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丹——《王牌對王牌》後,開始接受現實更好地做自己

看完這一期的《王牌對王牌》後,忍不住去把宋丹丹和本山大叔當年的小品拿出來重溫了一遍,然後越看越驚訝,可能童年沒有太大記憶,並沒有意識到他們創造的經典在當年引起過多大的轟動效應。如今在看的時候,發現兩個人不管從演技還是從角色本身,所展現出來的幽默簡直渾然天成。

尤其那些後來多少年大家都還耳熟能詳的經典段子,在現在看來都不過時的段子,竟然都出自當年的春晚,引領了多少年的風潮。

不像今天的春晚,大家都要從平時的微博裡去攢段子,累積到春晚為搏大家尷尬一笑,而是當年的他們實實在在地創造著經典,然後變成平時的流行。

比如《昨天 今天 明天》裡的

宋丹丹——《王牌對王牌》後,開始接受現實更好地做自己

——“這是我老公。這是我老母。”

—— “你笑比哭難看,哭比笑好看”

——“鞋拔子臉”

——“現在是頭髮也變白了,皺紋也增長了,兩顆潔白的門牙去年也光榮下崗了~~~”

——“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

宋丹丹——《王牌對王牌》後,開始接受現實更好地做自己

——“給我定的罪名就叫薅社會主義羊毛。”

——“趙忠祥是我的心中偶像。那倪萍就是我夢中情人。”

——“我的就船票還能否登上你的破船。”

比如《策劃》裡的:

——“下蛋公雞,公雞裡的戰鬥機,噢耶。”

——“下自己的蛋,讓別人說去吧!”


宋丹丹——《王牌對王牌》後,開始接受現實更好地做自己


如今的《王牌對王牌》,別說單拎出來宋丹丹,每一個進入到笑點綜藝裡的演員,都在這個融入的過程中表現出來了一種努力融合的尷尬到順暢的過程,更別提幾乎很少上綜藝的宋丹丹。


宋丹丹——《王牌對王牌》後,開始接受現實更好地做自己


她已經在很努力地跟上一個曾經屬於她的喜劇的舞臺的時代腳步,卻在這個舞臺上感覺自己變成了外人的侷促與尷尬,以至於她的很多迎合在觀眾眼裡都變得不合時宜,於是索性變成了乾脆做自己更好——我有作品,有資歷,有閱歷,也更有一種大開大合放下的心態,退休了,就開始學會接受自己沒有舞臺的事實,以及接受自己以後人生要尋找另一個舞臺的局面,儘管那個舞臺沒有鎂光燈,沒有上萬人乃至上億人的目光,但是那可能更接近於自己這個本質——開始做生活化的自己。


宋丹丹——《王牌對王牌》後,開始接受現實更好地做自己


“我要學著去做自己了,80%的時間給到家人。”


宋丹丹——《王牌對王牌》後,開始接受現實更好地做自己


其實中間的陳述有一點心酸,她說有幾年時間,就突然沒有人找自己了,沒有了舞臺,於是人生就變成了炒股、變成了帶孩子,那就是一個普通人的生活,那個時候是不適應的,感受到了人生的落差。

也許經歷過那樣的沉浮,真正到達過巔峰,又承受過失落的人,於是到了退休的年齡,更可以接受臣服。

祝福宋丹丹老師,曾經是小品界的一屆“丹凰”,如今也可以更好地做自己。

宋丹丹——《王牌對王牌》後,開始接受現實更好地做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