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亞達出了一塊30多萬的亞瑟王手錶,國產鐘錶品牌該怎麼玩高端?

“我們的設計總監孫磊(孫沐楊)這些年一直有很多新的製表創意,但是因為飛亞達這個品牌本身的定位限制,有些想法很難實現,這也是為什麼,在今年的巴塞爾表展上,我們第一次表達要做一個高端品牌的願望。”這次我在巴塞爾展館見到飛亞達品牌經理張春來時,他迫不及待地和我分享關於新品牌的規劃。

畢竟從2011年第一次進入巴塞爾鐘錶展最重要的一號館以來,飛亞達作為國產品牌,已經在這兒度過了第7年。這7年,除了發新款外,也打開了不少海外市場,讓老外們逐漸認識這個中國品牌。

所以我們的對話,從這塊新表“亞瑟王”開始。

飛亞達出了一塊30多萬的亞瑟王手錶,國產鐘錶品牌該怎麼玩高端?

這塊表今年依然是以飛亞達的名義發佈,但實際上之後會歸屬於新品牌“沐楊時計”(英文名MOONYANG),屬於飛亞達旗下高端定製的設計師品牌,主設計師就是孫磊,飛亞達決定給他一個發揮自我潛力的舞臺。

中國的獨立製表師一直都有,但是缺少集團和財力的支持,很多時候,創意也就僅僅是一個美好願望,連打磨得更精細都得仔細算成本。所以這樣一比較,也明白了有飛亞達在身後,“沐楊時計”的起點就會不同。

比如這個“君王劍”系列的開篇作品——“亞瑟王”主題腕錶,以亞瑟王佩劍——石中劍及其麾下圓桌騎士作為切入點來設計,這塊表的製作是由瑞士團隊來完成的,尤其是這塊複雜的Jumping Hour自動機械機芯。

飛亞達出了一塊30多萬的亞瑟王手錶,國產鐘錶品牌該怎麼玩高端?

“石中劍”故事是“亞瑟王傳奇”中最有特色的篇章,在西歐地區廣為流傳。傳說中“石中劍”是選王之劍,佇立在一塊巨石中,只有拔出劍的人,才能成為不列顛之王(也是我們經常在歐美故事中會看到的情節,帶有深厚的歷史背景)。出身低微的亞瑟,戰勝貴族的阻撓,順利拔出“石中劍”,被加冕為王。

從此,就留下了他和圓桌騎士四處征戰的故事。

其實這個主題也有其他品牌表達過,比如羅傑杜彼就有過一塊非常著名的圓桌騎士,只是大家在錶款設計上表達的方式不同。

沐楊時計的這塊“亞瑟王”把拔劍的過程和走時結合在一起了,而且特意把指針設計為西洋闊劍式,分針每走過一個小時,代表當下刻度的那把劍就會往上彈出,到下一個1點時,除了刻度“1”時陣原位不變,其他的都會瞬間歸位,看起來就像圓桌騎士班師回朝,很有趣。

飛亞達出了一塊30多萬的亞瑟王手錶,國產鐘錶品牌該怎麼玩高端?

早在2012年時,飛亞達集團設計總監孫磊(孫沐楊)便提出了放射形排布的十二條指針,以指針彈射產生位移指示小時的讀時方式。只是這個機芯該機心研發難度很高,差不多前後經歷了5年多時間,才最終從概念轉換成了實物。

這塊表目前定價在38萬到48萬左右,巴塞爾期間有各個經銷商對此表很有興趣,就看誰會第一個下單了。

不過談到未來的高端設計師品牌,飛亞達品牌經理張春來告訴我,未來,一些人民幣30萬起步的表就會逐漸新品牌中來發布,在設計上會和東方美學相關,可能會和一些建築師或者畫家合作。“除了機芯和盤面上的突破外,還會有一些技術類的跟進,比如更好地防磁和防震,在工藝上會用到類似金雕等。另外,生肖和刺繡都是中國文化比較好的載體。”張春來說。

回顧飛亞達這些年,海外市場變化很大,去年銷售已佔到整個飛亞達的10%。另外,可能是文化接近的原因,東南亞市場尤其好,比較有意思的是,泰國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而且哪怕國外的價格是國內的1.5倍,依然有很多中國遊客去買。

“泰國賣得比較好的是四葉草的女表,和我們國內比較接近,而歐美市場就不太一樣了,立體讀時和潛水風格的表更受歡迎。這個心態很有意思,中國人喜歡在外面購物的感覺,一旦出國消費,思考就會相對少一些。”張春來說。

飛亞達出了一塊30多萬的亞瑟王手錶,國產鐘錶品牌該怎麼玩高端?

從飛亞達目前中國的銷售來看,深圳大本營還不錯,其他包括重慶、西安、鄭州、石家莊這些城市都很好賣,相比而言,沿海城市以及東北地區壓力會大一些,因為這些市場正在面臨消費升級。

這也是為什麼,飛亞達要獨立做一個高端品牌,來承載消費升級大潮下更多的機會,也是國產品牌的新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