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比我強,我就受不了”,面對孩子嫉妒心,父母應該這樣做

在王曉鈞教授的著作《嫉妒論》中充分詳細地介紹了嫉妒心理學。“嫉妒”一般是指人們為競爭一定的權益,或是在他人有著相對優勢時,懷有的一種冷漠、貶低、排斥或者敵視的心理狀態,也是是所有人都經歷的一種心理感受。

“你比我強,我就受不了”,面對孩子嫉妒心,父母應該這樣做

嫉妒之心,人皆有之,孩子也是這樣,據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斯坦貝格的研究,最早在學步前的嬰兒期便有嫉妒感的出現。孩子長大到學齡前的五六歲時,嫉妒別人的情況會日益增長。

“你比我強,我就受不了”,面對孩子嫉妒心,父母應該這樣做

上學以後,孩子會接觸到許多同齡的小朋友,每個小朋友的學習,生活方式以及教育理念都截然不同導致了每個孩子的成長狀況有差異,由於和周圍小朋友進行多種“比較”的機會驟然增多,他們可能會遭到更多的嫉妒的折磨,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會漸漸學會“掩飾”自己的嫉妒感。

“你比我強,我就受不了”,面對孩子嫉妒心,父母應該這樣做

不過,絕大多數10歲以下的孩子,仍會表現出較明顯的嫉妒情緒,那麼當孩子嫉妒他人時,作為父母,應該批評他們嗎?孩子們嫉妒別人是錯誤的嗎?

“你比我強,我就受不了”,面對孩子嫉妒心,父母應該這樣做

孩子嫉妒別人是因為你的不重視

其實,當孩子有嫉妒別人的心理時,批評孩子起不了什麼作用,父母應該知道如何正確的對待孩子的這種嫉妒之心,搞清楚為何自己的孩子嫉妒別人,孩子出現嫉妒別人的表現,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你比我強,我就受不了”,面對孩子嫉妒心,父母應該這樣做

(一)缺少表揚

孩子沒有得到父母,老師以及周圍人的肯定與表揚,長此以往,在與同齡人的對比之下,孩子們就會覺得自己不夠好,覺得自己不夠優秀,從而產生嫉妒心理,如若此時在批評孩子,如同雪上加霜,讓孩子脆弱的心靈受到更進一步的打擊。

“你比我強,我就受不了”,面對孩子嫉妒心,父母應該這樣做

(二)受到挫折

孩子嫉妒別人,也有可能是以往一直很優秀的孩子突然收到了更優秀孩子的打擊,內心接受不了這樣的事實而形成的嫉妒。以往的驕傲使得他們長期處於一種較高的“地位”,一時間的打擊會是他們嫉妒別人。

“你比我強,我就受不了”,面對孩子嫉妒心,父母應該這樣做

父母應該怎麼做?

(一)學會聆聽孩子的聲音

家長需要學會聆聽孩子的想法,並一直肯定孩子自身是很優秀的。其實,孩子在“嫉妒的火苗”燃起的時候,最需要的是向親人將自己的不安和煩躁和盤托出,希望有人能傾聽他的訴說,並理解他、體諒他。

“你比我強,我就受不了”,面對孩子嫉妒心,父母應該這樣做

(二)適當的寬慰

家長可以輕鬆地說道,“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我們還可以再一起慢慢提高自己,不用放在心上。” 家長一句鼓勵,寬慰的話好過上百句嚴苛的批評,家長需要用微笑和溫柔有效地抑制住孩子的嫉妒,要知道過度的嫉妒就會轉化成為“恨”,是孩子的內心極大的扭曲,網絡上不乏孩子因嫉妒別人而自殺或者傷害他人的行為,作為父母為了更好地保護孩子,我們要杜絕此類現象的發生,如若此時對孩子進行批評著實是不明智的舉動。

“你比我強,我就受不了”,面對孩子嫉妒心,父母應該這樣做

(三)化嫉妒為前進的動力

父母可以運用此機會好好的與孩子進行溝通,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把比自己優秀的人當作超越的目標,從而很好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以此“嫉妒”來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越來越強大,互把對方當作自己超越的對象。越是比自己優秀,容易讓自己嫉妒的人就越應該把他們當作自己的朋友,那是自己前進的動力。

“你比我強,我就受不了”,面對孩子嫉妒心,父母應該這樣做

家長們要學會合理的應運嫉妒這把“雙刃劍”,而不是在出現這一情況時立馬批評他們,讓他們意識到人性的醜惡面與弱點這才是重中之重。

“你比我強,我就受不了”,面對孩子嫉妒心,父母應該這樣做

幫助孩子正確面對自己的內心,培養孩子好品質,小編推薦:

《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

“你比我強,我就受不了”,面對孩子嫉妒心,父母應該這樣做

0-6歲高情商寶寶養成計劃,懂得分享,控制情緒,勇敢承認錯誤,學會堅強,愛上整潔,學會講衛生。

“你比我強,我就受不了”,面對孩子嫉妒心,父母應該這樣做

“你比我強,我就受不了”,面對孩子嫉妒心,父母應該這樣做

★★★點擊下方鏈接購買《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

《寶寶好品格培養經典童話》採用經典的童話故事,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質,學會誠實,謙虛等好品德。

“你比我強,我就受不了”,面對孩子嫉妒心,父母應該這樣做

★★★點擊下方鏈接購買《寶寶好品格培養經典童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