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牛肉:牧民白水煮比飯店香料煮的還好吃,美食需要重新定義嗎?

題記:煮牛肉、吃牛肉,司空見慣,沒誰覺得還有什麼值得研究的,都會煮,都會吃,都會品味。可是你琢磨過沒有,為什麼有的好吃有的難吃?為什麼飯店和牧區不一個煮法?為什麼牧民家的好吃?很多疑問足以證明,煮牛肉不是個簡單活,怎麼吃也有學問。本文就從日常的煮肉吃肉入手,來探討內裡乾坤,並以此證明我們平時的做法和吃法對也不對,都哪裡不對。


煮牛肉:牧民白水煮比飯店香料煮的還好吃,美食需要重新定義嗎?


首先,牛肉怎麼煮熟(煮牛肉不需要任何調味料)

牛肉的煮法很多種,水煮、蒸煮、白水煮、調料煮、大鍋煮、小鍋煮,不一而足。當然按著環境條件,也可分成飯店營業性煮和家庭自食性煮。

無論怎麼煮,目的就一個,把不能吃的生肉煮成好吃的熟肉。所以,怎麼煮熟是第一要做到的。

煮肉沒什麼技巧,只要煮著,怎麼都能熟。真要說有什麼技巧,也就是煮熟的快些,香些,那就按著下面做法來:

⒈切成大小合適的牛肉塊。家裡煮牛肉,跟飯店不一樣,人家一鍋能煮下一頭牛的肉,幾百斤,你一鍋只可煮三、五斤,至多五斤肉,還要防著鬻鍋。一般的燉鍋,煮下三斤肉比較合適。那麼,肉塊只能切得寸丁大小。


煮牛肉:牧民白水煮比飯店香料煮的還好吃,美食需要重新定義嗎?


⒉前期稍浸泡下。煮牛肉,有兩種浸泡法。一種是浸泡12小時,泡一夜,把裡面的血水基本都泡掉,煮出來的肉顏色偏淡,味道也偏淡,但是牛肉香味純些。一種是稍微泡個十幾分鍾,煮熟的牛肉顏色偏深,牛肉味道也偏濃。這方面,根據個人愛好掌握浸泡時間。不管哪種,不影響肉的味道和煮熟時間。

⒊冷焯水或不焯水。很多人煮肉都有焯水的習慣,其實不用焯水。焯水是飯店的做派,為了縮短時間,菜色好看,並不是非得這麼去做,但要及時的撇去浮沫。生肉冷水下鍋,水快開的時候有浮沫上來。水開就完全上來,這時候要迅速把上面的浮沫撇乾淨,尤其是褐色的沫子,絲毫不能留。待到出來白色的沫子,就不要撇了,那是蛋白。然後轉小火。

⒋全程最小火。這個很重要,浮沫撇完後,不要放任何調味料,包括蔥姜。然後轉最小火,不要加蓋,一個小時後關火,涼到室溫後把肉塊撈出來,就煮好了,可以再行做你想要的菜餚。


煮牛肉:牧民白水煮比飯店香料煮的還好吃,美食需要重新定義嗎?


其次,為什麼這樣煮肉(飯店煮肉用香料的奧秘)

看了上面的煮牛肉,很多人會表示不服,認為這樣煮出來的牛肉怎麼會好吃?不去腥,不去羶,不增香。要知道,飯店示範我們,不僅煮肉時要放很多去腥去羶提香的調味料,煮肉前的生肉都要做相當的處理,有酒和香料醃製。所以,不服的朋友認定,煮牛肉從生肉開始,就要不斷用味料,煮出來的肉才香。

飯店那樣煮牛肉真的好嗎?其實未必,我們從三個方面論證:

⒈為什麼用香料煮肉

我國煮肉用到香料的歷史很久遠,可追溯到先秦時期。《齊民要術》裡就有:

用豬、雞、鴨肉,方寸準,熬之,蔥、姜、桔、胡芹、小蒜細切與之,下醋,切肉名綠肉。

這是北魏時期的記載。早在活了八百歲的彭祖敬奉堯帝的野雞羹,廚祖伊尹對湯王的煲湯治國演說,所有歷史烹飪故事裡,煮肉都有加調料。只不過是蔥薑蒜等調味料,沒有香料。至多有原產的花椒、茱萸和蓼草等香辛料。

到了西漢時期,也有說唐僧取經帶回的胡椒,我們才有了煮肉的香料。只不過在清代之前不多用,起碼百姓用的很少。不是不愛用,是用不起。胡椒在唐代就是稀罕物,皇家才捨得用來煮肉,百姓根本見不著。那時的胡椒,就跟金子差不多貴重,起碼像如今的年份茅臺酒,一般人喝不起,可有的人卻喝不完,多得倒進馬桶都累倒。唐代就有這樣的事,有個叫元載的,是唐代宗的宰相,貪汙水平比後來的和珅還厲害,從他家搜出來的財寶,僅僅胡椒就800擔,合64噸。


煮牛肉:牧民白水煮比飯店香料煮的還好吃,美食需要重新定義嗎?


我們從中知道,煮肉用香料,起因很簡單,為了去掉肉的腥臊惡臭。因為很貴重,成為貴族的口味選擇,和普通百姓沒什麼關係。

⒉牛肉本身的味道不需要改變,煮熟就好

廚師的祖師爺伊尹,對魚肉味道的定性,至今還是經典:

夫三群之蟲,水居者腥,肉玃者臊,草食者羶。臭惡猶美,皆有所以。

這段話記錄在《呂氏春秋·本味篇》裡,意思是三大類能吃的動物裡,水裡的肉腥,食肉的肉臊,食草的肉羶。不論什麼味道,都有原因的啊。所謂不好的味道,其實是人們不樂意接受的,就要用很多的方法去改變,並不是非得用香料。譬如周代,除了周八珍這等極端奢侈食物,一般都是白水熬螺螄,煮熟的肉蘸了醬料吃。

直到如今,這一古樸煮肉法依然在很多地區流行,尤其在牧區,沒說煮牛羊肉放香料的。可人家的牛肉格外好吃,比你許多香料煮出來的還好吃。排除肉的因素,至少說明煮牛肉可以不放任何香料,也不需要前期醃製。

煮牛肉:牧民白水煮比飯店香料煮的還好吃,美食需要重新定義嗎?


⒊飯店為什麼要用香料

在我國烹飪歷史上,廚藝共分三大層次:皇家御菜、民間家常和市井江湖。中餐藝術就是依此循環,不斷進化而自成體系,所以美食世界領先。

一道菜首選起於民間家常,像麻婆豆腐。有了名氣會被市井飯店選取,好爭取更多食客。等到飯店經營到有江湖名聲後,會傳到皇宮,然後化羽成蝶,像滿漢全席。菜式就這樣完成昇華,由農家菜逐步晉級皇家菜,然後會迴歸民間,反哺百姓。

這其中,江湖飯店的作用,就是把樸實無華的農家菜,進行塗脂抹粉各種打扮。成功了,會被宮裡選中跳龍門;不成功,也會花裡胡哨的招蜂引蝶,自有一幫浪子喜愛。

所以,“花裡胡哨”就是江湖菜的特色,好不好吃先放一邊,顏色很豔、形狀很奇、味道很香。進我店裡來,總有一款吸引你。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香料的大量使用,多遠都能聞到香。譬如一般不需要的味精,他們會見菜就加,還很多,成勺的往裡加。


煮牛肉:牧民白水煮比飯店香料煮的還好吃,美食需要重新定義嗎?


最後,煮熟的牛肉怎麼吃(進嘴時的牛肉才叫食物)

有經驗的廚師,煮肉放料都比較謹慎,能少則少,目的是要得到食材的原味。所謂的原味,就是從收拾煮肉,一直到吃的時候,還是牛肉本來味道,然後再調和成自己喜歡的美食味道。

那麼,原味怎麼保持?我們也從三個方面來分析。

⒈牛肉的原味。

牛肉本來的味道,按照伊尹的論斷,吃草的動物肉味羶,煮的時候就要用到去羶的調味料。前面說過,古人和如今的草原牧區,煮牛肉不怎麼用到調味料,完全不要香料。可是牧民煮的確實香,比飯店街頭用很多香料煮的還好吃。有人把原因歸納到牛肉的質量,說是人家的牛吃草藥,喝泉水,內地牛吃糧食,肉就沒草原的好。


煮牛肉:牧民白水煮比飯店香料煮的還好吃,美食需要重新定義嗎?


這個理論並不成立。因為牧區煮肉就不放香料,和我們多放香料的做法恰恰相反,證明牛肉的好吃不好吃與香料沒有直接關係,事實結果是不放香料的好吃。那麼,牛肉好吃的定義就出來了:

原味,不是加了香料的味。

⒉保持住原味的辦法。

我們在廚房經歷中,都有這麼個體會:雞魚鴨肉,生的時候腥的腥,臊的臊,羶的羶,臭的臭。第一反應就是要想辦法把這怪味去掉。會採取多種辦法,醃製、焯水、加料煮。這個本能性的做法,促成了香料的使用,當然會被飯店放大,就成了煮肉的必須,而且只會多放,不會少放。然後又被家庭廚房借鑑模仿,致使煮肉加香料成了固定模板。

我們可以做個煮牛肉試驗,不放任何調味料,包括食鹽,接著往下操作,會發現如此現象:生肉聞著腥和羶,水裡煮了,水開撇去浮沫,轉小火5分鐘就沒了腥味,10分鐘出來肉香,然後一陣比一陣香味濃郁,40分鐘就純純的牛肉清香,沒有絲毫的羶味。

煮牛肉:牧民白水煮比飯店香料煮的還好吃,美食需要重新定義嗎?


這個實驗我做過很多次,都證明了牛肉本來的味道,才是我們要得到的。也因此明白了肉味變化的原理,廚子話說:

生著腥臭,熟了鮮香。

⒊這樣吃到你想要的味道。

以上所有的敘述,包括古人和牧民吃肉的啟發,都證明著我們吃肉被束縛在一個誤區裡,認為在煮的過程中,通過大量的調味料,去改變肉的味道,就是美食了。但是根據美食的基本原理,我們終於知道錯在哪裡:

●食物由必須的食材組成;

●食材經過烹飪達到可食程度;

●各食材保持原本味道。

這段話比較拗口,舉例說吧:做一碗淮南牛肉湯,牛肉牛雜要煮熟切片,湯自然熬好,粉絲髮好,千張切絲,然後放一起湯裡燙了,放入碗裡澆上牛肉湯,放鹽和香菜,最後撒點胡椒粉,就成美食,可以開吃了。


煮牛肉:牧民白水煮比飯店香料煮的還好吃,美食需要重新定義嗎?


做這碗湯的整個過程,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是食材。所有準備中的食材,既要整到可食用狀態,又要儘量保持各自的原味;

第二是食物。所有食材混合放在碗裡,再調合味道,才成為美食。

同理可證,牧區吃牛肉,也是這個程序。先把牛肉原味煮熟,是為食材;和了鹹菜或鹽巴進口吃,才算是食物,煮熟的牛肉只能稱為食材。

煮牛肉:牧民白水煮比飯店香料煮的還好吃,美食需要重新定義嗎?


這就是真正意義的美食定義。

後記:根據這一原理,我們對食物的理解就透徹了。譬如扒牛方,先要把牛頭肉白水煮熟了,

煮牛肉:牧民白水煮比飯店香料煮的還好吃,美食需要重新定義嗎?

切塊裝碗,

煮牛肉:牧民白水煮比飯店香料煮的還好吃,美食需要重新定義嗎?

再行蔥姜甜酒生抽烹調成汁,澆入碗裡。

煮牛肉:牧民白水煮比飯店香料煮的還好吃,美食需要重新定義嗎?

如果用很多調料煮熟牛頭肉,把食材搞得很香,那還不如做滷肉算了,也就吃不到媲美熊掌的扒牛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