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過很多類似這樣的問題:
為什麼說人要多讀書?
不讀書的人到底輸在了哪裡?
經常讀書的人和不讀書的人有什麼區別?
他們大概想問的是:讀書究竟有什麼用?我真的應該多讀書嗎?
我的回答是:
我不會告訴你讀書有多麼多麼好,也不會勸你去多讀書。
讀書並不是一件高人一等的事情
雖然,我自己是喜歡讀書的。
常有人問我,你是怎麼能做到每天堅持看書的?
這個問題有些好笑,為什麼你不問一個每天玩遊戲的人:你是怎麼能做到每天堅持玩遊戲的?
讀書就一定比玩遊戲高尚嗎?
恐怕不見得。
一個閱書無數,囫圇吞棗,看完就忘的人,和一個玩遊戲玩成遊戲開發者的人,誰的收穫更大呢?
任何事情都是一個輸入的過程,讀書也是,真正使人產生改變,獲得成長的,是讀書之後經過大腦的思考帶來的感想,與實踐之後帶來的經驗。
有人讀書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眼界學識,胸襟氣度;有人讀書是為了開化民智,造福社會;有人讀書是為了升職加薪,強化專業;有人讀書僅僅只是打發時間,權當消遣。
而我讀書只不過因為好奇心強,想多瞭解一些東西罷了。
秦皇漢武是是如何統治著他們龐大的國家?
魯迅這個又犀利又幽默的大文豪,他一生經歷著什麼樣的故事?
《撒哈拉的故事》裡描繪的沙漠生活是怎樣的?
《無人生還》裡兇手是怎麼做到不動聲色地殺死了所有人?
……
這一切都太吸引人了。
以及每一本書的精緻裝幀和優美設計,都讓我忍不住想把玩一下這些“藝術品”。
當生活枯燥又無趣的時候,讀書確實可以帶人領略著一個個不存在於現實的精彩紛呈的世界。
所以,是我的“好奇心”讓我每天看書的。
這不是一件高人一等的事情。我看了這麼多書,依然是一個很平庸的人,對這個社會,依然沒有什麼貢獻。
這也不是一件多難得的事情。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小愛好,畫畫、吉他、釣魚、做飯、玩遊戲等等。
讀書也是一件小愛好,跟其他的愛好沒有什麼不同。
非要說不同的話,讀書可能是最容易上手,最不費錢的愛好了。
既然是愛好,當然是開心就好。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你要是愛讀書,不用人催促,自己就會很自覺地拿起書看,並樂在其中。
你要是不愛讀書,那麼不管是媽媽催你,還是網絡上鋪天蓋地的“一生必讀的100本書”之類的,只會讓你倍感壓力的同時,夾雜著一絲焦慮——大家都那麼愛看書嗎,只有我這麼沒文化嗎?
放心吧, 那個列書單的人,他可能自己都沒看過那些書。
讀書多的人不見得一定比不讀書的人優秀。
有時候,大家似乎把讀書這件事神聖化了。
似乎書讀得多的人,往往學富五車,足智多謀,自律自強,謙虛有禮,道德高尚……
總之就是兩個字——優秀!
前兩點或許沒錯,但後三點就不一定了。
高學歷的,讀書多的,也有道德敗壞的,讀書少的,也有高風亮節的。
再者,書有好書,也有壞書;有讀了不懂的,也有不讀就能懂的,有自願讀書的,也有被迫讀書的;有“活讀書”的,也有“死讀書”的。
所以,讀書多的人,不一定更優秀。
當然了,如果運用良好,讀書確實是一件能讓人變優秀的事情。比如:
1、讓你從一本書中快速獲取前人的經驗。
2、增長見聞,增加聊天的話題。
3、客觀全面地看待一件事情。
4、更瞭解現象背後的道理和原理。(心理學原理,科學原理)
5、更理性,不容易被情緒帶偏。
但是,這些不是隻能從讀書中獲得。
有些不愛讀書的人,也可能通過其他途徑,獲得了更多的知識、教養與經驗。
比如,人際交往,網上課堂,優秀的家長和老師,豐富的生活經歷等等。
說這麼多,絕對不是鼓吹大家不要去看書,畢竟我也很愛看書。
只是希望大家把“讀書”這件事當成一件平常事,一項平常的愛好。
而我也絕對不會勸大家要多讀書。
畢竟,自願做的事情,自然會去做。被人指定去做,或者逼迫自己去做,讀書反而成了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了。
最後,給經常看書的小夥伴們總結一下我的個人建議,可供參考:
1、讀100本書,看完就忘,不如精讀一本書,作者的思考,對自己的啟發,甚至寫作的手法,然後靈活運用。
2、讀書這個愛好,並不比其他愛好高級,書讀得多,不要自視甚高,讀得少,也不必自慚形穢。
3、書也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有可以相信的,也有不可以相信的。——魯迅
4、看不下去的書就放下,不管多暢銷,不管評分多高,都不必勉強自己,要記得讀書是一件很愉悅的事情。
5、有的書適合別人,但不一定適合你。
6、讀書多的人,也可能道德敗壞,讀書少的人,也可能高風亮節。
7、注意用眼,注意休息。看四十五分鐘休息一會兒。
8、睡前看書是個好習慣。因為睡前記憶力強,而且,沒有手機對大腦的刺激,更容易進入睡眠,美美地睡一個好覺。
祝你們看書愉快。
閱讀更多 喵小淺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