一個天藍色的鬧鐘,自行車形狀的。”


對比一下,是不是不會那麼冗長,讀起來也不費勁。對嗎?更重要的是,句子的靈活變多,不也是思維靈活的表現嗎?


孩子作文寫得不夠好,只是語句表達不行嗎?更重要的是思維


(2)學會適度抒發感情


既然是自己的樂園,小作者是不是應該適度表達一些自己對它的喜愛之情呢?


全文讀來,感覺比較剋制。


重點處,比如寫到“霸王龍、粉紅小豬佩奇、熊大熊二、小馬寶莉一個接一個,閃亮登場。”這裡可以來一句“把我樂壞了!樂園彷彿成了我的獨立王國,盡情玩耍,盡情遊戲,好不開心!”


類似的句子,能突出樂園之“樂”。是嗎?這其實也是一種感性思維的表現。


以上兩點建議,可能有些高要求了。但是站在培養孩子思維能力的角度看,確實十分必要的。

馬克思曾經說過,思維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沒錯,孩子的作文是他們通往精彩世界的一座橋樑。思維能力強,呈現在它們面前的世界也必將更加多姿多彩!


往期精選: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