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是最像“光頭強”的人,春晚之後低調至今,魔性作品難以忘記

被稱為第一代網絡歌手,曾在春晚大秀唱功,現成了藝術家

你或許可以說,當年的雪村是一個網絡歌手,也可以說他之所以能紅起來,是因為當時人們的奇葩審美和對搞笑歌曲的追捧,但雪村始終都是雪村,無論是在成名前數次失業的時候,還是成名後站在臺前的時候,他始終都是那個用一雙大眼睛認真凝視人間的文藝青年。

他才是最像“光頭強”的人,春晚之後低調至今,魔性作品難以忘記

雪村是北方人,準確的說他在9歲之前一直生活在吉林老家,從小身體素質就不怎麼好,在他小時候曾經大病過一場,前後轉了17家醫院也沒能確診,導致他直接住院4年多,導致他的父母至今都在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那個時候青黴素打多了,行為才會這麼怪異的。

他才是最像“光頭強”的人,春晚之後低調至今,魔性作品難以忘記

可是雪村的腦子並沒壞,最起碼那些藥還沒到能把腦子打壞的程度。

雪村的本名叫韓劍,父親韓靜霆也是一位文藝工作者,很小的時候就見過倪萍。

上學之後,雪村身體裡殘留的青黴素開始發揮作用,幫助他完成了小學跳級和上名牌中學的高難度動作,後來還幫助他成功考取了北大的德語系。

但上學上到一半,雪村竟然……肄業了,而且還"不知道為什麼"。

孩子,那可是北大啊!

他才是最像“光頭強”的人,春晚之後低調至今,魔性作品難以忘記

雪村後來到了《北京青年報》實習,雪村後來又在一家臺灣公司負責給模特量三圍,雪村後來終於通過一次靈機一動的創業,賺了2萬塊錢。

他把一家報紙的四分之一版面承包下來,然後劃成小塊的信息版兜售。

他才是最像“光頭強”的人,春晚之後低調至今,魔性作品難以忘記

雪村第一位"恩人"就是戴軍,就是在當年憑藉一首《阿蓮》火起來的主持人。

因為一場肇事相識之後,戴軍把雪村推薦到了"大藏文化"。

另外一位,就是《人民音樂》的編輯部主任金兆鈞,正是他發現了雪村寫的那首《梅》,後來這首歌被孫國慶唱了出來,火遍全國。

他才是最像“光頭強”的人,春晚之後低調至今,魔性作品難以忘記

雪村憑藉這首歌吃飽了飯,在跟京文音樂簽約之後,他開始跟英達接觸。

英達用一部120集的《東北一家人》成功的火了一把,連帶著片尾曲《東北人都是活雷鋒》也火了起來。

當雪村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功成名就之後,站在春晚的舞臺上唱了一首《出門在外》,但評價並不高,從那之後,雪村迷上了音樂評書,漸漸的不再現場唱歌。

他才是最像“光頭強”的人,春晚之後低調至今,魔性作品難以忘記

在銷聲匿跡的這些年中,雪村並沒有閒著,他寫了很多歌,但有很多歌都因為有太多的諷刺意味被封或被禁了,他拍的電影《臥龍崗》在某網站上評分為2.6。

他才是最像“光頭強”的人,春晚之後低調至今,魔性作品難以忘記

但是雪村不在乎這些,他知道自己的作品有價值,他在自己的藝術道路上走的挺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