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为什么火箭放弃中锋后,防守反而变好了?

火箭在交易送走卡佩拉之后,9战7胜2负,输掉的两场,一场是惨败太阳,但那是刚刚交易后的背靠背第二场,韦少还缺席了,有情可原。另一场是被爵士博扬的神奇三分绝杀,距离胜利仅一步之遥。

取胜的7场,对手包括西部老大湖人(还是首秀),包括两场凯尔特人,一场爵士,一场灰熊,以及勇士和尼克斯两支非季后赛球队。七场胜利有五个季后赛对手,含金量十足。战胜绿军后已经六连胜。

复盘:为什么火箭放弃中锋后,防守反而变好了?

送走卡佩拉,改用超级五小,目的是进攻空间最大化,用极端打法闯出一片天。火箭的进攻原本就是超一流水准,超级五小会进一步提升火力,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但彻底放弃大个子,最让人担心的无疑是防守。

(本文写于3月2日)

放弃中锋,防守反而变好了?

火箭自从2018年夏天失去阿里扎后,防守端就始终不让人放心,即使卡佩拉还在的时候,护框效果和后场篮板保护也一直是联盟末尾水平。原因不难理解,整体身高过矮,再加上大部分球员体型过于壮硕,不善长途奔袭,导致退防也一直不理想。

送走卡佩拉,本以为是要战略性放弃护框,以攻代守,极端到底。结果却令人意想不到,火箭的防守不但没有下滑,反而提升了。

交易之前,火箭场均盖帽5次,联盟第13。抢断8.2次,联盟第九。

交易之后,火箭场均盖帽6次,联盟第4,仅次于魔术、76人和湖人。抢断9.7次,联盟第三,仅次于公牛和奇才。(此数据为交易后这段时间的联盟同期数据)

再看防守效率,交易后联盟第8,交易前第15,全赛季排名也是第15。这9场百回合失分108.9,交易前是109.6。从排名到具体数值,都有进步。

复盘:为什么火箭放弃中锋后,防守反而变好了?

唯一下滑的是篮板,从46.3变为40,也是情理之中,毕竟投了更多三分,打了更多追身反击回合,对手抢到篮板的机会也就更多。身高上的天然劣势,总还是会带来损失。

重点是,火箭原本防守就不理想,又送走首发中锋,走极端路线。原本期待是别崩盘就好,实际却不降反升,而且是在磨合初期就起到了效果,其中的反差远比数据显示的更夸张。这显然不是巧合,下面分析具体原因。

就说盖帽这件事,打过球的都知道,和身高有直接关系,没有大个子就很难在盖帽上占到便宜。火箭之前的盖帽王是卡佩拉,场均1.8个盖帽,其他人都没超过1次。现在盖帽王走了,盖帽反而多了?

因为来了一个新盖帽王,考文顿。他加盟火箭后场均2.7次盖帽,比之前在森林狼的场均1.0次多了快两倍。

考文顿是火箭垂涎已久的优质3D侧翼,都知道他防守好,没料到如此夸张,毕竟他作为一个外围防守者,还是以抢断和限制命中率为主,怎么就成盖帽王了?

复盘:为什么火箭放弃中锋后,防守反而变好了?

首先考文顿的确有实力,这点毋庸置疑。到火箭后最大的不同是更偏向内线了,如果非要在火箭的防守端挑一个5号位,或许考文顿更接近,而非塔克。

毕竟考文顿有203cm的身高,是首发中最高的,塔克只有198cm。尽管媒体一直在拿塔克和联盟诸位大中锋做身高上的调侃,还有塔克踩高跷的图片,考文顿却是更多出现在护框位的人,对凯尔特人一战,他主防的就是5号位泰斯。而他的协防意识和个人护框能力,也是目前队内最好的。

我说考文顿更像5号位,只是相对而言,在火箭队内根本没有明确的位置分配,而是全民皆兵,互帮互助。考文顿的防守数据提升,就像火箭全员的缩影:每个人都多做一点,每个人的工作几乎相同,协作才可能成功。

怎么做到的?

众所周知,火箭擅用无限换防,守换防的资本是移动灵活,不能有缓慢的大个子。卡佩拉已经是最适合换防的大个子之一了,现在改用超级五小,简直是无限换防最理想的土壤。

从这个角度看,对于团队防守的和谐是有提升的,毕竟再快的内线也比外线慢,现在五个都是外线,真正能做到五点连一线。收获了考文顿、格林和卡罗尔后,再加上豪斯等人,火箭的侧翼人手是足够的,相比其他球队,火箭侧翼身高体型是有优势的。

不纸上谈兵了,看看具体回合。

回合1:

复盘:为什么火箭放弃中锋后,防守反而变好了?


复盘:为什么火箭放弃中锋后,防守反而变好了?


复盘:为什么火箭放弃中锋后,防守反而变好了?

塔克防泰斯,泰斯一个反跑杀入篮下,如入无人之境。这里首先是塔克失误了,人不该漏。而以泰斯的身高和弹跳,面对火箭的防守高度,理应接球顺势暴扣。结果刚刚一个跨步来到篮下,哈登就迅速来协防了。

注意,此时泰斯可以选择分给底角处于空位的布朗,他原本是哈登防的人,现在哈登去补泰斯了。可是泰斯没传,毕竟面前是哈登,理应有自信。但哈登的确提前占到了位置,泰斯想用一个假动作骗起哈登再出手,成功了,却被身后及时赶到的塔克盖帽。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哈登提前协防到位,是小个子才有的灵活。塔克后面的追帽,是积极性和合作意识的体现。一般情况下,作为队友,看到泰斯在篮下面对哈登,十有八九是会放弃的,但哈登和塔克都没放弃,慢一拍都要缴枪。最终198cm的塔克盖到了206cm的泰斯,是一次团队协作的成功。

回合二:

复盘:为什么火箭放弃中锋后,防守反而变好了?


复盘:为什么火箭放弃中锋后,防守反而变好了?

再看这一球,斯玛特持球正面突破,在过掉麦克勒莫来到三秒区的一刹那,不难看出,即使斯玛特这样的小个儿,在火箭面前身高也不怎么吃亏。但当他认为自己可以出手上篮时,瞬间被三人围堵,然后被切球失误。

这又是一次协作和积极性的体现,麦克勒莫被过,塔克马上协防到左侧,上篮那一刻哈登又堵住了右侧,只能选择自己上,想传泰斯空间又不够,因为哈登是在他出手前才来协防,没有预先准备的空间。

回合三:

复盘:为什么火箭放弃中锋后,防守反而变好了?


复盘:为什么火箭放弃中锋后,防守反而变好了?

这一球体现了考文顿的个人防守能力,一对一单防塔图姆,对抗一点不吃亏,最后顶开塔图姆正面完成封盖。塔图姆的个人单打能力有目共睹,考文顿不但不虚,还直接拿下。

只有先保证一对一防守不吃亏,才能给后续轮转提供便利。注意看,即使考文顿一个人就足够了,塔克最后还是在尽力地封盖。试想一下,假如考文顿没盖到,是不是就成了塔克立功?积极性体现在每个细节。

回合四:

复盘:为什么火箭放弃中锋后,防守反而变好了?


复盘:为什么火箭放弃中锋后,防守反而变好了?

这个回合就是很好的体现,塔克单防海沃德,没有像考文顿那样直接顶住,但也没被完全过掉,还在一旁跟随,导致海沃德难以全力加速,给了考文顿协防的空间。

塔克侧面骚扰,考文顿正面拦截,海沃德不得不分球。注意看豪斯的位置,他正好站在两个人中间,起到了

弱侧一防二的效果。

这也是五小的一个好处,大家都跑的快,都能弱侧兼顾一防二,这样你在协防的时候就会更放心。

下面来看大家最担心的一个场景,小个在低位换防大个怎么办?对爵士这两场,戈贝尔屡次想要在低位惩罚火箭,他平时几乎从来不打低位,遇到火箭却玩命要球,很明显就是要针对。但这两场他不过13中6,一共24分,不及自己的赛季平均表现。

回合五:

复盘:为什么火箭放弃中锋后,防守反而变好了?


复盘:为什么火箭放弃中锋后,防守反而变好了?

这个回合,哈登低位绕前防戈贝尔,传球的一刻,戈贝尔处于有利位置,然后哈登通过卡位把戈贝尔挤出有利位置,自己伸手掏到了球。

也许是戈贝尔力量不如哈登,也可能是他大意了,总之哈登这次绕前防守非常成功。小个防大个,一定会绕前,只要能达到这个程度就是成功的。哈登、塔克等人的下盘对抗都不虚大个子。

回合六:

复盘:为什么火箭放弃中锋后,防守反而变好了?


复盘:为什么火箭放弃中锋后,防守反而变好了?

这个回合换成豪斯,戈贝尔几乎已经接到球,英格尔斯传的高吊球,豪斯不可能正面拦截,于是选择卡下盘。戈贝尔非常难受,最后被挤出篮下,接球失误,另一侧的韦少也已经协防到位了。

能做到这个程度,也算成功。总之,绕前防守的目的就是让你接不到球。戈贝尔不算顶尖进攻中锋,但身高吨位也是凤毛麟角,对他能限制到这个地步,对别人也能如法炮制。

回合七:

复盘:为什么火箭放弃中锋后,防守反而变好了?


复盘:为什么火箭放弃中锋后,防守反而变好了?

再看这一球,康利突破到三秒区,哈登和塔克夹击围堵,康利吊传戈贝尔,被考文顿空中拦截。典型的夹击断线,断的是康利的传球路线,需要默契的协同,哈登塔克夹击的一瞬间,考文顿就已经做好准备了,而不是康利传球之后才动,那样就只能目睹戈贝尔扣篮了。

回合八:

复盘:为什么火箭放弃中锋后,防守反而变好了?


复盘:为什么火箭放弃中锋后,防守反而变好了?

这一球也一样,格林被晃开,卡罗尔拍马赶到,送出大帽。两位新援之间也形成了默契,火箭团队防守的积极性,已经感染到每一个人,形成良好的氛围。

复盘:为什么火箭放弃中锋后,防守反而变好了?

火箭如今的防守策略,需要机动性、积极性、沟通默契和个人能力,缺一不可。还要保证提前到位,多人围堵,对体能消耗也是考验。

考文顿和塔克等人的个人防守能力是地基,哈登等人的积极配合为辅助。所有元素聚集在一起,才使交易之后的防守不降反升。

但必须要说,比起其他球队,火箭的防守强度更难保持,毕竟谁都有打盹的时候,谁都有状态不佳的时候。身高和臂展是稳定不变的,用可变的因素去弥补不变的因素,就要冒一定风险。

火箭能坚持多久,是否对每个对手都有效(比如雄鹿)还不一定。而到了季后赛,更是未知数,毕竟你现在只打了9场,别人还在研究你。季后赛大家知己知彼,都研究透了。只有无可针对才是上上策。火箭理论上是一定可以针对的,但他们也通过这九场比赛告诉了人们:通过奋斗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