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丹:一回頭什麼都不怕了

她欣然接受了自然的安排,老和年齡成了她最常提到的話題,難以掌控,便順其自然。

在電視劇《親愛的她們》開播發佈會上,宋丹丹回應了“袁立被黑幕”事件:“節目很真實,沒有人會私下跟我有任何要求,因為都知道丹丹姐脾氣不太好。不可能說讓你做這樣一點,那樣一點。我都是真的。”

輿論漩渦是置身這樣的節目隨時可能面臨的風險,很少有老藝術家願意冒險,但宋丹丹是個例外。她在選秀節目《笑傲江湖》裡做導師,被爆和馮小剛不和“憤然離席”,她參與真人秀《花樣姐姐》,經常數落後輩,落下“丹姐最難伺候”的口碑。

再往前看,她是微博上少有的活躍著的老戲骨、“敢說”的社會化藝人。她和房價較過勁,跟張偉平叫過陣,和潘石屹抬過槓——2011年,宋丹丹在微博上批評建外SOHO醜,求潘石屹別再蓋樓,兩人進行了一場口水戰。

老朋友趙本山和陳道明都勸過她,別寫了,言多有失。她嘴上說謝謝,但還是沒聽。“雖然都50歲了,還屬年輕氣盛。”

對她來說,這是一種好不容易才獲得的“境界”,年過半百,她終於可以“活得特別自己”,“誰也不取悅了”。

“突然我活到50歲,我一回頭覺得什麼都不怕,我開了。我覺得沒有必要說假話,不必要再去用任何心機,想得到某一個位置。我無私所以我無畏。於是就率真了。”她說,“活一個小時少一個小時,我沒有時間撒謊,沒有時間去做我不喜歡做的事……”


宋丹丹:一回頭什麼都不怕了


說自己已經看開了的人,一定都曾經看不開過。

宋丹丹自小就認為自己不好看,也不夠聰明,讀書時歷史記不住,物理聽不懂。哥哥姐姐都嫌棄,“認為我是最不開竅的,最笨的,不屑於被他們看的那個”。

她是在演戲中找到的自信。當年報考北京人藝訓練班,這個沒學過表演、家裡也沒一點演藝淵源的姑娘,一路過關斬將。

三試中,老師讓她表演一段“媽媽病危給爸爸打電話”的小品。要掛電話時,她突然加了一句:“爸,快來吧,來的時候給我帶……帶兩瓶酸奶!”話音剛落,她聽見所有的老師都大笑起來。天賦無疑。

1981年,20歲的宋丹丹如願考入北京人藝訓練班,兩年後留在北京人藝成為話劇演員。一開始,她的角色都是跑龍套,朋友演主角或是有大段臺詞的配角,她演的宮女乙只有一個括號,寫著“驚恐狀”。

但宋丹丹不服輸,她從成為演員那天起,最大的夢想就是得奧斯卡。1984年,她憑藉話劇《紅白喜事》中的配角趙靈芝獲得文化部觀摩演出一等獎、北京市政府表彰優秀演員獎和1100元獎金。有老師勸她把獎金上交,免得遭人閒話,她不願意,“我就是要從現在開始讓他們習慣,一有獲獎怎麼老是宋丹丹呢?”

不久後,電視劇《尋找回來的世界》裡的“失足少女”宋小麗讓她聲名鵲起,為她贏得1985年飛天獎最佳女配角。一年後,她主演的電影《月牙兒》又榮獲薩萊諾Salerno國際電影節意大利銀質獎。兩個角色都是難以掌握自己命運的悲情少女,一抬眼,都是叮鈴作響的純真勁兒。

誰知道,這個設定在3年後就被打破了。1989年,春晚小品《懶漢相親》裡的魏淑芬讓她和她的喜劇天賦一夜成名。轉型是迅速的,還沒反應過來,少女就變成了《超生游擊隊》裡的孕婦。幾年後,她和趙本山合演了小品《老伴》,最終被定格在操著一口東北話,缺顆牙,抖出一個又一個包袱的白雲“大媽”身上。


宋丹丹:一回頭什麼都不怕了


演技的佐證是:很多年以後人們才發現,宋丹丹根本不是東北人,而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

但她最深入人心的角色還是情景喜劇《我愛我家》裡的家庭婦女和平,碎嘴、俗氣卻心軟、善良,親切得好像身邊的七大姑八大姨。以至於多年以後,還有人向那件永遠織不完的毛衣致意。

不出意料地,宋丹丹坐上了中國女笑星的頭把交椅。就連奪得“最佳宋丹丹模仿獎”的模仿者張春妹都說,“那些個‘黃宏’都使勁向我靠攏、套近乎呀”。

但是,隨著塑造的喜劇角色越來越多,觀眾們開始將她代入其中。她演話劇,重量級獎項幾乎拿了個遍,但人們記住的還是小品裡的白雲。《茶館》裡的一場悲劇戲,宋丹丹剛一出場,觀眾就大笑起來。她“特別傷自尊”。

自帶的喜感也讓很多角色將她拒之門外,宋丹丹曾不止一次提到,在自己35歲到48歲這段“最好的年齡”,幾乎沒人找她拍戲,代表作只有一部《家有兒女》。

“那時我心裡也慌,尤其看同期出道的女演員都有戲演,但就沒有人找我,感覺特別沮喪。”她記得,有一次自己和何冰拍戲,那時何冰正火,記者嘩啦啦都圍著他,沒人理的宋丹丹只能去洗手間躲著。“我曾經比他有名得多,你就在那很尷尬。”

扮醜也帶來困擾,別的女演員都在對鏡貼花黃,她只能在電視上頂著皺紋,聊“昨天、今天、明天”的故事。宋丹丹顯然介意過,她曾勸《家有兒女》演她女兒的楊紫不要進入娛樂圈,“長得又不是很好看,還不如去好好學習”,不然“你以後可能會很傷心”。

她不是沒想過轉型,去證明點什麼,甚至為此做了“將近20年的努力”。她和張藝謀合作,出演《十面埋伏》裡的牡丹坊花媽媽,但也沒能阻止電影院裡觀眾看到她之後的鬨堂大笑。她“罷演小品”,2001年到2005年連續5年不上春晚。但情況並未好轉,依舊沒有片約,她只好在2006年春節重新以“白雲”示人。直到2008年,《火炬手》才成了她的小品封山之作,“就算拿槍指著我的頭我都不會去演小品了”。也是在這一年,她主演的電視劇《馬文的戰爭》火了。2009年的上海電視節上,當聽到自己憑藉這部影片獲得白玉蘭最佳女演員時,宋丹丹“噌”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滿臉詫異。儘管得到很多好評,但她從未想過自己會獲獎。

“大家知道我也可以演生活戲而不只是能演喜劇了。”接受採訪時,她掩飾不住地高興,“我覺得我今後也可以演哭戲了,希望導演都來找我演哭戲吧。”

終於,即將“知天命”的宋丹丹開啟了人生的下半場,她成了電視劇的常客,演婆婆,演媽媽,演再次找到春天的中年女編輯和69歲的小學退休教師……家長裡短、柴米油鹽。但不得不承認,這些時代快餐式的角色和劇本並沒有給她留下多少發揮空間。有人開始批評她的演技程式化,演來演去一個樣。

她感慨,“演員這個職業特別殘忍,因為你是被挑選的”。剛剛再次證明自己的實力,她就發現,腦子裡那段準備了幾十年的奧斯卡獲獎感言,已經無處安放了。

她依然認真,卻惹來不小的麻煩。2014年,宋丹丹在接受採訪時說,“拍戲不是拍劇本,國外很多人拍戲往往有個故事梗概或大綱就拍了”,引起了編劇的集體炮轟,她被安上“戲霸”頭銜。

《美麗的契約》編劇宋方金在微博裡指責她經常改臺詞,致使水詞太多,成片才被網友炮轟為爛片。宋丹丹則反擊,“別搞‘文革’那一套,演員遇到可以不改的劇本是福氣,因為沒有廢話不需要改”。

這很容易讓人想到她在《演員的誕生》裡在黃聖依表演失敗後說的話——將矛頭指向劇本。“一個爛劇本任誰都沒有辦法演好。”她反覆強調這一點,“因為我接得爛戲太多,我一生就……”她沒說完。旁邊的章子怡和劉燁都笑了。


宋丹丹:一回頭什麼都不怕了


誰都不難從這話裡聽到一絲感同身受和自憐自艾。

所以某些時刻,她總還想捍衛點什麼。有人質疑她塑造角色“一個樣”,她非常在意,“老是一個樣能演好,就很了不起了,幹嗎非得要求演員什麼樣都行”。有人說二人轉演員沒有演技含量,她帶著怒氣斬釘截鐵地說,“演悲劇的演員不一定是好演員,但是能把觀眾逗樂的喜劇演員,一定是好演員”。

但也只是說說罷了。這個“A型血處女座、太要求完美”的人,說自己50歲以後,對許多事都看淡了、看開了。

“當你在這一行業裡經歷這些的時候,當你看見有一部戲突然收視率特高,你眼看那個導演膨脹得不行,你就會覺得其實不必這樣。有一天你還會下來,因為人的命運跟戲的命運是一樣的,有時都不歸你掌控。我時常想起有一句唱腔:眼見你起高樓,眼見你宴賓客,眼見你樓塌了。人生是這樣的。”

就像她說自己原來是個嚴厲的母親,要求兒子一定要自食其力,現在不一樣了,“不能自食其力也養你”。“幹嗎呀,何必呢,人生很短,本來人生也沒有意義。”

她好像欣然接受了自然的安排。老和年齡成了她最常提到的話題,某種程度上,這就像是演戲,難以掌控,便順其自然。“人老了就是老了,地心引力就是拽你,拽得你所有東西都朝下。……這是一個你必輸的戰鬥,把這兒拉上去,那兒還會掉下來……所以我50歲就選擇放棄,我舉手投降,我迎接所有該屬於我的,白頭髮來吧,皺紋來吧,地心引力你儘量地使勁往下拽我吧。我唯一可以抗拒的就是我的心。”

豁達和眼光成了她引以為傲的東西,她曾在訪談中強調,如果人過了50歲,還不是半個哲學家,就真的白活了,“要了解人性。”她在微博上勸誡年輕人,像一位人生導師:“如果一個人特別吝嗇,一毛不拔,不要愛ta,甚至不要和ta做朋友。”“如果人生是一段旅途,你得是開車的,不能是搭車的,方向盤得一直握在自己手裡。只要握住方向盤,不管外表多老,內心都‘頂花帶刺兒’。”


宋丹丹:一回頭什麼都不怕了


她甚至已經不像是一位女演員,而是一位長者。當然,她並不是這麼給自己定位的。《演員的誕生》裡,宋丹丹說女演員只有四種:漂亮的、聰明的、不漂亮不聰明的、不漂亮聰明的。劉燁問她,那您呢?

“我是又不漂亮又不聰明,而且臉上全是死角。”她大笑著調侃,用觀眾最熟悉的東北腔。


宋丹丹:一回頭什麼都不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