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檢查很重要嗎,如何檢查比較好?

現實的籬落


乳腺疾病已經成為現代女性高發病,所以乳腺檢查非常重要,建議女性每年都定期到醫院做一次乳腺方面檢查。乳腺檢查方式有:自我乳房檢查,醫生檢查,B超檢查,還有乳腺鉬靶檢查。相對而言,儀器檢查肯定比手檢查更精準可靠。自我檢查是最方便的也是可以經常操作的,檢查方法是,每天晚上睡覺前,脫掉內衣,觀察乳房外觀,看乳房皮膚是有褶皺,皮膚是否有凹陷,乳頭是否有塌陷,然後用手指併攏輕輕按摩乳腺,從外上方順時針或者逆時針方向進行按摩,兩隻手交替檢查不同側的乳房,最後檢查乳頭部位,如果摸到有包塊的,就去醫院進一步複查,如果沒有包塊就說明乳腺沒有病變。


肉芽腫乳腺專家杜玉堂


如果自我檢查中發現下列現象,建議到醫院就診

1、乳房的大小、形狀發生改變。

2、乳頭的形狀、位置(如乳頭內陷)變化。

3、乳頭有血液或其他液體溢出。

4、乳房皮膚有凹陷、糜爛。

5、乳房內有腫塊或任何硬的組織。

6、任何疼痛或不適。

那麼什麼是乳腺的篩查呢?

就是無論自我檢查是否發現問題,都要定期到醫院進行專科檢查。因為乳腺癌在二十歲以前發病非常罕見。三十歲以前的,也比較少見。

建議

40 歲以下,每1-3年進行一次乳腺臨床檢查;

40歲-60歲,每年進行一次乳腺鉬靶攝影和彩超和臨床體檢;

60歲以上,每1-2 年進行1次乳腺鉬靶攝影或彩超和臨床體檢。而且乳腺超聲和鉬靶是不可以互相代替的。

對於年齡小於20歲的女性,因為乳腺X光對乳房正常組織有損害,不建議進行X光檢查。

對於高危人群,建議每年不低於二次的乳腺超聲檢查。

本期名醫:瀋陽市第五人民醫院(瀋陽市腫瘤醫院)腫瘤科系主任、乳腺腫瘤外科主任祝國蓮

更多貼心科普,盡在遼瀋名醫!


遼瀋名醫


乳腺檢查記住幾個核心與關鍵:1、乳腺檢查很重要,尤其對女性;2、視診、觸診、儀器檢查缺一不可;3、鉬靶、彩超是首選;4、不要盲目推崇核磁;5、自查是輔助,不可輕信效果;6、高危人群須重視,定期檢查不可少。

一、乳腺檢查很重要:定期檢查+常態自查+高危隨時

乳腺檢查對女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針對不同人群,檢查的手段和要求也不一致,針對成年女性,建議一年到院檢查一次;另外可以結合自身情況在家進行自查,發現問題隨時就診;對於高危人群如有遺傳史、有乳腺其它疾病併發症等人群,須高度重視,疑似問題隨時到院檢查。

二、檢查手段:視診、觸診、儀器檢查缺一不可

視診即通過觀察乳房的外觀,初步判斷。

觸診即通過手掌對乳房的手法觸診,查看乳房是否有腫塊、有無淋巴增大,對乳房有進一步的診斷。

儀器檢查即通過乳房彩超、鉬靶、核磁、活檢等儀器和手段,做到對疾病的準確判斷和確診。

這三點在堅持中缺一不可,互相搭配,最終達到準確判斷、科學診斷,為下一步診療提供依據。

三、彩超、鉬靶是首選:精確、輻射小

兩者可以相互補充使用。乳腺彩超應用的是超聲技術,乳腺鉬靶則應用的是X線檢查技術。簡單的說就是彩超對腫塊比較敏感,鉬靶對鈣化比較敏感。

四、不盲目推崇核磁:非必要時不推薦

目前各醫院尤其是地方醫院核磁檢查過度使用,導致患者唯核磁為上、唯核磁為第一手段,不可否認核磁檢查的準確性,但是由於輻射、高費用等原因,非必要不建議盲目推崇。

五、女性自查:輔助手段,瞭解自身

六、高危人群:定期檢查

乳腺檢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女性朋友大多數都有積極的認識,通過各種檢查手段的配合使用,通過患者與醫生的積極配合,達到早預防、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的目的。

我是首都醫科大學復興醫院外科暨乳腺中心主任駱成玉,歡迎關注歡迎留言諮詢。希望與大家一起共同關注女性乳腺健康。


乳腺男醫生駱成玉


乳腺檢查當然很重要,定期的乳腺檢查可以早期發現乳腺病變,特別是乳腺癌,早期乳腺癌可以保乳,只需要局部切除腫瘤即可,不需要全部切除乳房,並且早期乳腺癌的預後是非常好的,一期患者,五年生存率超過90%,而到了四期,全身廣泛轉移的患者,就已經無法治癒了,五年生存率只有10%左右。所以,乳腺檢查很重要。

那麼乳腺檢查都查一些什麼,什麼時候開始檢查?

一般建議女性從40歲起,開始接受篩查,一年一次。檢查的項目有以下一些:

1.體格檢查

主要是醫生通過視診和觸診,初步判斷乳腺有沒有長腫物,有經驗的醫生,經過長年累月的經驗積累,僅憑自己的雙手,就可以區分乳腺增生,纖維腺瘤和乳腺癌。

2.乳腺B超檢查

乳腺彩超檢查是首選的輔助檢查手段,彩超可以發現更小的病變,比醫生的手指更加敏感,還可以在B超引導下對腫物進行穿刺活檢。乳腺彩超沒有輻射,操作簡便,經濟實惠,特別適合人群普查。

3.乳腺X光檢查

乳腺X線檢查,俗稱為鉬靶檢查。有些早期的乳腺癌,並不會形成明顯的腫塊,而是有一些微小的鈣化灶,這時候B超檢查就比較難發現了,而乳腺鉬靶可以發現微小的鈣化灶,乳腺鉬靶是對B超的有益補充。乳腺鉬靶的輻射劑量非常小,遠遠小於胸片檢查,每年做一次不會增加癌症的發生率。

4,乳腺核磁

乳腺核磁不是首選的檢查,一般是B超或者鉬靶發現問題,但是無法確診的時候,可以考慮做乳腺核磁共振,乳腺核磁可以進一步提高診斷的準確率。

乳腺的常用檢查就是這些,根據不同的病情,還會有一些其他的檢查,比如乳房溢液的,可以做乳管鏡檢查,乳腺腫物做穿刺活檢等等。


普外科曾醫生


乳腺的檢查非常重要,原因是乳腺癌早期發現的話,可以改變疾病的進程,治癒率非常高。這也是早診早治的目的。

在門診,經常有患者問:楊醫生,我要做一個最準確的乳房檢查。那麼,有沒有什麼檢查是最準確的檢查呢?

對乳房這個器官來說,常用的輔助檢查有七種,分別是:乳腺彩超,鉬靶,乳腺磁共振,空心針活檢,真空旋切(麥默通)輔助活檢,乳管鏡檢查,病理檢查(包括乳頭溢液塗片、切除活檢等等)。

首先說最常用首選的檢查是:乳腺彩超和鉬靶檢查。這兩種檢查可以說是乳腺檢查的黃金搭檔,可以篩查出90%以上的乳腺癌。

乳腺磁共振對乳房有更高的敏感性,尤其是動態增強顯像,在鑑別良惡性的方面有很高正確性。但是磁共振價格昂貴,屬於後期的檢查。



乳管鏡:是將直徑約0.5毫米的纖維內鏡,經過乳頭開口,進入乳房導管內直接觀察,可以發現乳房導管內的病變,並進行沖洗,細胞學檢查等等,是診斷乳頭溢液的首選檢查。


病理檢查:病理檢查的標本,包括空心針活檢,真空線,輔助活檢,乳頭溢液塗片等等。是乳腺疾病確診的最終診斷。

乳房檢查的選用應該根據,臨床醫師手診的結果,選擇適合的檢查。

如果年齡在35歲以下,乳房腫塊邊界很清楚,活動度很好,那麼首選乳腺彩超檢查。

如果年齡在40歲以上,可以首選鉬靶檢查。


乳腺科楊醫生


  一、乳腺檢查的重要性

  乳腺的超聲檢查在我國日益廣泛,由於超聲簡單易行,安全無創,無放射性,可重複檢查,病人易於接受。

  超聲檢查應用於乳腺小葉增生、炎症、囊腫、纖維瘤及乳腺癌等疾病,可以發現早期的乳腺癌,以及腋窩、鎖骨上有無腫大淋巴結,鑑別乳腺腫塊的良惡性以及追蹤觀察病變的演變。近年來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已佔女性惡性腫瘤的第二位,其治療效果及預後取決於對病變發現的早晚,而彩超檢查可以提高對乳腺腫塊良惡性判斷的正確率。

  1、乳腺腫塊的形態:乳腺癌多呈浸潤性生長,而且多數以多中心性發生,即在同一個腺體導管系統內先有多個病灶,再發展浸潤,相互結成更大的病灶。因此,浸潤狀的邊界是乳腺癌的主要特徵,在超聲顯示上有蟹足狀、毛刺徵、邊緣角徵;而邊界清晰或形態規則者僅佔少數。由於乳腺癌呈不規則性和膨脹性生長,腫塊的生長常脫離正常組織平面而導致前後徑增大,因此病變的縱橫比值>1(前後徑大於橫徑),這一原因造成腫塊後方回聲衰減,而後方回聲衰減被認為是惡性腫塊的標誌性特徵之一。

  2、鎖骨上和腋窩淋巴結情況:正常的情況下這兩個部位的淋巴結是不腫大的,而且淋巴結質地比較軟。如果發現乳腺腫塊,同時發現淋巴結腫大,又找不出其他原因,就要懷疑乳腺腫塊是惡性的。

  3、中塊內的鈣化聲像:鈣化對乳腺癌的診斷具有重要價值。癌細胞內有豐富的鈣、磷元素,細胞代謝旺盛,有氧和無氧糖酵解比正常細胞活躍,生化過程中鈣鹽很容易在腺泡和導管內沉積。乳腺癌的鈣化特徵為針尖樣或泥沙樣微小鈣化,並以成簇分佈較多,也可散在性分佈。由於彩超的高分辨率,很容易發現腫塊內的鈣化情況。

  4、腫塊內和周圍的血流情況:乳腺癌可刺激機體生成一種腫瘤血管生成因子,刺激血管生成豐富的血管網絡。這些血管數目多、不規則、粗細不均、壁薄、缺乏肌層,易形成動靜脈瘻。彩超上的表現是在腫塊內或周圍有較多的血管,有時候可以發現腫塊內的穿支血管,尤其是動脈血管。結合聲像圖表現,這些特徵更具有臨床價值。

  有經驗的彩超醫生還可以結合臨床上的腫瘤特徵(如有無乳頭的異常溢液,腫瘤表面皮膚是否有桔皮樣改變,以及觸及腫塊的硬度和活動程度,等因素),可以提高對乳腺腫塊良惡性的判斷率。

  二、乳腺檢查有哪些項目

  檢查項目:鉬靶X線片、腫瘤標誌物檢測、乳腺B超

  1.乳腺癌的X線檢查

  (1)乳腺X線攝片對乳腺癌的確診率可達80%~90%。在乳腺良、惡性病變的鑑別診斷和乳腺癌早期診斷方面,目前還沒有其他方法能夠取代它,現常用的有鉬靶和幹板攝片2種方法。X線平片有以下特徵時,要考慮為乳腺癌。

  (2)乳腺導管造影:影像特徵可因癌腫的浸潤、梗阻、破壞而引起乳腺導管壁僵硬、局部狹窄、管壁不規則破壞或突然中斷,或本應呈樹枝狀分支的導管樹整體走向扭曲異常。

  (3)乳腺淋巴造影

  (4)CT和MRI檢查:CT檢查可能有助於檢出小而緻密的乳腺腫瘤,MRI亦可用於小乳腺癌檢出,都優於普通X線檢查。

  2.超聲顯像檢查:超聲顯象檢查無損傷性,可以反覆應用。對乳腺組織較緻密者應用超聲顯象檢查較有價值,但主要用途是鑑別腫塊系囊性還是實性。超聲檢查對乳腺癌診斷的正確率為80%~85%。癌腫向周圍組織浸潤而形成的強回聲帶,正常乳房結構破壞以及腫塊上方局部皮膚增厚或凹陷等圖像,均為診斷乳腺癌的重要參考指標。

  3.熱圖像檢查:應用圖像顯示體表溫度分佈,由於癌細胞增殖塊血運豐富則相應體表溫度較周圍組織高,用此差異可做出診斷。但是這種診斷方法缺乏確切的圖像標準,熱異常部位與腫瘤不相對應,診斷符合率差,近年來漸少應用。

  4.近紅外線掃描:在顯示器屏幕上可見到由淺到深灰甚至黑色多個灰度中心的陰影,可大於實際腫塊,而且邊界不清,形狀不規則,同時其周邊伴有異常的血管影,粗大扭曲中斷,呈放射狀、條束狀、鼠尾狀或蝌蚪狀。

  5.CT檢查:可用於不能?及的乳腺病變活檢前定位,確診乳腺癌的術前分期,檢查乳腺後區、腋部及內乳淋巴結有無腫大,有助於制訂治療計劃。

  6.腫瘤標誌物檢查:在癌變過程中,由腫瘤細胞產生、分泌,直接釋放細胞組織成分,並以抗原、酶、激素或代謝產物的形式存在於腫瘤細胞內或宿主體液中,這類物質稱腫瘤標誌物。

  三、乳腺注意事項

  1)注重乳房病病史的特殊性,特別是月經婚育史、既往乳房疾病史及乳腺癌家族史等,因這些病史對有傾向性的體檢及進一步檢查具有重要意義。

  2)重視乳房體格檢查,避免因過分依賴影像檢查,忽略了具有診斷價值的臨床體徵而誤診,或大撒網似地開出許多檢查,使患者因不恰當的輔助檢查而承受不必要的各種負擔。

  3)對初診的乳腺疾病患者,如體格檢查不甚滿意時,可囑患者配合,在最佳體檢時間再行檢查,如在月經週期的第10天左右檢查,以避免因月經週期中乳腺生理變化而造成的干擾。

  4)檢查時應光照充分,避免微小病變引起的體徵被忽略。

  5)注重乳房的對稱性,遵循兩側對比、先健側後患側的原則;注重檢查的全面性,遵循先視診後觸診、先乳房後全身的原則,不遺漏每一個體徵、每一個細節,不遺漏腋窩淋巴結。

  6)必要時應用一些增強體徵的特殊方法,以確認某一重要體徵。如乳頭凹陷回縮的檢查,為確認兩側乳頭是否在同一水平線上,可作彎腰試驗,即囑患者上身前傾,兩臂向前伸直,使乳房下垂,此時患側乳頭可因纖維組織牽拉而抬高。另外,為了與先天性及良性乳房疾病造成的乳頭凹陷相鑑別,可用手輕輕向外摩挲,先天性及良性病變的乳頭凹陷常可復出,而乳腺癌造成的乳頭凹陷則多不能復出。又如皮膚粘連的檢查,由於乳腺癌侵犯cooper’s 韌帶而致皮膚下陷形成的"酒窩徵",有時也需經加強體徵才能確認,可在採光較好的室內,用手輕抬乳房,並囑患者高舉雙臂,使皮膚張力增強,此時可在病灶上方見到皮膚凹陷。又如腫瘤與胸壁粘連的檢查,可行胸大肌試驗,即囑患者兩手叉腰,用力使胸肌收縮時,與胸肌發生粘連者則乳房活動受限,放鬆時活動度增加。

  7)在有關輔助檢查結果出來後,如仍難以確診,則應回過頭來再細緻地對病灶部位檢查,在綜合分析各種檢查結果時,體格檢查所得的重要體徵對最後診斷的形成意義重大。

  四、乳腺疾病哪種檢查方法好

  每年的體檢,女性同胞都會很關心乳房健康。體檢時較常查出的是乳腺增生症、乳腺纖維腺瘤和乳腺癌。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分院體檢中心副主任醫生井愛平說, 目前常用的乳腺體檢方法有觸診、血清腫瘤標誌物檢測、超聲波檢查(B超)、X線鉬靶攝片等。但各種檢查都有自身的優勢,也有一定的侷限,目前B超、鉬靶還無法做到100%準確。因此,女性朋友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結合醫生的建議選擇合適的檢查方法。

  乳腺增生不算病

  ●青春期和絕經後的女性不會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症是最常見的乳腺病變,其實乳腺增生症並不是真正的疾病,而是一種生理性病變,與女性內分泌功能紊亂有關。世界衛生組織(WHO)稱乳腺增生症為“良性乳腺結構不良”,大約90%的成年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病理表現。

  在正常生理狀態下,女性乳腺組織在各種激素作用下,會有周期性的增生和復舊的改變。在月經前期,腺體細胞可能會由一層增生為幾層,月經後又恢復為一層。當體內雌激素水平增高,雌激素和孕激素等內分泌激素不平衡時,乳腺組織出現增生過度或者復舊不全,逐漸形成乳腺小葉增生,也就是乳腺正常組織的錯亂。由於乳腺增生與雌激素極大相關,青春期前尚未發育的女性沒有乳腺增生;女性絕經後,隨著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乳腺增生往往不治而愈。因此,絕經後的女性不必過分擔心乳腺增生。由於激素水平可能會因為內分泌的變化而波動,乳腺增生的程度也會隨之改變。因此,不同時段可能會有不同的體檢結果。

  乳腺增生是否會惡變呢?目前研究認為,乳腺增生的有無並不會明顯改變乳腺癌發病危險。換句話說,患乳腺增生的女性與沒有乳腺增生表現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險性是相近的,同樣需要警惕。但是,乳腺癌與乳腺增生可以同時存在,定期體檢有助於排除乳腺的其他疾病,尤其是早期乳腺癌。

  井愛平說,乳腺增生的治療,主要是對症。中西醫大多都採用調節內分泌的方法。但是,任何藥物都只能緩解症狀,而不能根治乳腺增生。

  檢查方式:B超是最常用的檢查方法。該檢查無放射性,安全性高,可多次重複檢查,適合各年齡段女性,是孕期女性的首選檢查方法。

  乳腺纖維瘤要小心

  ●18-35歲的女性最常見的乳腺良性腫瘤

  乳腺纖維瘤是年輕女性最常見的乳腺良性腫瘤,可發生於青春期後的任何年齡,以18-35歲為高發。該病的發生與內分泌激素失調有關,如雌激素相對或絕對升高可引起本病。井愛平說,多數纖維腺瘤可在體檢中發現,一般需要手術治療。如果瘤體較小,醫生建議暫不手術治療,但也應定期檢查,觀察其變化情況,以便及時採取治療措施。由於手術只能切除腫塊,不能改變內分泌環境,容易復發,所以手術治療後也應定期檢查。

  檢查方式: B超是最常用的檢查方法,B超對囊、實性腫塊鑑別能力最高,對纖維腺瘤診斷也較為準確。B超還可探及一些位置較深的小腫塊。B超的缺點是較難發現增生組織中的小腫塊。

  如何早期檢測到乳腺癌

  ●35-60歲的女性每年定期檢查

  乳腺癌的高發年齡為40-60歲,我國的女性患者多發於絕經前,約佔患者總數的60%。資料表明,近年來發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目前的醫學水平已經到可以發現非常早期的乳腺癌階段了,如乳腺原位癌(0期)隱匿性乳腺癌。大部分早期乳腺癌都能夠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而定期體檢是發現早期乳腺癌的最好方法,女性朋友應該把發現早期乳腺癌作為乳腺體檢的重點,35-60歲的女性朋友更應該把這一項目檢查作為重中之重。一些女性朋友因為忽視體檢,導致乳腺癌發展到中晚期才被發現,從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檢查方式: 觸診是最方便、最直接也是最經濟的檢查方法。經驗豐富的專科醫生通過觸診可以觸及乳腺腫塊,瞭解腫塊的大小、光滑程度、硬度、活動度等,獲得第一手資料。但是,有些腫塊較小、位置較深,靠手很難觸及,一些早期乳腺癌尚未形成腫塊,無法通過雙手進行判斷。

  鉬靶檢查是早期診斷乳腺癌最有效的方法(最佳檢測時間是月經結束的3-5天或月經來潮的第10天左右乳腺腺體最為鬆弛)。鉬靶可顯示密度增高、邊界不規則呈毛刺樣的腫塊影,有時可見顆粒細小、密集的鈣化點,稱為“砂粒樣鈣化點”。尤其是腫塊未形成前的早期乳腺癌,鉬靶可通過發現“砂粒樣鈣化點”提供非常有價值的診斷,許多原位癌(0期)都有賴於鉬靶檢查發現。但鉬靶對囊、實性腫塊的分辨能力較差。建議35歲以上,已生育女性一至兩年做一次鉬靶檢查。由於鉬靶檢查具有一定的放射劑量,不宜檢查過頻,孕期、哺乳期的女性不能做鉬靶檢查。血清腫瘤標誌物特異性較低,其結果具有一定參考意義,但不能說明腫瘤的存在。


乳腺醫生史曉光


乳腺不屬於生殖器官,它是一個變異的汗腺,女性乳腺有哺乳的功能,男性也有乳腺,但是處於幼稚狀態,女性乳腺受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響而不斷改變,在非哺乳期,乳腺的腺體不發達,脂肪含量高,所以非哺乳期的女性乳房比較柔軟,在哺乳期受孕激素的影響,腺體發達,脂肪組織減少,所以乳房變硬飽滿。男性乳房不發達,但是如果給與大量雌激素,男性乳房也會發育。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癌症,具有遺傳性,與內分泌紊亂(雌激素)有關。早發現早治療至關重要,乳腺疾病不屬於婦科,屬於外科。女性可以自查,用左手摸右側,右手摸左側,用手指腹觸摸,不要用手去抓,發現有硬的包塊一定要去醫院檢查。


技術學院醫學系


很高興有機會可以回答你的問題。

適時檢查乳腺是好的,自檢、鉬靶檢查、超聲檢查等都是比較常聽到的檢查方法,各有優勢和不足:

1.自檢,也就是自己用手檢查,是最簡單便捷的。但是正常乳腺也經常會出現腫脹增生等情況,普通人很難分辨,反而容易白白嚇到自己,現在很多醫生都不再建議自檢。

2.鉬靶檢查:通過X線將病變與正常乳腺間的密度差區分開來,具有比較高的敏感性,可以把極其細微的鈣化灶、腫瘤等反映出來。但是,它對年輕女性的乳腺組織緻密敏感度一般,只適合年齡在40歲以上的女性。不過,鉬靶檢查在歐美國家應用得很普遍,相比東方女性,歐美女性的乳腺緻密性會差些,更適合做鉬靶檢查。

3.超聲檢查:更加適合年輕的女性,因為它不會被乳腺緻密性影響到,還能有效分辨軟組織;但是,檢查醫生必須具備較高的水平才能做好。

如果你覺得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的話,請給我點個贊吧~(83)


家庭醫生雜誌


乳房不僅是女性重要的性象徵器官,也是女性美的象徵。近些年來,乳腺疾病已成為女性的常見病,多發病。影響著女性的身心健康、工作、生活,甚至威脅著女性的生命。因此關注乳房健康,加強乳腺檢查,早期診斷乳腺疾病已成為必要。而對乳腺的檢查主要有以下方面,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綜合情況選擇相應的檢查手段。

1.觸診:這是乳房檢查中最重要、最方便的檢查,它可以為確定乳腺疾病的有無及病變部位提供初步的證據。

2.紅外熱成像掃描:根據部位細胞新陳代謝的快慢、熱輻射值及熱源的形狀變化判斷病變部位,適合健康人的普查;缺點是易受外界干擾。

3.鉬靶(X線攝片):早期發現乳腺癌的方法之一。有相關數據顯示:鉬靶、CT、MRI鑑別良惡性腫瘤的準確率分別為75.5%、90.9%、96.4%,雖然鉬靶的準確率較CT、MRI低,但是價格較親民。適合年齡較大、巨乳或乳腺肥厚、一側乳癌術後複查、有腫瘤家族史等患者。不適合男子、平胸、腫塊處乳房邊緣、懷孕哺乳婦女等。危害是多次照射乳房引起的致癌因素不可忽視等。

4.近紅外線掃描:這是一種對人體無損害、經濟、快捷的檢查手段。因乳房邊緣或是位置較高的腫塊探頭可能無法進入存在漏診,需結合觸診。女性、男性、兒童均適用。不適合月經前7天、妊娠哺乳期女性。

5.B超:是一種功能檢查,對人體無損害。在區分腫塊是囊性、實質還是混合性存在優勢,無檢查盲區。適合於假體術後、乳房發育不良、妊娠哺乳期婦女等大部分人群。缺點是小腫塊易漏診、不能區分良惡性腫塊,且與超聲儀好壞有一定的關聯。

6.乳腺導管造影:適合乳腺導管疾患,分泌性溢乳、病理性乳頭溢乳的患者均應該做,可以瞭解乳管病變位置、病變程度、病變形態等。禁忌症:急性炎症、哺乳婦女、增生導致的溢乳、造影劑過敏者。

7.乳管內窺鏡:較乳腺導管造影更直觀,可以協助良惡性的判斷及治療,病位更精確,可以活檢送病理,但是價格較貴。

本期答主:樊河莉 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乳房檢查,分男女。男性檢測查掛內分泌科,女性檢查掛乳腺外科。就像體檢一樣,乳腺檢查可以及早發現乳房的一些病變,以及早做處理。



乳房是展示女性曲線身材的關鍵部位,但是也是容易出現問題的部位。有關乳房的疾病也是五花八門,其中最令人恐怖的就屬於乳腺癌。據2017年國家癌症中心公佈的癌症調查報告顯示,乳腺癌已經成為我國城市地區,女性發病概率排名第一的癌症,由此可見乳房疾病對人類的危害。所以,進行乳腺檢查十分有必要。



乳腺檢查手段主要有三個:

1.視診

通過觀察乳房的整體外貌(例如乳房大小、位置是否正常,乳房皮膚是否有皸裂、是否有紅腫、乳房皮膚顏色是是否正常等等),對乳房進行初步的診斷。

2.觸診

通過手掌對乳房進行觸診,主要判斷乳房有無局部腫塊以及淋巴結腫大,對乳房有一個大致判斷。

3.儀器檢查

主要有B超(超聲的一種)、紅外(紅外光檢查:穿透性強,背景干擾地、對人體無害)、鉬靶X光等手段。其中B超和紅外,因為沒有輻射,常作為乳腺疾病的檢查手段。而對於鉬靶X光,因為具有輻射,所以在無明顯乳房腫塊或疾病的情況下,儘量少做或不做,建議也不要每年都做。



對於大多說女性來說,因為涉及隱私的原因,很少進行乳房檢查,最多就是自己發現乳房異常是才去就診。但是,鑑於乳房疾病的嚴重危害,建議女性每年還是有必要進行一次乳房檢查,平時可以自查。特別是對於一些家族有乳腺癌病史的患者,就更要引起足夠重視,進行乳房檢查是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